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帮助汉武帝完成“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秦始皇 D、主父偃
-
2、史书记载,汉武帝下令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C、保障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稳定 D、根除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威胁
-
3、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京师震动”。这主要表明黄巾起义( )A、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B、源于东汉朝政腐败 C、遭到统治者联合镇压 D、有切实可行的纲领
-
4、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治世。以上材料反映的是这个治世局面的( )A、历史背景 B、主要经过 C、历史影响 D、主要表现
-
5、通过以下表格,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时间
内容
汉高祖时期
“兵皆罢归家”;注重农业生产,鼓励耕织;轻徭薄赋等
文景时期
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勤俭治国
A、依法治国 B、休养生息 C、勤俭治国 D、严刑峻法 -
6、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秦朝如此短命的根本原因是( )A、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 B、秦朝军队战斗力不强 C、秦朝残暴统治不得人心 D、六国残余势力反扑
-
7、“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启 B、商鞅 C、汉武帝 D、秦始皇
-
8、“虽然他的帝国最终只维系了14年,但他的制度却成为后世所有帝王将相参照模仿的对象。”材料里的“他”在中央建立的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禅让制度 D、郡县制度
-
9、由下图可知,当时导致南北方原始居民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耕种工具 B、自然条件 C、政治制度 D、经济水平 -
10、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战国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秦朝的改革创新】
材料三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统一文字

材料四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名称。(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此事件的措施?(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的权力?并指出图二统一之后的文字名称及其作用?(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地方长官是由谁任命的?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2)、读下面的示意图,完成填空。
(3)、将下列图片中图1、图2、图3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配对填写。
考古发现
推论
图?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
12、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图片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三: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1)、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中“天府”是指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主要得益于谁主持修建的什么水利工程?(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巨变? -
13、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
14、“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流沙》中的诗句。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七雄”的是A、燕国 B、赵国 C、秦国 D、晋国
-
15、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人类的耕作工具在不断发生改变,当发展到以下哪个物品出现时,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A、骨耜 B、铁制农具 C、石器 D、青铜器
-
16、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商朝 B、夏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
17、夏、商、西周三代有三个有作为的君主,也有三个末代暴君。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
-
18、它是中国上古“五帝时代”的一种“非血统继承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它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
19、他采用疏导的方法,全身心治理黄河水患,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得到了民众的热爱。他是A、尧 B、舜 C、禹 D、李冰
-
20、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