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 鲁迅作品《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曾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表现出女主人公反对婚姻包办,追求自由恋爱。该故事反映的新文化运动内容包含(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宣传马克思主义 C、建设通俗的新文学 D、反对旧道德、旧文化
-
2、 报刊是我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要阵地。以下报刊中,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 )。A、
B、
C、
D、
-
3、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新式报刊不断涌现。它们报道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是今天我们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史料来源,以下刊物可用来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是( )A、《民报》 B、《青年杂志》 C、《时务报》 D、《国闻报》
-
4、 某校八年级(4)班同学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警意挑起战争】
材料一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秘密委折
【坚持抗战到底】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为为————“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自寿鼎《中国通史》|
【同心洗雪百年耻】
材料三
中国在争取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集中显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蓬勃伟力。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象一心、众态成域,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
团体同仇微忾,共赴国难。
————摘编自步平等《中华民族抗日
战争全文》
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何影响。(2)、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与哪一事件有关?我国在哪年收回了“那无尽的宝藏”?(2)、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该事件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请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着重指出:秋收起又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编自《秋收起义》
材料二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摘编自短明华《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
材料三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最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
————摘编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率领部队到乡下去的原因。在乡下发展武装力量的方式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归纳此次会议带来的重大变化。(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
7、 20 世纪40年代中共中央发起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动手开荒种菜、学习纺纱,激励了解放区军民生产的热忱。1943年毛主席接见杜林森时说:“你的功劳很大,一天开荒六亩多地……大家都叫你‘气死牛’,我看你还是‘气死人’,气死蒋介石。”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打破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封锁 B、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工作重心转向了反抗国民党 D、兼顾经济发展与政治斗争
-
8、 若下图中试题的正确选项为C,则该题的题干是( )
①合儿庄战役②第三次长沙会战
③淞沪会战④武汉会战
A. ③①②④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A、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型战役有 B、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抗战表现有 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D、抗日战争时期具有积极意义的战役有 -
9、 以下是摘抄自台儿庄战役后日军的评论,此评论说明( )
“敌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
“全部守军顽强抵抗直到最后”
“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
“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
————[日]《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
A、中华儿女用血肉筑成了钢铁长城 B、南京大屠杀的惨烈景象 C、蒋介石不抵抗政策造成的后果 D、中国的抗战得到国际社会支持 -
10、 著名的《拉贝日记》是德国人约翰·拉贝在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目睹的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记录。它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原因是( )A、记录文字的优美性 B、日记内容的全面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
11、 历史漫画《围城内外》画于1937年10月。墙内日本人挥舞着鞭子,拉着中国龙的疆绳要龙走进地面的圈子,圈子上写着“日本要求的影响力”文字。中国龙怒目而视,不背就范。英、法、美、苏、德等国作壁上观。下列历史信息与图意不符的是 ( )A、日本野心勃勃,妄图控制中国 B、中国局部抗战,处于战争前沿 C、英美纵容观望,苏联保持中立 D、国际环境严峻,中国孤军奋战
-
12、 据史书记载,张学良对周恩来说:“这次蒋介石来西安后,逼迫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去打红军,不捉他就无法改变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捉了他,可以促他反省,逼他抗日。”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西安事变的( )A、影响 B、目的 C、意义 D、经过
-
13、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事件发生时的形势图,据图所知,这一事件( )A、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挑战的开始 C、表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D、推动抗日战争转入了反攻阶段
-
14、 红军长征平均每天行军约74里,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平均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翻越大雪山40余座,跨过大河近百条……这体现了长征胜利的精神源泉是( )A、乐于吃苦的乐观主义 B、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 C、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D、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
15、 某电视纪录片对一张图片解说道:“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解说词中的“会议”(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源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
16、 1930年初,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经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行军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这样一首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苦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首词( )A、描述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B、再现了分田分地的场面 C、揭示了革命历程的反复 D、展示了古田会议的成效
-
17、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探究性学习资料。据此判断,该小组正在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 )A、革命道路的探索 B、军旗升起的地方 C、中国革命的摇篮 D、伟大的战略转移
-
18、 《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宣言》中写道:“迄于今日,不特本党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和平统一之主张未能实现,而且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这表明北伐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实现国家的统一 C、实现民族的振兴 D、维护人民的权益
-
19、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深受观众欢迎。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20、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出现了许多激励人心的歌曲,冼星海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