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下列选项中,西周对应的是(     )

    A、 B、 C、 D、
  • 2、《礼记》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阪泉大战 B、尧舜禹传说 C、商汤灭夏 D、夏启继王位
  • 3、“建造住宅时,他们往往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他们”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4、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是其中的代表。各地丰富的考古发现揭示了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概况,以及他们各自在演化过程中的特点。其中,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郧县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内建有仓库、磨坊、油坊、酒坊等。庄园内的粮食、副食、蔬果和手工业都能自给,只有金属器物等少量的物品才需到庄园外采购。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6便士;佃户家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6便士……

    材料三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材料四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经过这场改革形成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庄园性质。说一说庄园法庭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述内容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的领导者是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列举一例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说一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 6、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的范本】

    材料一   伯里克利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我们的政权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法学的渊源】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十二铜表法》之后罗马法系的立法依然体现着这一要求,每颁布一个成文法典,平民的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便提高了一步。

    【建筑与文人】

    材料三   如下卡片。

    卡片一黑格尔说道:“希腊建筑艺术的特征在于既彻底的符合目的性而又有艺术的完美,既高尚素朴而又装饰得很轻巧美妙;罗马建筑艺术在机械的方面固然见出特长,比起希腊建筑艺术较富丽豪华,但比不上它的高尚秀美。”

    卡片二他对哲学、逻辑、历史、政治、数学、物理、生物等领域都深有研究,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什么人?材料中所说的民主政体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这一矛盾”是指什么?这部法律具有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的卡片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建筑和希腊建筑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列举一例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材料中卡片二描述的人物是谁?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请回答:

    (1)、请按顺序写出材料一对应的文明古国及文明古国分别诞生于什么大河流域?
    (2)、材料中图2是某部法典的局部图,请问是哪部法典?它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中图3是什么制度?掌管祭祀的人和国王分别属于这一制度的什么等级?
  • 8、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的是(     )
    A、《天方夜谭》和《医典》 B、《医典》和《荷马史诗》 C、《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 D、《医典》和《医学集成》
  • 9、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都有生杀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定,主人不得非法“毫无理由地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     )
    A、旨在打压封建奴隶主 B、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 C、维护了皇帝专制权力 D、奠定后世欧洲民法的基础
  • 10、从10世纪起,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     )
    A、原因 B、表现 C、结果 D、影响
  • 11、“我是特鲁瓦女伯爵布朗什夫人和她的儿子香槟伯爵提奥伯德的封臣……因为我拥有他们的封土,对他们有服务之责。”下列关于封君与封臣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最早出现于8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 B、封君无条件将土地赏赐给封臣 C、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 D、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 12、古希腊哲学家成就突出,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学者,其中有一位,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该学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克利斯提尼 D、苏格拉底
  • 13、他设想,如果把水分割成越来越小的水滴,最终会是再也没法分割的“水粒”。因为表面上看是连续的物体,都是由不连续的最小粒子(原子)组成的。材料中的“他”是(       )
    A、德谟克里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亚历山大
  • 14、斯巴达克是一名角斗士奴隶,他于公元前73年发动的奴隶起义产生的影响是(     )
    A、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B、使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经济大危机 C、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D、征服了意大利半岛,灭掉了迦太基
  • 15、伯里克利主政时期,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建立了(     )
    A、财产等级制度 B、抽签选举制度 C、津贴制度 D、四百人议事会
  • 16、公元前6世纪,印度北部释迦族的王子创立佛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这体现了(     )
    A、众生平等的思想 B、唯才是举的思想 C、因果报应的思想 D、忍耐顺从的思想
  • 17、印度某电影情节:男主人公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向神哭诉道:“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这反映出种姓制度下(     )
    A、职业世代相袭 B、社会秩序规范 C、政治统治严苛 D、社会分工明显
  • 18、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法老,他(     )
    A、命人建造了金字塔以观测天象 B、集军政宗教大权于一身 C、听命于祭司 D、创造了璀璨的古埃及文明
  • 19、关于古埃及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从未间断 B、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太阳历 C、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为“金字塔”,象征着其无限的权力 D、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它最光辉之处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挖掘出被中世纪的黑暗掩盖了的人性。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作品是否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试金石。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人物及文学艺术作品。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人物

    路线

    成就

    迪亚士

    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

    (填序号)

    到达印度

    哥伦布

    (填序号)

    环球航行

    (3)、归纳出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描述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事件带来的影响。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