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某校兴趣小组从化学视角对我国造纸工艺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造纸技术

    (1)“草木灰水”中含有K2CO3 , K2CO3属于(填“酸”“碱”或“盐”)。

    (2)“石灰”即生石灰,加水“调乳”的化学方程式为

    活动二:了解现代造纸生产

    古法制浆用石灰脱脂脱色能力强,但成纸强度低,现代造纸对蒸煮试剂进行改良,使用NaOH。某造纸厂对造纸废弃物进行处理,经检验“蒸煮”后过滤所得溶液中存在Na2CO3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实验探究】

    (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OH。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蒸煮”后过滤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观察现象。

    含Na2CO3

    Ⅱ.

    溶液变红色

    含NaOH

    【拓展交流】造纸厂废水主要含有NaOH和一些细小纤维有机物及沉淀物,如果不经处理或轻度处理就将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4)某造纸厂利用pH计和COD传感器(可以用来表示废水中总有机物含量)测得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溶液pH和COD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废水的pH在6~9之间,COD的指标范围为 , 便可排放。

    (5)该造纸厂进行废液处理时,在“硫酸调节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 2、“液态阳光”即“清洁甲醇”和“绿色甲醇”,是指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极低或为零时制得的甲醇。“液态阳光”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如图所示。

    常温常压下,甲醇为液体,具有毒性,误饮后对人体有严重伤害,但作为能源,甲醇具有储运安全、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
    (2)、一定条件下H2与CO2反应生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甲醇由种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H2与CO2分子个数比为

    (3)、误食甲醇会对人体有伤害,是因为
    (4)、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 , 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CO2也能与水反应,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除了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外,再写一条“液态阳光”作为能源的优点
  • 3、欲证明“CO2与NaOH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①将滴有酚酞试液的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②待压强不再减小后,再将适量的稀盐酸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③待压强不再增大后,将两个注射器活塞先后拉回原位(不进行活塞操作时,活塞不能自主移动)。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现象为三颈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步骤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DE段压强远低于MN段压强,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D、MN段的压强比初始压强低,说明瓶内的水能吸收CO2
  • 4、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灼烧,闻气味

    B

    检验过氧化氢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加入MnO2 , 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C

    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KNO3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D

    验证Zn、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Zn、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5、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甲:制取氧气,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实验乙:干燥氧气,洗气瓶中盛装的液体为浓盐酸 C、实验丙:收集氧气,气体从导管b进,从导管a出 D、实验丁:对比通入氧气前后白磷的状态,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 6、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包含了化学知识,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相关解释

    A

    洗净并擦干炒菜后的铁锅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

    洗好的衣服在太阳下晾晒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

    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常温下是黑色固体

    D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能与水垢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A、A B、B C、C D、D
  • 7、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自制“苏打水”的课外实践活动,并绘制了部分标签内容。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自制“苏打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配料中水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B、配料中碳酸氢钠的俗称是苏打 C、可以缓解胃酸过多症状 D、可选用干净的矿泉水瓶盛装
    (2)、配料选用食品级三氯蔗糖(C12H19Cl3O8)。下列关于三氯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44:19 D、由1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
    (3)、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可以加速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 B、将碳酸氢钠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30℃,仍是饱和溶液 C、20℃时,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6% D、40℃时,将10g碳酸氢钠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60g
  • 8、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请利用下图信息,判断有关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钙原子的质子数为20 B、钙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C、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 9、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O2 B、1个二氧化硫分子:SO2 C、氯离子:Cl+ D、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Mn+6O4
  • 10、202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修复”。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 C、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D、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 11、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如图是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计算80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12、

    绣球花在pH=4.5-6.0的酸性土壤中能开出蓝色的花,在弱碱性土壤中能开出粉红色的花。化学小组计划在学校甲、乙两个园圃种植不同颜色的绣球花。

    任务一       测定土壤及化肥的酸碱性

    (1)园圃使用的化肥有氯化铵、硫酸铵、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硝酸钾,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分别取甲、乙两园圃的土壤样品,获取浸出液;然后各取上述化肥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测定pH,记录如表:

    样品

    氯化铵

    硫酸铵

    草木灰

    硝酸钾

    pH

    5.6

    2.8

    5.1

    5.5

    11.0

    7.0

    结论:园圃可直接培植蓝色绣球花。

    任务二       探寻甲园圃土壤酸化成因

    (3)【调查走访】甲园圃常施加氯化铵、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提出问题】甲园圃土壤浸出液含哪种铵盐?

    【作出猜想】猜想1:NH4Cl       猜想2:(NH4)2SO4       猜想3:两种都有

    【实验探究】同学们进行以下探究:

    操作

    现象

    推测

    结论

    I.取样,滴加足量Ba(NO3)2溶液

    含(NH4)2SO4

    猜想3正确

    II.再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NH4Cl

    操作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三       调节乙园圃土壤至弱碱性

    (4)经检测乙园圃的土壤浸出液中含稀盐酸,同学们选用稀盐酸模拟土壤浸出液进行调节,实验装置及相关数据如图:

    ①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

    ②当观察到时停止滴加,此时溶液呈弱碱性。

  • 13、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装置A、E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填“将导管移出水槽”或“熄灭酒精灯”)。若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写一条)。
    (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所加试剂的液面最好应到(填“m”“n”或“任意”)处。
    (4)、利用装置C、D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气体通入导管口的顺序为(填序号)。
  • 14、工业上以菱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CO3 , 含少量SiO2)为原料,通过图1所示流程可制取铁粉。

    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过滤时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2)、“沉铁”时发生反应Na2CO3+FeSO4=X+FeCO3↓,X的化学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沉铁”后需对滤渣进行洗涤。判断滤渣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表示滤渣已洗涤干净。
    (4)、“焙烧”过程中主要发生以下3个反应:

    I.4FeCO3+O2__2Fe2O3+4CO2;II.C+CO2__2CO;III.

    (5)、“焙烧”过程中还需要加入CaCO3进行脱硫处理。CaCO3的加入对还原铁粉产率的影响如图2,据图分析所加CaCO3的另一作用是

  • 15、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天然纤维你不陌生,高性能纤维你了解吗?

    碳纤维,主要成分是碳。利用煤焦油或煤沥青等,经过“调制熔融纺丝→预氧化→碳化及石墨化”等工序可制得碳纤维。碳化反应能排出非碳原子,生成碳,石墨化反应前后的结构变化如图1。碳纤维强度大,密度小,但在温差变化大时容易变形。

    芳纶纤维,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其强度特别高,经得起高速子弹的冲击。

    玄武岩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和铁的氧化物等,其制备方法如图2。制备成本相对较低,耐高温、耐腐蚀,在-273.15~760℃条件下性质稳定且不发生形变,废弃后可在环境中生物降解,被誉为“21世纪绿色环保高性能基础材料”。

    (1)、生活中的天然纤维有(写一种)。
    (2)、煤焦油和煤沥青是煤综合利用的产物,煤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煤焦油石墨化前后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
    (4)、加入高温熔炉前的玄武岩需要经过磁选,目的可能是除去含量较高的矿物,降低原料中的铁含量。铂铑合金的熔点1500℃(填“>”“=”或“<”)。
    (5)、下列有关高性能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填序号)。

    a.碳纤维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芳纶纤维在军事上可用于制作防弹衣

    c.月球上昼夜温差极大,悬挂的五星红旗优选玄武岩纤维

    (6)、玄武岩纤维被誉为“21世纪绿色环保高性能基础材料”的原因是
  • 16、水乃万物之源。化学小组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学习,并开展相关探究活动。
    (1)、自来水厂沉淀池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小组同学对水厂中净化过的水进行取样检测,发现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说明该水为(填“硬水”或“软水”);实验室可以通过的方法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同学们从取水口取了一些没有净化的河水,分别设计并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其中较合理的是(填“A”或“B”)。

    (4)、小组同学继续利用图2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该装置中,玻璃管b连接是的电源的极(填“正”或“负”),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广西酸嘢由木瓜、芒果、菠萝等新鲜果蔬腌制而成,通常使用白米醋、白糖等作为腌制调料,口感脆爽,生津开胃。
    (1)、酸嘢中的水果含有丰富的水、糖类和等营养物质。
    (2)、用铁质刀具切完水果后,为防止其生锈,你的建议是
    (3)、一些人在吃酸嘢时喜欢加入辣椒粉丰富口感,辣椒中最主要的辣味物质是辣椒素(C18H27NO3),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用太多酸嘢,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下列物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填序号),其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氢氧化钾            b.氢氧化铝               c.氧化铜

  • 18、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礼记》记载了酿酒的“六必”原则,其中包含“秫稻必齐”“火齐必得”“陶器必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秫稻必齐”:用谷筛筛去小颗粒的秫和稻,从而获得颗粒饱满、均匀的高粱和稻米,该法与实验室操作的原理类似。
    (2)、“火齐必得”:酿酒过程中必须调控好温度。30℃时,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①写出葡萄糖发酵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积聚导致酿酒的容器爆炸,可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是

    (3)、“陶器必良”:打开盛放白酒的陶瓷瓶,闻到一股酒香,原因是
  • 19、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
    (2)、5个磷原子
    (3)、二氧化锰
    (4)、1个硫离子
    (5)、氖气
    (6)、硫酸铝中的阳离子
  • 2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银、铜、铁的导电性 B、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C、验证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D、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