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含有香芹酮 , 关于香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26个原子 C、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2、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氦气和钛铁矿石,元素周期表中氦、钛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氦原子含有4个质子 B、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2 D、和分别可以表示单质
-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我们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你认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用力压入胶塞 B、
滴入液体 C、
测定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
4、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下面小题。(1)、任务一:学习净水原理。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静置沉淀 B、砂石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2)、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3)、任务三: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A、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 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 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
5、磷酸铁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体。(1)、已知中含 , 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中Fe与P的质量比为。(2)、一种制备的工艺反应原理为: , 若制备15.1吨理论上需要铁吨。(写出具体计算过程)(3)、制得样品中因混有含磷杂质,铁、磷元素质量比会不同,当样品铁磷比符合制备电池标准,且比值大更理想。不同制备温度下,样品中磷元素质量分数和铁磷比如图所示。
图中最低温度为℃时,样品达制备电池的最低标准。的质量分数为时,样品性能最佳。
-
6、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甲醇()可在常温常压下运输和使用,具有安全高效、排放相对清洁的特点。以下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甲醇的工艺流程图。
【查阅资料】:甲醇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熔点-97.8℃,沸点64.7℃。
(1)、进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2)、请写出铁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合成的化学方程式:。选用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有(写一条)。(4)、在分离时,应控制温度为_____。(填序号)A、低于-97.8℃ B、-97.8℃~64.7℃ C、64.7℃~100℃ D、高于100℃(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碳中和”的是(填字母)。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
-
7、
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基础实验: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B制取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
(4)利用G装置收集 , 验满的方法为。
跨学科实践:兴趣小组设计的快速净水装置如图所示。
(5)净水原理:通过不同物质物理拦截去除杂质,其中还可吸附可溶性杂质和异味,实现高效净化。
(6)动手操作:使用时,加快净水速度的操作是 , 分析其原理:。
-
8、硝酸钾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水能完全溶解硝酸钾 C、将溶液由c点转化为b点,需加硝酸钾 D、a点溶液升温到50℃可转化为b点溶液
-
9、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酸铜和硫酸钠:加水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 C、羊毛线和腈纶线:灼烧,闻气味 D、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
1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溶剂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
C.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验证氧气的助燃性
A、A B、B C、C D、D -
11、构建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观:制备氧气的物质必须含有氧元素 B、微粒观:金刚石、石墨、都是原子构成的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D、分类观: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都属于纯净物
-
12、剥柑橘后不洗手就拿气球,气球可能会爆炸,这是因为柑橘汁液中含有柠檬烯(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B、在纯氧中完全燃烧会生成和 C、由10个碳原子和16个氢原子构成 D、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8.2%
-
13、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该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14、下列我国科学家与其主要贡献对应错误的是A、闵恩泽: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B、屠呦呦:提取青蒿素 C、徐光宪:提出稀土分离技术 D、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
15、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四羊方尊中的青铜 B、彩漆鸳鸯形盒中的木料 C、宇航服中的合成纤维 D、C919飞机外壳中的铝锂合金
-
16、化学不仅研究物质变化,还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下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开展了拓展学习活动。
【查阅资料】①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②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热量计算公式:Q=c·m·△t[本实验中,c表示混合溶液比热容,c=4.2kJ/(kg·℃),m表示混合溶液总质量,△t表示温度差]。
(1)、【进行实验】实验I.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和10gNH4CI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到气味后迅速用玻璃片盖上烧杯
①闻到气味;
②烧杯与木片间的水凝结成冰
该反应吸收热量
(2)、实验I,该兴趣小组按图1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5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小烧杯中,迅速倒入5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并迅速盖好塑料隔板,搅拌,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小烧杯内稀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实验结论:由图2分析可知,该反应放出热量。
定性分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图2中a点处溶液的溶质可能情况有哪些(填化学式)定量分析:计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Q=kJ。(不计热量损失)
(4)、【实验总结】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交流讨论】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我们可将化学反应中产生的能量用于生产、生活和科研,请举例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任写1点即可)。
-
17、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用D装置收集氧
气,进气口应选(选填字母“a”或“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C作发生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实验室常用(填物质名称)来检验二氧化碳。(3)、常温下可用NaH固体和水来制取氢气,若用E装置收集干燥的氢气,U型管中可盛装的物质为____(填字母)。A、NaHCO3 B、CaCO3 C、CaO -
18、过氧化钠(Na2O2)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久置易变质。为了测定某呼吸面具供氧剂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吴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5.0g供氧剂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充分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无其它产生氧气的反应),测得产生氧气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1)、充分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2)、计算该供氧剂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9、2025年,中国经济新动能澎湃发展,我国制造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稳健前行。制造业中的芯片用到的高纯度硅,可用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 , 含少量Al2O3、Fe2O3)、其它杂质)为原料制得,制备过程中还可以回收金属铝和铁。其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②Si+3HClsiHCl3+H2;③其它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2)、在实验室中“操作1”的名称为(3)、“酸浸”步骤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写出焦炭与Si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i和CO的化学方程式(5)、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填化学式)。 -
20、我国成功研制的某种超级钢(合金)中含有碳(C)0.47%、铝(AI)2%、钒(V)0.7%、锰(Mn)10%等元素。结合下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超级钢属于材料(选填“金属”或“合成”)。(2)、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上图中共有种金属元素。(4)、锰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