• 1、许多古代希腊的经典著作是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介绍,才又重新回到欧洲。中国和印度的许多发明和知识,也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各国。这反映了阿拉伯人(     )
    A、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B、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明 C、垄断了世界文化交流 D、创造了欧洲近代文明
  • 2、2024年尾,上海博物馆员工和游客一起扮演了法老的造型,戴上了灵蛇头饰,共同欢度了“众神的派对——××文明大展迎新奇妙夜”活动。其中××文明应该指的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 3、以下年代尺整理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但不小心被小涵同学抄错了位置。其中序号和内容匹配不需修改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段颁奖词最适合的人物是(     )
    A、焦裕禄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 5、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大跃进运动
  • 6、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这也是“台湾光复节”的由来。此次台湾光复归功于(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左宗棠收复台湾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7、据统计,红军长征时翻越了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体现了红军(     )
    A、忧国忧民、民主进步的精神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C、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D、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精神
  • 8、以下历史陈述与历史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历史陈述

    历史结论

    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革命纲领

    这是一个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脱离清政府宣告独立

    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充分的革命准备

    民国初期中国民众的服饰出现了“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的状况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呈现新旧并呈、中西合璧的多元交融的特征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为口号,《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重要阵地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广泛发动了群众

    A、 B、 C、 D、
  • 9、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设立了“锦衣卫”,最初负责皇帝的安全和侦查工作,但后来职能逐渐转向收集情报、监视官员等。由此可见,此机构设立的目的是(     )
    A、解决倭患 B、强化皇权 C、增强国力 D、发展科举
  • 10、右图为佛经残页,发现于浙江温州白象塔。经专家鉴定,它大约为1100年左右的活字印刷品,也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此残页的出现(     )

         活字印刷佛经的残页

    A、证明佛经的印刷者是毕昇 B、说明北宋已发明活字印刷术 C、标志活字印刷术使用非常普遍 D、实证了温州是最早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地方
  • 11、公元前356年,秦国政府颁布了某项法令,百姓丁一改以往消极状态,开始努力开垦荒地,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据此推断,令他改变的法令很可能出自(     )
    A、李悝变法 B、商鞅变法 C、光武中兴 D、王安石变法
  • 12、考古学者已发掘出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的两颗门齿化石、陕西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的完整头骨化石、湖北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的3个头骨化石,同时发现他们都已经能制作和使用工具。这说明(     )
    A、中国古人类化石的数量最丰富 B、中国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 C、当时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高 D、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找到了实证
  • 13、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一切历史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产生的、发展的、结束的。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语境下,时序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下表所示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全球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亚非拉独立运动”“十月革命”“苏联一五二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冷战”“欧盟”“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秦苏《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序意识的培养策略》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时间背景下”的关键词,据此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

    关键词:“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论题: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了世界的分化。

    阐述: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阵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投入工业化浪潮,受此影响,19世纪中后期,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俄国推行了农奴制改革,日本发起了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在东欧、北美、东北亚得以确立,并随着这些国家瓜分世界的步伐而建立起资本主义对全球的支配。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不但加速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还刺激了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越出西欧的范围,确立了在世界上的支配和统治地位。

  • 14、中医是独具东方智慧的医学。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人群

    对中西医的看法

    晚清时期

    严复

    批判中医理论基础不科学,缺乏实证依据。

    西医的解剖学等基础学科扎实体现西医的科学性和实证精神。

    普通民众

    较熟悉和信任中医,视为传统治病救人的方法。

    对西医的认识逐渐增加,但存在一定的疑虑和排斥。

    民国时期

    政府

    推广五年全日制中医学校教育

    积极探索用西医的长处来改革中医

    中医院

    开设医经、内经等17门中医课程。

    西医课程有3门,分别是生理、解剖和传染病。

    ——摘编自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医留学生教育扩大并形成规模,合作办学则在20世纪90年代有新的突破;据统计,1992年中药总销售额125.7亿元,出口创汇4.5亿美元。截至2018年,中医药已经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运用,有86个国家政府和中国签订了有关中医药的协议。

    ——朱建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外传历史、途径与海外发展》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当时中医发展经历怎样的变化历程?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促使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中医外传的因素有哪些?
    (3)、关于中医创新发展路径与全球健康治理的中国方案,你有何建议?
  • 15、妈祖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象征。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史料分析——妈祖信仰起源】

    材料一   相传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初年福建莆田湄洲岛,她为指引迷失的商船,点燃自家房屋为灯塔,引导船只平安靠岸。28岁时为救海难而殒身。乡民感念其恩德,立庙祭祀,尊为“妈祖”。

    ——民间传说

    材料二“(妈祖)殁后,里人祠之湄洲,号曰‘通贤灵女’。凡船舶遇风涛危急,祷之辄应。”

    ——南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1150年)

    【历史探究——妈祖地位演变】

    材料三

    朝代

    历代妈祖传说的演变

    宋代

    最初,妈祖庙在湄洲为简易祠宇,规模较小,仅奉祀妈祖神像。

    宋代官方赐封如“夫人”“妃”等封号,湄洲祖庙逐渐扩建。

    元代

    元十八年封“护国明著天妃”,《元史·祭祀志》记载其祭祀列入国家祀典。

    明代

    道教文献《三教搜神大全》将妈祖纳入道教神谱。

    清代

    康熙二十三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妈祖称号升为“天后”。

    当代

    妈祖信仰从福建扩散至广东、台湾、海南及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

    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湄洲妈祖祖庙为全球妈祖信仰中心。

    (1)、依据材料一二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依据材料三指出妈祖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上述材料所包含的史料类型。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在运用传说作为史料时应注意什么?
  • 16、近两年以来,AI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与学习:学生通过智能算法定制学习计划,医生利用AI辅助诊断疾病,短视频平台依靠算法推荐个性化内容。这些现象最能体现(     )
    A、工厂制度已经被时代所抛弃 B、个人隐私保护遭遇挑战 C、科技革命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D、大国控制科技发展方向
  • 17、某非洲学者指出,我们要丢掉“没有西方我们就注定灭亡”的心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依靠其他国家发展起来的。这折射出非洲(     )
    A、彻底摆脱了西方对非洲的控制 B、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 C、主张要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 D、强调区域内联合发展
  • 18、下表是欧洲某些国家在1951-1975年出台的政策,这表明这些国家(     )

    时间

    措施

    1951年

    法国颁布《失业救助法》,建立失业救助制度

    1963年

    联邦德国实施老年补贴制度

    1970年

    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和家庭补贴法》,完善家庭补贴制度

    1975年

    英国颁布《儿童补贴法》,以儿童补贴制度代替家庭补贴制度

    A、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B、福利政策加重财政负担 C、实施了国家干预发展模式 D、国家走向了人口老龄化
  • 19、如下图为1940年德国印发的宣传单,图中持枪者为温斯顿·丘吉尔,图中英文意为“通缉——因煽动谋杀”。其目的是(     )

    A、揭露冲突事实真相 B、激励英国战争意志 C、配合绥靖政策实施 D、助力德国战争意图
  • 20、19世纪以前,英国很多文学作品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但进入19世纪后,许多文学家则将英国社会刻画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这一变化表明(     )
    A、畜牧业经济受到了重创 B、工业化发展带来新问题 C、英国走向衰落无法避免 D、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