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老师和同学们在开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在实验的过程中共消耗了200g过氧化氢溶液,制得8g氧气。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乙装置中水的作用是(答一点)。(2)、原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请写出计算过程)
-
2、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护好耕地,才能端牢“中国饭碗”。某化学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为深入了解当地土壤保护情况,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土壤肥力、退化、成分、保护等方面的项目式学习研究。
任务一:调查土壤肥力的情况
小组同学实地考察了当地多个村庄耕地,发现土壤的颜色均为黄色。
【信息搜索】
有机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分,土壤中的有机质越多颜色越黑,其肥力就越高。土壤有机质来源主要包括栽培作物残茬,人类每年向土壤中施用的堆肥、沤肥和厩肥等。
【交流讨论】
(1)当地土壤肥力(填“较高”或“不高”)。任务二:分析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
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农科院专家进行了咨询,得知导致土壤退化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如风蚀、水蚀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土壤退化。
【分析思考】
(2)你认为导致土壤退化的人为因素有(答一点)。任务三:探究土壤中矿物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土壤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碳酸钠?
【实验准备】取少量土壤样品按的质量比与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进行实验】
(3)小组同学为探究当地土壤成分设计如下方案,并完成了实验。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样品中含有
②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再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含有NaCl
【反思评价】
(4)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小明对步骤②的结论提出质疑,理由是。任务四:交流当地土壤的保护
【成果共享】
(6)土壤保护需要农、林、牧、工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壤资源,多用有机肥,适当提高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N、P、的含量,使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以及环境景观都得到改善和提高。 -
3、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小谢同学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5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1)、装置A中生石灰(CaO)的作用是。(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3)、为研究铁粉生锈快慢的影响因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1实验装置分3组试剂进行实验,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已知铁粉生锈能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
试剂
实验1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实验2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实验3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2g氯化钠
分析得出:(填物质名称)共同作用下能短时间内加快铁粉的生锈。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实验室可以用稀盐酸来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请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4、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据此画出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溶解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关系。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0
(1)、图像中,对应的温度是。(2)、时,将8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5、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下列物质:①小苏打;②苛性钠;③铝合金;④金刚石,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3)、用来制作家庭门窗的材料。
-
6、硅是光伏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氯原子的个数减少 B、丁物质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为 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7、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
8、慧眼识化学。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A、汽油除去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 C、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 D、食盐腌制食物——食盐能使细胞脱水,杀菌
-
9、利用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取合成气,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该合成气为CO和一种气体单质X,X的化学式为A、 B、 C、 D、C
-
10、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芝麻油 B、蔗糖 C、味精 D、食盐
-
11、湖南美食誉天下,下列食品或食材富含蛋白质的是A、浏阳金桔 B、常德米粉 C、东江鱼 D、安化黑茶
-
12、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热烫的是A、
B、
C、
D、
-
1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元素:cu B、氢离子: C、2个氧分子: D、氧化铝:AlO
-
14、某工厂利用含杂质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取10g锌粒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共收集到0.2g氢气(杂质不参与反应)。(1)、硫酸锌()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请计算该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5、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将A试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与B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2),发现产生大量气泡。
(1)甲同学将澄清石灰水滴入A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B试管中,反应结束后B试管中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实验小组同学对反应后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3)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废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二:废液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三:废液的溶质是NaCl和;
【进行实验】
(4)为进一步确定废液的溶质成分,丁同学取少量废液置于试管中,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正确
【实验拓展】
(5)同学们认为向废液中滴加另一种试剂,也可以证明上述猜想成立,则该试剂可能是。
【实验反思】
(6)通过探究,小组同学确认了废液的溶质成分,请你设计该废液排放前的简单处理方案。
-
16、实验室制取。根据下列仪器装置,请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装置B相较于装置A的优点是。(3)、不能用装置D收集的原因是。(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能选择上述发生装置的原因是。
-
17、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1)、该反应发生后,分子个数比反应前(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根据示意图,在上图中画出反应后丁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3)、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1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食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此外还含有水、少量糖分、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钾、钙、钠、铁、锌等。食醋的pH值通常在2.4~3.4之间,酸性较强。乙酸具有挥发性,能与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如铁、铝)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因此食醋不宜长时间存放在金属容器中,以免腐蚀容器并产生有害物质。
食醋在家庭清洁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用食醋能洗涤热水瓶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和],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为 , 生成物可溶于水,达到清洁效果。
此外,食醋中的维生素B在高温下易分解,故烹饪时建议最后加入以保留营养。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任写一种元素符号)。(2)、日常生活中,你认为保存食醋时的注意事项有(至少写两条)。(3)、乙酸与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19、青铜器时代,古人采用“火法”炼铜。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敲碎后与木炭混合,高温煅烧。煅烧过程中,碱式碳酸铜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随后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工艺简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将孔雀石敲碎的目的是。(2)、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述流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气态物质是(填化学式)。
-
20、根据如图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3)、℃时,将9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