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一般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例如,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温度计中汞(俗称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作为调味品的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填“化学符号”)构成的。
    (2)、KNO3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学肥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素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它不仅仅是一种基础工业原料,在高科技领域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点燃红磷

    C.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D.电解水

    A、A B、B C、C D、D
  •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 4、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装置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产物和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5、2024年10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19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成功,并和核心舱完成对接。运送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基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偏二甲基肼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直接构成的 C、偏二甲基肼中含有氮气分子 D、偏二甲基肼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 6、生活中,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壶盖被掀起,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温度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蔗糖晶体在热水中溶解的速率比冷水中快,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D、CO与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却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和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g B、钠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 C、氖原子与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氖原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8、下列化学用语中,对“2”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2N:2个氮原子 B、2H2O:2个水分子 C、Mg2+: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CO2: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得氧气和氮气 B、氧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但是必不可少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电光源
  • 10、规范、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检验O2是否集满 D、过滤液体
  • 11、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液态氧 C、五氧化二磷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的固体混合物
  • 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酒精挥发 C、钢铁生锈 D、蜡烛熔化
  • 13、“金银花”出自《本草纲目》,其学名为忍冬,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分子式为C16HxO9。已知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请你计算:
    (1)、“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C16HxO9中x=
    (3)、17.7g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14、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②
    (2)、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 , 他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加以改进 ,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选用B装置的优点是
    (4)、用装置F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当观察到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5)、如果用G装置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进入。
    (6)、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你认为制取氨气的装置是(在A—G中选择)。
  • 1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图甲中水的作用
    (2)、图乙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丙实验中的实验现象。若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不可能的原因有(填标号)。

    A.铁丝未打磨             

    B.集气瓶底部忘了留少量水

    C.点燃系在铁丝上的火柴后,太早伸入集气瓶中

    (4)、丁实验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 16、市场上有一种“茶垢净”,遇到热水后会产生氧气,并能深入微小的缝隙快速去除茶垢。
    (1)、向“茶垢净”中倒入热水,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能观察到
    (2)、如图是一台简易制氧机,A瓶中装有“茶垢净”、二氧化锰和水,氧气可从B瓶盖子上的出气孔排出,供人呼吸。现有一瓶“茶垢净”,其制氧量相当于119g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计算这瓶“茶垢净”可制得的O2质量(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3)、某人吸氧时需要制氧机提供每分钟0.5L的氧气,计算用这瓶“茶垢净”制得的氧气,最多能供他持续吸氧的时间为分钟。(氧气密度取1.4g/L)
    (4)、MnO2能加快“茶垢净”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要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
  • 17、回答下列问题:
    (1)、1995年,化学家哈伯成功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NH3),图1是工业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

    ①氨分离器能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并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③循环气体是指

    (2)、如图2是氮元素的价类图,A~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①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成分进行研究,得出A约占空气体积的

    ②1793年荷兰化学家加热硝酸铵得到B,这种气体能让人发笑,它的化学名称是

    ③1772年英国化学家将铜与硝酸(HNO3),作用,得到一种无色气体C,C的化学式为 , 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

    ④D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下列气体也能导致空气污染的是(填字母)。

    a.CO2          b.CO            c.SO2             d.N2

  • 18、

    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吸收、转化以及低碳措施产生兴趣,开启了“低碳行动”项目式学习探究之旅。

    主题一:探究家庭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走进厨房,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收集了燃气灶炒菜前后灶台旁的气体。设计如图实验,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水柱的移动情况。(温馨提示:1856年,科学家尤妮斯·福特发现,在阳光照射下,富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封闭环境比在普通空气环境中升温更快)

    【实验现象】

    (1)红墨水水柱向________边移动(填“左”或“右”)。

    【实验结论】炒菜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说明燃气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主题二:认识CO2的性质

    (2)如图是小组同学绘制的CO2性质思维导图的一部分,请补全相关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活动】

    (3)自制汽水

    老师提供了自制汽水的标准配方:小苏打1.5g,柠檬酸1.5g,白糖10g,凉开水400mL。

    为改善口感,小组同学对标准配方进行了如下调整:增加小苏打、柠檬酸的用量,使汽水中的CO2更多,但可能会引发的问题是_______。

    A. 汽水甜度过大
    B. 制作过程中,造成液体喷出
    C. 打开瓶盖时,瓶盖弹出伤人

    主题三:迈向碳中和

    (4)通过该项目的探究,小组同学对低碳行动有了新的认识,请补充完整。

    低碳途径

    低碳行动具体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请举出一种具体做法________(任写一条)。

    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________吸收大气中的CO2

    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封存

    用二氧化碳做原料合成一些化工产品。

    项目之旅结束了,同学们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 19、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兴趣小组走进实验室制取气体并探究其性质和用途。请回答有关问题。

    (一)氧气的制取

    I.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以及下列装置。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若用现有药品和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装置字母序号)。实验结束收集到两瓶气体,均略呈红色,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反思,针对存在的不足,你提出的一条实验改进意见是

    Ⅱ.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3)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好的是 , 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二)氧气的性质探究

    (4)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铁丝在空气中与氧气中反应的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单位体积的空间里与铁原子接触的(填“氧分子”或“氧元素”)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 20、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干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自来水厂以亚氨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ClO2发生器现场制得ClO2 , 再投入到水中进行消毒。

    Cl2和ClO2的消毒能力相当,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如图为在40℃时,浓度均为4.0g/L的消毒剂的消毒时间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的关系图。

    ClO2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ClO2属于_______。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2)、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ClO2作消毒剂更安全,原因是
    (3)、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 , 发生ClO2泄露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4)、自来水厂制备ClO2反应如下:5NaClO2+4HCl=4ClO2+5NaCl+2X,X的化学式为
    (5)、自来水消毒后残留的氯称为余氯,直接饮用对人体有害。净水机中的颗粒活性炭可除去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性。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