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移走蒸发皿 B、读取液体体积 C、倾倒液体 D、过滤
  • 2、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闵恩泽 B、徐光宪 C、侯德榜 D、屠呦呦
  • 3、某固体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粉混合而成,为了确定该样品中各成分的比例,某兴趣小组将5.0g该样品放入图1装置中,固体样品反应完全后实验测定的数据如图2所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CO还原CuO实验

    (1)图1装置有一处明显缺陷是;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实验开始,应该先(填“点燃酒精灯”或“通入CO气体”)。

    Ⅱ.实验数据处理

    (2)由图2可知5.0g固体样品与足量CO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固体样品减少的质量是(填字母序号)。

    A 5.0g固体样品中CuO的质量

    B 5.0g固体样品中CuO所含铜元素的质量

    C 5.0g固体样品中CuO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D 参加反应的CO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3)利用反应产生的CO2质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Cu的质量分数。

  • 4、以煤粉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资料】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呈血红色

    (1)、“酸浸”包含操作过滤和。“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名称)。
    (2)、“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H4HCO3=+Fe(OH)3↓+3CO2↑;检验溶液中铁离子已除尽的方法是
    (3)、“结晶”是向浓溶液中通入HCl气体,从而获得AlCl3·6H2O晶体的过程。溶液中Al3+和盐酸的浓度随通气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4)、“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6)、高温烧结的氧化铝,又称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可用于制机械轴承、钟表中的钻石、坩埚、高强度陶瓷等。由此可推知氧化铝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硬度大 B、熔点高 C、性质稳定
  • 5、

    硝石(KNO3晶体)是制火药的原料之一。某兴趣小组取适量KNO3晶体于试管中加热到400℃,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分解产物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硝石加热到400℃后会分解产生氧化钾(K2O)和气体。

    NO2是一种红棕色有毒气体,低温时绝大部分转化为N2O4

    N2O411℃至21℃为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硝石受热分解的气体有哪些?

    【作出猜想】

    (1)猜想1:气体产物是O2

    猜想2:气体产物是NO2

    猜想3:气体产物是

    【开展实验】

    (2)

    操作

    现象

    结论

    将适量硝石置于试管中加热,向A烧杯中加适量干冰

    试管内;U形管内出现无色液体

    产物有NO2

    猜想3成立

    在B处放一根带火星木条

    木条复燃

    产物有

     

    【分析】

    (3)U形管内出现无色液体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

    (4)小怡查资料发现:4KNO3400__2K2O+3O2+4NO , 与实验结论有偏差。经讨论,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原因可能是:一氧化氮和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5)为避免少量气体污染空气,装置改进的措施是

    【思维拓展】

    (6)秋高气爽季节,在厕所、粪池旁的砖缝中也能找到硝石晶体,采集的晶体中常含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有:溶解,蒸发浓缩, , 过滤。提纯后的硝石还可施肥,它属于肥。

  • 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及性质检验。

    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若要制取较干燥的O2 ,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③铁丝在空气中加热时只发红热,在增氧酒精灯(如图2所示)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为。在相同条件下,根据不同的铁丝放在增氧酒精灯火焰中间的现象(如下表),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与有关。

    铁丝的含碳量

    0

    0.1%

    0.32%

    实验现象

    无火星四射,铁丝熔断

    有短暂火星四射

    火星四射明显

    (2)、自制简易制氧装置(如图3所示),其“堵漏王小球”表面负载MnO2、内部包裹磁铁。待制得足够氧气或气球胀大过快时,可用另一块磁铁吸引堵漏王小球,使其脱离液面,该装置具有的优点。
    (3)、火星大气中约96%为二氧化碳。“毅力”号火星车搭载的制氧设备,在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一氧化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序号)

    CO2可作为生产O2的原料

    ②转化过程中分子的数目不变

    ③该技术为人类登陆火星提供氧气保障

  •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佛山仙湖实验室聚焦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实验室。在碳中和背景下,零碳燃料的代表——“氢”作为绿色能源,虽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其在液化、存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氨(NH3)是自然界的另一种无碳燃料,单位体积内含有的氢是高压气态氢气的4倍以上。但与传统汽油机相比,气态氨使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同时NOx和未燃NH3排放增加。当采用氢燃料引燃,其燃烧改善效果最大,因而氨氢融合内燃机是碳中和时代非常有竞争力的零碳动力。

    此外,我国科学家创新地构筑了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只需要一步将CO2近100%转化为乙醇(C2H5OH),为碳中和作出贡献。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氢气作为绿色能源却没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3)、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使氨气充分燃烧:4NH3+3O2一定条件__2+6H2O ,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纳米“蓄水”膜能吸附 , 有效地分离水和乙醇的液体混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方式:
  • 8、如图所示为广东某地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简图。

    (1)、蚕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常用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
    (2)、鱼塘饲养了大量肉质细嫩,口感鲜美的脆鲩鱼。鱼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是。食用鱼肉也可以补充Ca、Fe、K等元素,其中Ca元素属于(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3)、鱼塘内出水处有纱网阻隔,可以防止鱼流失,该设计利用的原理相当于(填操作名称)。
    (4)、农民种植桑叶需要科学施加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所以要选在(填“中午”或“傍晚”)施肥。塘泥也可用作肥料,可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于(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作用。
  • 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装置中点燃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一定量的氧化铜和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 10、生产、生活中会用到不同的“洗涤”,下列“洗涤”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在水中加入洗涤剂清洗餐盘 B、用汽油清洗油漆 C、用稀盐酸清洗沾有碳酸钙的试管 D、用食盐水清洗金属表面的铁锈
  • 11、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正确的是
    A、自来水净水时使用氯气杀菌消毒,这一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B、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氧气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 12、金属铼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铼的中子数为186.2 C、Re2O7属于氧化物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5
  • 13、“岭南水,桑园围”是珠三角农业灌溉发展的里程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肥皂水检验岭南水的硬度 B、漫灌有助于节约用水 C、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D、合理使用化肥,可减少水污染
  •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有关数字“2”解释错误的是
    A、H2——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B、2O3——2个臭氧分子 C、Ca2+——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 D、2He——2个氦原子
  • 15、岭南文化别具特色,如粤剧、陶艺、玉雕、剪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粤剧化妆品中含HgS,读作硫化汞 B、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是纯净物 C、雕刻玉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用天然纤维制作的纸不可燃
  • 16、Na2CO3俗称纯碱,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屠呦呦 C、张青莲 D、侯德榜
  • 17、在“科普周”活动中,同学们走进某科研机构,了解到光催化转化CO是一种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在研究员的指导下,参与了光催化转化实验。

    任务一:初步了解光催化转化CO2点:

    研究员介绍:在光照条件下,用某纳米笼作催化剂,可将CO2转化为CO、CH4等多种含碳物质:最新研究成果是,向上述纳米笼中添加Cu2O形成“纳米笼-Cu2O”催化剂,反应后生成的含碳物质中CO接近100%,获得的CO可直接用于合成化工产品。

    任务二:制备“纳米笼-CU2O”催化剂

    (1)、 路径如下:

    CuSO4NaOHCu(OH)2C(C6H8O6)Cu2O纳米笼-Cu2O

    小组同学认为,用NaOH与CuSO4制取Cu(OH)2 , 需检验NaOH是否变质。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方程式

    结论

    ①取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稀H2SO4

    现象

    NaOH 已经变质

    ②取样,溶于水,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方程式

    NaOH部分变质为NaCO3

    (2)、取提纯的NaOH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依次加入CuSO4溶液、维生素C,发生反应生成 Cu2O。让 Cu2O纳米颗粒生长在纳米笼上,得到 “纳米笼-CuO”。(已知CuO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反应:2Cu2O+O2=4CuO).

    任务三:深度认识光催化转化CO2

    小组同学了解转化原理参与实验。先向透明玻璃反应容器中通入N2放入“纳米笼-CuO”催化剂,加入H2O,再通入CO2排尽N2 , 反应容器中CO2的质量为m,密闭光照。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只有气体生成,且生成的含碳物质中CO接近100%。实验后反应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m。实验过程中通入N的作用是

    (3)、小组同学讨论后,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上述容器中CO,是否发生反应,且生成的气体中含碳物质是否只有CO。

    【设计方案】装置如下图,打开K,通入氩气后,再将上述实验得到的混合气体全部通入装置,充分反应后,又通氩气直至冷却,关闭K。

    提示:石棉绒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不参加反应;产物中的含碳物质与CuO能反应生成Cu、CO2、H2O2

    ①A装置的作用是

    ②要得出结论,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及判断依据是

    (4)、评价反思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同学们对催化剂调控化学反应的新认识是

    (5)、同学们讨论认为,从反应条件视角,得出光照条件、“纳米笼-Cu2O”作催化剂能使生成的含碳物质中CO接近100%的结论,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 18、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桥梁是贵州一张亮丽的名片。金属材料在桥梁建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桥梁的金属材料

    ①建造桥梁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铁、锌、铝、钢丝、镀锌钢丝、镀锌铝钢丝等。

    其中属于合金的是(选填一种)。

    ②将赤铁矿(Fe2O3)、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炉内CO和Fe2O3反应得到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金属材料的制造

    一种超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钢丝生产的主要工序如下:

    ①“酸洗”时,将钢丝放入酸洗槽中除去钢丝表面的铁锈。若“酸洗”时间过长,铁会被稀盐酸腐蚀,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镀锌”利用了锌的活动性强于铁为钢丝提供保护。验证金属活动性Zn>Fe选用的试剂是

    ③“镀锌铝”时,镀层厚度随浸镀时间和温度变化关系如图1,若需生产镀层厚度900 pm的锌铝镀层钢丝,最好控制时间和温度为

    (3)、金属材料腐蚀及防护

    ①在ZnAl镀层中加入适量Mg可调节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取含Al质量分数为5%的ZnAIMg镀层测试镀层腐蚀速率的结果如图2,镀层的腐蚀速率随镀层中不同Zn、Mg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是

    ②某桥梁主缆采用ZnAIMg钢丝,工程师为了缆索主缆不被腐蚀,设计了桥梁干燥系统如图3。说明缆索主缆的防护原理

  • 19、氢化钠是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高盐饮食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科学摄入氣化钠有益健康。

    查阅资料:NaCl在唾液中溶解,钠离子转移到味蕾,使人们感知咸味。NaCl粒径越小,钠离子能越快转移到味蕾,从而避免NaCl摄入过多。NaCl结晶时,水分蒸发速度越快,晶体粒径越小。

    (1)、味蕾通过NaCl溶液中的离子感知咸味。
    (2)、减小NaCl晶体的粒径,其溶解速度变化是
    (3)、提纯NaCl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当析出晶体时,过滤,滤液是NaCI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20 C时,配制 100 g质量分数为 16% 的NaCl 溶液,需要NaClg.
    (5)、将含有大量NaCl、少量的MgCl2和MgSO4的固体混合物放入饱和NaCl溶液中,搅拌,过滤,能得到纯净的NaCl。解释用该方法提纯NaCl的原因是
    (6)、按右图实验,拉动注射器,有晶体析出。同温同体积的饱和NaCl溶液在真空下蒸干和自然蒸干,判断哪一种方式析出的小粒径晶体更多并说明理由

  • 20、自然界氧循环对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用图1装置制取 CO2和 O2

    ①用大理石(CaCO3)和稀HCl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收集装置是验满的方法是

    ②用B作发生装置产生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2)、探究鱼缸中氧循环

    ①图2鱼缸中pH和含氧量比一周前明显下降。pH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用图3进行实验,测得4小时后a中含氧量为8.32g/L,b中含氧量为6.23g/L。从氧循环的角度分析,氣含量不同的原因是

    ③若要恢复鱼缸中的正常氧循环,可以采取的一种做法是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