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综合评价(B)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素养评估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素养评估
-
1、《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议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据史料记载,查理一世在位期间,扩大了专卖权的范围,连纽扣、别针都纳入专卖的范围,这就使没有专卖权的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失业,价格上涨,工商业受到严重的摧残。据此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2、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以下人物的共同贡献是( )
A、维护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为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作出了贡献 C、造就了罗马帝国的辉煌 D、推动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
3、下图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世卿世禄制 C、元首制 D、封君封臣制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政权) (统而不治)
内阁 形式任命
君主多数负责任命党组阁
(权力中心立法权)
下院 议会 上院
英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经由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在君主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成功开启了近代民主化运动的征程。美国先后经历了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尔后,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但它仍有历史局限,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等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权结构的特点。(2)、仿照英国政权结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制美国政权结构示意图。(3)、据材料二,概括英、美两国资本主义政体确立的共同点。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摘自星球地图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地图册
(1)、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主题:“__的世界”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加以阐释或说明。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
城市(部分)
城市印记(示例)
①15世纪末以前
巴比伦城、雅典、君士坦丁堡、佛罗伦萨
②16世纪初-19世纪末
伦敦、费城、巴黎
伦敦,英国首都,在近代政治文化影响力巨大,一度成为世界工业中心之一,然而也有一段时间人口拥挤、污染严重。
(1)、从阶段①中任选两个城市,参照阶段②示例,分别仿写城市印记。(2)、据阶段②中的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这样城市印记的原因。(3)、综上所述,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7、某探究小组搜集了“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等史事,据此判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杰出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
-
8、下图所示为英国每年新增铁路长度。据此可知( )
A、政府主导了交通建设事业 B、交通工具变革推动铁路建设 C、铁路运输成为经济发展先导 D、铁路建设在英国进程缓慢 -
9、法国资产阶级十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巩固大革命的成果,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一把剑”,而拿破仑就充当了这把“剑”的角色。这表明拿破仑的上台( )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 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维护了欧洲封建势力 D、解决了内忧外患局面
-
10、欧洲中世纪的神学家宣扬:只有抑制情欲,忍受人世的苦难以赎罪,死后灵魂才能进入“天堂”。这遭到了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为此,他们掀起了( )A、文艺复兴运动 B、宪章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
11、阿拉伯人不是零的发明人,但他们把零和阿拉伯数字一道传入欧洲,且教会西方人如何使用这一发明,便于把算术应用于日常生活。这佐证了阿拉伯人( )A、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 B、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C、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D、拥有领先于世界的数学成就
-
12、在罗马帝国早期,基督教面临着强烈的迫害和压制。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由此可知,基督教的传播得益于( )A、社会动荡刺激 B、宗教自身创新 C、国家政策推动 D、外来文化冲击
-
13、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青铜器、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成就,无不充满着智慧与神奇。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统一性 B、共容性 C、继承性 D、多元性
-
14、有学者指出:1848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真正转变为一种改造世界之学说的转折点和分水岭。这一观点是基于(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15、“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这里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指的是( )A、行会组织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工厂制度的建立 D、种植园的开发
-
16、“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兵戎相见”的转折点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托加大捷 C、约克镇战役 D、攻占巴士底狱
-
17、“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材料描述的是( )A、庄园经济的流行 B、垦殖运动的开展 C、租地农场的建立 D、手工作坊的出现
-
18、下表是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措施。据此可知,大化改新( )
领域
措施
政治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A、仿效汉朝的典章制度 B、削弱了幕府统治地位 C、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 D、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
19、它曾在一千年中,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侵袭,将穆斯林死死挡在欧洲之外,成为了基督教世界的守护者。“它”指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20、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他必须承担的义务是( )A、提供劳役 B、耕种份地 C、提供兵役 D、缴纳租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