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图中的文字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 )A、原因 B、影响 C、意义 D、性质2. 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申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B、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C、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3. 中国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护国运动 B、二次革命 C、五四运动 D、护法运动4.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她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北洋军阀 C、实现共产主义 D、完成民主革命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7.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文章重点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集中的趋势,从经济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8. 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9.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个标志性的会议召开了,为躲避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这个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0.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1.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1921 年,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红船上(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B、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 D、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五四爱国运动13.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和时间是( )A、上海,1921年 B、北京,1919年 C、广州,1924年 D、武汉,1927年14.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15.下面的资料卡片摘录于中国近代史专家彭明的某部著作。这部著作的书名应该是( )
A、《读<清通鉴>》 B、《中苏人民友谊简史》 C、《五四运动史》 D、《日本投降以来中国政局史话》16.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A、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17. 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它是( )A、北京 B、厦门 C、福州 D、上海18. 下表是某学生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这位历史人物是( )时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事件
发表《庶民的胜利》
与陈独秀等领导五四运动
组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A、蔡元培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19. 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20.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下列选项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公车上书 D、《敬告青年》的发表21.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 B、爱国主义 C、开拓创新 D、美观大方22. 某学校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历史研究小组收集了以下专题资源包。你认为他们研究学习的主题是( )类型
内容
文字资料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
何长工《难忘的岁月》
电影
《我的1919》
图片
《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3. 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多次座谈,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轮廓”。这反映( )A、新文化运动的逐步兴起 B、中共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24. 假如你是1919年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你很可能参加的一场爱国运动是(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虎门硝烟 D、义和团运动2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26.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离,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文字说明五四运动中(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27.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武昌起义28. 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A、北平 B、上海 C、长沙 D、南京29. 历史的学习要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下面两幅图片所代表的史事之间的联系是( )图1 图2
A、图2与图1交替发生,相互影响与促进 B、图1为图2的爆发奠定了经济基础 C、图2推动了图1的发生与发展 D、图1为图2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30.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奉献的精神二、综合题
-
31.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
【实现中国梦,首先须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实现中国梦,还须科学先进的思想】
材料二: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材料三: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实现中国梦,更须高瞻远瞩的领航人】
材料四:下图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大梦唤醒”表现为资产阶级开展了哪一救亡图存运动?(3)、材料三中的“它”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指什么?(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历史意义?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32. 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局而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图1: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国而必须购买外图枪炮,设局制造枪炮。张之洞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览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
图2
项目
内容
作用
政治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革新政治,经护统治;触犯旧贵族的利益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学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
有利于民族阶级和西方科技的传播;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图3
材料二
图4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图5:党的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大会通过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根本政治剧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1)、根据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依次写出图片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化探索运动。任选其一说明运动的主要主张。(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图,说明陈独秀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探索目标(或初心使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综合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任意一个角度说明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政党的必然性。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你认为材料一的这些口号应该出自于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事件引发的?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2)、你能从材料三中看出上述运动在六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吗?该运动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你认为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