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图片所示可用于研究(    )

    A、古猿演化进程 B、原始农耕生活 C、部落联盟形成 D、早期国家产生
  • 2、 中国经验·守正创新  历史如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只有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传承·思想智慧】

    阅读下面材料,简述我国政府是怎样运用先贤的思想智慧应对国际问题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2015年,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继承·多元一体】

    从下面两组图片中任选一组,结合具体举措,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一组

    二组

    图一 元朝宣政院印

    图二196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

    图三 清朝新疆伊犁将军旧址

    图四 1955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3)、【秉承·奋斗经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大事记(部分)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  南昌起义

    1927年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7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召开

    1997年  香港回归祖国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

    2017年  中共十九大召开

    2021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请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大事记中选择三例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3、 国际关系·世界之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贸易战,比如1888年到1889年的意大利和法国贸易战、1879年到1894年间俄国和德国的贸易战以及1914年的英德贸易战。列强围绕外国市场的份额和关税问题“大打出手”。

    ——摘自赵涛、刘辉《世界贸易战简史》

    材料二  马歇尔计划提出后,得到西欧各国特别是英法两国的响应。1947年6月,英法决定联合邀请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参加在巴黎召开的欧洲国家准备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6月27日,苏联代表说,这一计划将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7月2日,苏联退出巴黎会议。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三  二战爆发后,中美两国正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美国对中国抗战提供援助支持……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这段时期的中美关系以非常激烈的方式开局,双方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美两国彼此敌对。20世纪70年代初两国关系开始解冻,直至1979年两国建交,对抗关系才宣告结束。

    ——摘编自王鸿刚《大国博弈2050》

    (1)、根据材料一,简述欧洲各国矛盾冲突的表现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法、苏联对马歇尔计划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中美两国关系演变的历程。
    (4)、综上所述,你认为在构建稳定的国际关系中中国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 4、 饮食发展·时代之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  唐代在饮食业上出现了新变化。饮食业在适宜的地点呈较自由的分布;饮食店铺的营业时间也开始趋向自由,如酒肆开放的时间不受限制,可以说通宵达旦。以都城长安而言,既有高档次的酒楼茶馆,又有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既有熟食出售,也有半成品制作。同时,“胡食”之风席卷长安,唐代的食品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与之友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亲”的盛况。

    ——摘编自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饮食业的特点,并简述这些特点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以来,以蒸汽、电力为动力的和面机、压面机相继出现。促进制面业机械化的是西西里王国的国王费迪南多二世,他委托工程师研发制面机。在此后的技术革新中,制面机得到进一步改良,终于普及开来,大大降低了意大利面的生产成本。随着机械化带来的高效量产,下层贫民也终于吃上了意大利面,意大利面成为劳动者的食物。

    ——摘编自[日]池上俊一、马庆春译《意大利面制作的历史》

    根据材料二,简述“意大利面成为劳动者的食物”的原因。

    (3)、材料三  为了实现现代化,明治政府必须改革。对于所有德川时代流传下来的悠久传统习俗,明治政府都认为有必要进行改革。日本的政治家已经注意到,对于构建日本国际身份而言,“适应西式餐饮已经成为改革的一条必经之路”。明治政府聘请了许多国外人才,包括工程师、科学家和老师,引进西方先进知识和文化习俗,是日本“文明开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编自[英]顾若鹏著,夏小倩译《拉面食物里的日本史》

    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适应西式餐饮”相关改革的目的,并分析改革产生的影响。

  • 5、 中国文化·民族之魂九年级(3)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寻红色文化基因

    【项目目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史料,挖掘中国文化内涵,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项目任务】聚焦主题,制作项目学习任务单,并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

    时间:2025.06                                                      制作团队:博学小组

    项目学习任务单

    主题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找到了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论·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一卷  《乃粒》

    第二卷  《乃服》

    ……

    第八卷  《冶铸》

    第九卷  《舟车》

    ——《天工开物》部分目录

    我学到了

    思想主张:

    写作目的:

    人物精神:

    著作内容:

    问题1:请你根据材料,按要求填写上面空白处的内容。

    主题二  探寻红色文化基因

    我找到了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1920.8)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1920.11)

    聂耳手稿《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毛泽东为《解放》周刊题词(1938年)

    我悟到了

    问题2:上述两部文献的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问题3:上述两则史料有何历史价值?

    【成果分享】完成学习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班级文化墙,参与校园文化节的成果展示。

  • 6、 随着冷战结束,许多国家在竞争与共生中相继成立了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论坛(如下图)。这说明各国注重(   )

    A、独立发展,参与竞争 B、团结合作,发展经济 C、文化交流,相互借鉴 D、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 7、九年级(1)班同学以“人口迁移·经济发展”为主题制作了如下知识图谱,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

    方向

    北方→南方

    非洲→美洲

    原因

        ▲    ;南方社会安定

    美洲劳动力缺乏;②    ▲    

    共同影响

    给迁入地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1)、上表中关于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北方天气变冷 B、美洲大陆吸引移民B.①政府鼓励南迁②非洲国家贫困落后 C、①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社会动荡②奴隶贸易有利可图 D、①北方游牧民族向往农耕生活②欧亚贸易商路受阻
    (2)、对“三角贸易”中“罪恶”实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导致全球范围疾病流行 B、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化 C、促使全球贸易中心转移 D、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这意在强调(   )
    A、禁欲主义的理念 B、人文主义的内涵 C、理性主义的主张 D、资本主义的发展
  • 9、 某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在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方面,该法典也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0、 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春联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也寄托着人们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是1985年山西某国企张贴的两副春联,这反映了(   )

    放权让利激活力   自负盈亏增效益    横批:大展宏图

    机制创新谋发展   员工激励促腾飞    横批:焕发生机

    A、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健全 B、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的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 11、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 D、国防力量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 12、 小夏同学绘制了如下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他学习单元主题是(   )

    A、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 13、 下面是党的某次重要会议后,陈云同志留下的珍贵手稿。它记录了会议的酝酿过程、主要内容,尤其是中央的组织变动。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这份手稿可用于研究(   )

                陈云同志手稿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 14、1912年6月27日《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和发型时写道:“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旁边的,梳在后头的,有知百个式样。”这一现象表明(   )
    A、洋务运动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戊戌变法期间允许兴办新式学堂 C、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改变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
  • 15、 山西历史悠久,其厚重的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金色名片。下列反映晋商文化独特魅力的“旅游名片”是(   )
    A、 B、 C、 D、
  • 16、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颁布了《元丰广州市舶条法》。法律规定,纲首,也就是船长,必须书写报关单,作为税收和管理的依据。报关单称为“公凭”,记录船货、贸易情况、船上人员的身份和职位等信息。这说明南宋(   )
    A、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B、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规范 C、交易货物种类多样 D、对外贸易交往范围的扩大
  • 17、 青瓷莲花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南北朝时少见的大型青瓷器。下面的文字介绍能用于研究它的(   )

    北朝青瓷莲花尊

    青花莲花草是瓷器制作技术成熟发展的产物。青花的“青”来源于内部胎体和外部釉料中的铁元素,2%左右的合适含量和烧制过程中对瓷窑内部火焰温度、通风量的控制,瓷器才能在土与火的“交融”中烧制出独有的青色。

    A、科学价值 B、实用价值 C、史学价值 D、艺术价值
  • 18、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反映了秦朝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9、 中华远古先民积累的农耕智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面是一套出土于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其用途从耕地到收割再到脱壳,可以印证(   )

    A、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 B、原始农业生产呈现出较完整的流程 C、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D、黄河流域的水利灌溉系统相对发达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8月,美英宣布,要建立“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国际安全组织的建议。1944年,上述四国举行会议,正式建议新组织命名为联合国。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成立的原因,概括其成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方法。
    (3)、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的全球挑战。就如何应对挑战,谈谈你的想法。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