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出现了众多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洪秀全领导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2)、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其中康有为创办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3)、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猛回头》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4)、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着力营造“民主科学”和“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
2、下图为五四运动胜利后先进知识分子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这主要是为了( )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A、团结人民群众开展斗争 B、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C、在全国各地建立党组织 D、改变中国革命的面貌 -
3、五四运动原是一个短暂的爱国运动,“如击石火,似闪电光”,可是年轻的学生们经此刺激震动而突然觉醒了,登时表现出一股蓬蓬勃勃的朝气,好像是蕴藏压抑多年的情绪与生活力,一旦获得了奔放的机会,一发而不可收拾。这说明五四运动( )A、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思想启蒙运动
-
4、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体制比喻成一棵大树,……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开启了制度建设 D、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生
-
5、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提道:“尽管如此,决不能因而抹杀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这旨在说明戊戌变法( )A、初步实现民主革命目标 B、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6、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这反映了邓世昌( )A、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B、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 C、坚持正义的可贵品质 D、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7、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最终天京陷落。这( )A、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基础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8、“它打破了中国的封闭政策,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并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这使得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其中“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9、
“大单元”学习可以将多个相关主题或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A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 B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目录
(1)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第七单元两课课题所示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二
(3)写出材料二中C处的法律文献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上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材料三
类别
解释
制度解放
是指对现行制度的重大修改、废除,或新制度的建立。
民族解放
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的斗争。
(4)从材料三中选取一个角度围绕“解放”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或以上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0、“自从1414年第一批街灯亮起,灯夫这一职业就存在了。他们拿着火把爬上梯子,确保夜晚的城市不至于只能由月光照亮。”使灯夫的技能不再有任何价值的发明家是( )A、牛顿 B、本茨 C、瓦特 D、爱迪生
-
11、史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史论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和评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B、1864年英、法、德等国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第一国际”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
-
12、某班举行历史主题故事会,下列故事会的主题正确的是( )A、梵高——“天才作曲家的故事” B、福特——“发明汽车的故事” C、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D、达尔文——“进化论的故事”
-
13、“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这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之所以说它“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因为它( )A、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C、是后来许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D、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
14、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路线: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美国人是“三角贸易”主要经营者 D、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
-
15、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后,即被印刷成几百份并被分送到当时的13个殖民地。各地人民纷纷涌上街头,载歌载舞。这说明《独立宣言》的发表(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标志着独立战争的胜利 C、推动了北美独立运动 D、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
-
16、“过去还没有出现过发展得如此迅速,蓬勃的全球贸易。以前既没有涵盖东、西两个半球的贸易网络,地球这边发生的事,也不可能干扰另一边的社会进程……此举开启了全球化的时代。”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新航路开辟 D、互联网技术
-
17、“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忍耐顺从 D、苦行禁欲
-
18、“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材料中“新时代”是指( )A、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实现统一 B、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
19、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C、众生平等,低种姓的人可以入教 D、城市兴起,争取自由和自治
-
20、 某班开展了主题为“华夏之祖”的探究活动,请你阅读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文初祖 后世敬仰】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获(yì,种植)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民主政治 选贤任能】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杰出首领后世标杆】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他与炎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3)、请你按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人物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排列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对图片所反映的人物进行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