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29年12月,红军新国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2、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国民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3、1927年,汪精卫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正式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 5、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6、 中共一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7、1919 年,青年学生在先进知识分子领导下,走上街头,高呼“外争 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 运动。这场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8、 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9、1915 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新青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0、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奉系军阀段祺瑞盘踞东北。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1、 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2、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宣告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3、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4、 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在湖北南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史称“南昌 起义”。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5、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主”“民 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 革命的指导思想。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6、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 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7、 近代西方列强先后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 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这些条约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 岸的条款。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8、 八国联军分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意 大利。 
  • 19、 义和团运动曾提出“反清灭洋”的口号,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 主义的斗争意志。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20、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