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是发现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姜寨文明的特征是(     )

    A、种植水稻,兼有饲养家畜 B、刀耕火种,形成早期文明 C、精耕细作,形成农业文明 D、定居生活,形成原始聚落
  • 2、

    某校开展“史论结合.世界近代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据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任务一【基本史实构架】

    (1)写出思维导图中反映★处两例典型的历史事件。任选其一并列举其中两例著名的代表人物。

    任务二【史论结合证实】

    (2)据思维导图及相关史实,选择非★处的至少两个相互关联并能反映历史趋势的事件,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写作示例:题目

    选择史实:2个及其以上

    论述:阐述史实和题目的关系

    总结:综上所述,再呼应下题目

  • 3、

    某班级组织“花样学历史”活动,请你参与环节并完成任务。

    【情景一关注学术前沿】

    1783年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新国家的建成,因为在北美这片土地上从未.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国家……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摘编自詹姆斯.柯比.马丁《美国史》等

    (1)据情景一结合所学,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

    【情景二深读课程标准】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2)指出情景二材料所述史实首先发生在哪一国家。分析为什么是这一国家?

    【情景三构建思维导图】

    ——改编自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3)据情景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概括该工业革命的特点。

    【情景四学习方法运用】

    (4)除上述方法外,请列举出两种你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 4、

    某学校开展“古代世界文明”学术探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活动一【文明古国】

    “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摘自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1)据活动一,指出“小亚细亚”是古代哪一文明古国?请列举出该古国的典型文明成就?(列举2个即可)

    活动二【文明的模仿】

    7世纪中期,在返日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____。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化浸染,他们吟诵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2)写出活动二横线处事件的名称。简述该事件的影响。

    活动三【文明的交流】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摘自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

    (3)据活动三,写出一例广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古代阿拉伯文学成就?列举两例古代中阿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4)综合上述活动,简单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看法。

  • 5、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的时空坐标。其中“口”处应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共产党宣言》
  • 6、下图是美国《联邦共和制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意在强调的政治原则(     )

    A、天赋人权 B、分权制衡 C、总统集权 D、法律至上
  • 7、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中外海路交通发展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下面一幅示意图。与该图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8、公元七世纪初叶,阿拉伯人在圣战的旗帜下,开始了气势磅礴的征服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就摧毁了波斯帝国,重创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下材料中“圣战的旗帜”是指(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佛教
  • 9、从12世纪晚期开始,日本“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政权的统一 B、大化革新的推行 C、幕府统治的形成 D、武士成员的出现
  • 10、814年,帝国统治者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据此判断,材料中的“帝国”是(     )
    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罗马帝国
  • 11、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项目学习,出现了如下关键词条。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著名人物是(     )

    创立逻辑学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A、德谟克里特 B、亚里士多德 C、奥古斯都 D、苏格拉底
  • 12、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力争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但学者研究发现,即使将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伯里克利主政期间,在雅典居民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雅典贵族妇女 B、雅典城邦奴隶 C、波斯富裕商人 D、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 13、下面年代尺梳理的是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其代表性文明成果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阿拉伯数字
  • 14、下面是李石同学复习近代英国史时整理的大事年表。阅读这一大事年表,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525-1550年

    宗教改革

    1562年

    约翰·霍金斯爵士从塞拉利昂装运奴隶,返航之后成为朴茨茅斯最富裕的人

    1588年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1年

    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

    1607年

    北美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殖民地建立

    1640年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1649年

    英国成立共和国

    1687年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688年

    光荣革命

    1689年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83年

    《巴黎条约》签订

    1785年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发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831年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40年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据表格,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简述。(要求:观点正确,体现以史为鉴的学史功用,阐述条理清楚,表述完整)
  • 15、

    某中学九年级(1)班以“探究新航路的开辟”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材料一

    (1)材料一为甲组收集的材料,请逐条归纳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

    材料二   依据收集的材料,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②中国的科技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撑; ③新航路开辟是非洲的灾难;④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乙组探究“新航路开辟”后的结论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民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新全球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结论的史实依据。

    (3)材料三为丙组收集的材料,请依据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6、

    从17世纪到19 世纪,资产阶级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日本取得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图示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方框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并指出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方式。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那些诉求?《解放法令》和《解放宣言》的颁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一条件?综上,谈谈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17、与下图描绘的情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我们立誓,绝不与国民议会分离,在王国宪法的制定和巩固于坚实的基础之上以前,誓必集会于环境所要求的任何地点。《网球场宣誓》描绘了1789年发生在欧洲的重大事件,图中是国民议会的召开及贵族、教士、平民三个等级代表做出合作姿势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战争
  • 18、1861年,颁布法令,废除农奴制度的沙皇是(     )
    A、彼得一世 B、查理一世 C、叶卡捷琳娜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 19、14—16世纪的欧洲,“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思潮被称为(     )
    A、个人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马克思主义
  • 20、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这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改革被称为(     )
    A、大化改新 B、贞观之治 C、幕府统治 D、倒幕运动
上一页 183 184 185 186 1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