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碳酸锂 Li2CO3是锂电池生产的核心原料,可以用盐湖水(含有 LiCl、NaCl、MgCl2)为原料进行制备。
    (1)、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制备 Li2CO3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湖水“晒盐”得到粗盐,是利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实现的。

    ②“沉镁”时生成 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沉钙”时加入的是稀 Na2CO3溶液且在常温下进行过滤,而“沉锂”时加入的是饱和) Na2CO3溶液,且加热到80~90℃后再进行过滤。请结合上述实验流程和 Li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解释“沉钙”和“沉锂”时所用 Na2CO3溶液浓度不同和过滤时温度不同的原因是

    (2)、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 Li2CO3样品(杂质为 NaCl)中 Li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 Li2CO3样品16g加入烧杯中,再加入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已知: Li2CO3+2HCl=2LiCl+H2O+CO2  , LiCl易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g。(只填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③计算该样品中 Li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 2、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制取氧气以及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进行实验探究。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2O2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
    ①用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收集氧气时可以用(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2)、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影响。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电子秤称量0.04g、0.08g、0.12g的MnO2粉末,分别加入三只锥形瓶中,用注射器各量取8mL 3%的) H2O2溶液,连接装置,将H2O2溶液注入锥形瓶中,用压强传感器测量各锥形瓶中压强,压强随时间(前100s)的变化曲线如图2。

    ①根据图2提供的信息,从控制合适的反应速率和节约试剂的角度分析,催化分解8mL3%的 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最佳用量为(填“0.04g”“0.08g”“0.12g”之一)。

    ②MnO2催化H2O2制氧气时,氧气的最终产量与MnO2的用量(填“有关”或“无关”)。

    ③金属铂也可以催化 H2O2制氧气。小组同学设计如图3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安全管内液面不断上升,说明锥形瓶内压强过大,此时可采取的合理安全措施是(写出两条即可)。

    (3)、用CO(含少量CO2和水蒸气)测定某Fe3O4样品(杂质为固体且不反应)中: Fe3O4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实验。(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装置B的作用是

    ②在装置C 的硬质玻璃管中加入该 Fe3O4样品15g,充分反应后继续通CO至硬质玻璃管冷却,测得装置A质量增加2.2g,装置D质量增加8.8g,此时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总质量为g(精确至0.1g),该 Fe3O4样品中 Fe3O4的质量分数为(精确至0.1%)。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3、小明在家中发现一包铁系食品脱氧剂,拿到实验室与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系食品脱氧剂成分为铁粉、活性炭、氯化钠。脱氧原理为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氧化铁,活性炭、氯化钠能增强脱氧效果。

    (1)、【实验探究】①小明取少量该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观察到部分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由此实验及现象可以判断出该样品中一定(填“含有”或“不含有”)铁粉。

    ②欲探究该脱氧剂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小明取少量①中得到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大量沉淀产生。由此实验及现象得出结论:该脱氧剂中含有氯化钠。

    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该脱氧剂中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交流反思】③经过反思后,小明另取少量该脱氧剂样品再进行实验,请帮小明完善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取少量该脱氧剂固体样品, , 证明含有氯化钠。

    (2)、实验室里有 KNO3化肥样品A,可能混入了 MgCl2NH4ClNH42SO4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 固体样品 B,可能是 NaOH 和 Na2CO3的混合物或二者之一。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它们的成分,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请结合上述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C 的化学式为

    ②步骤Ⅱ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④在 MgCl2、NH4Cl、(NH4)2SO4三种物质中,一定没有混入化肥样品A中的是(填化学式)。

    ⑤固体样品B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 4、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多项科学技术实现突破。化学为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化学助力新能源发展。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每天储存释放电量高达60万千瓦时,为沙戈荒地区等广域新能源基地提供新型储能解决方案。

    ①空气液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从微观角度看,空气被压缩时发生改变的是(填选项序号)。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的间隔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数目

    (2)、化学助力航空航天。中国制造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具有成本低、易维护、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甲烷(CH4)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②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学助力医疗健康。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出首款脑胶质瘤靶向药————伯瑞替尼,填补了该类药品的空白。

    ①伯瑞替尼 C20H15F3N8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②伯瑞替尼 C20H15F3N8)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4)、化学助力国之重器。中国制造“零碳”动力液氢重型卡车,采用大功率液氢燃料电池系统,续航里程超1000 km。

    ①液氢燃料电池供电时将能转化为电能。

    ②橡胶是制造重型卡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橡胶属于(填“复合”“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之一)材料。

    (5)、化学助力低碳经济。山东省通过“绿电-绿氢-绿氨”全链条生产绿氨超百万吨,彻底摒弃传统工艺中依赖化石燃料制氢的高碳路径。绿氨合成及供能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流程中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每2.5kg氨气充分燃烧与1kg甲烷充分燃烧释放的能量相当,则用60kg氨气代替甲烷燃烧,理论上可减少kg二氧化碳排放。

  • 5、化学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利用物质和改造物质。
    (1)、按要求从氧气、氯化钠、二氧化碳、硫酸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②可用于除铁锈的酸.

    ③可作气体肥料的氧化物

    ④可用作调味品的盐

    (2)、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

    ①采集校园劳动基地土壤样品,制取土壤浸出液,取1~2mL加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土壤样品呈(填“酸性”“中性”“碱性”之一)。

    ②为使土壤的pH变大,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是往土壤中加入(填选项序号)。
    A.硫酸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熟石灰
    ③为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化学小组的同学选取12颗形态、质量相近的大蒜种子,分为3组进行实验,每组4颗。对照组为中性环境,实验组分别为酸性、碱性环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培育,观察五天内大蒜的生长情况,记录如下表所示。
    不同酸碱性环境中大蒜生长情况记录表

    日期酸性环境中性环境碱性环境
    第一天2颗发芽,平均高度1.2cm3颗发芽,平均高度1.5cm2颗发芽,平均高度1.2cm
    第二天4颗发芽,平均高度3.5cm3颗发芽,平均高度3.5cm3颗发芽,平均高度2.5cm
    第三天平均高度6cm4颗发芽,平均高度5cm4颗发芽,平均高度3.8cm
    第四天平均高度8.5cm平均高度7.2cm平均高度6.5cm
    第五天平均高度10.5cm平均高度9.2cm平均高度8.5cm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在(填“酸性”“中性”“碱性”之一)环境中生长最快。
    ④在③的探究活动中用到的实验设计方法有
    ⑤欲在实验室用KNO3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KNO3溶液,作为大蒜生长的营养液。为完成上述溶液配制,用到的实验仪器除了电子秤、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外,还需用到的一组实验仪器是(填选项序号)。
    A.量筒(100 mL)、蒸发皿、酒精灯
    B.量筒(100mL)、锥形瓶、药匙
    C.量筒(50mL)、胶头滴管、药匙
    D.量筒(50mL)、漏斗、铁架台、药匙

  • 6、实验室的烧杯中有 NaHCO3、MgCO3固体混合物21g,加入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常温下的不饱和溶液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R 中含有 NaCl和 MgCl2 B、原混合物中 NaHCO3与MgCO3的质量比为1:4 C、溶液 R 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6.45g D、溶液 R 的质量为160g
  • 7、 KNO3、NH4Cl是制作“天气瓶”常用的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t1℃时,KNO3和 NH4Cl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将60g KNO3放入50g水中,可得到 110gKNO3溶液 C、t2℃时,各取相等质量的KNO3和 NH4Cl,分别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所得 KNO3溶液的质量大于 NH4Cl溶液的质量 D、将0℃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 NH4Cl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2℃,所得 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NH4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8、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某“暖宝宝”的成分时,得到了一份溶质为NaCl、CuCl2、FeCl2的溶液。常温下,取ag该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M(不饱和)和滤渣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 M 的溶质为 NaCl、ZnCl2 B、滤液M的质量一定小于 ag C、滤渣 N中含有钠、铜、铁三种单质 D、向滤渣N 中滴加稀盐酸会有气泡冒出
  •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2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除去 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SO4

    加入过量的 BaNO32溶液,过滤

    C

    除去 CaO中混有的少量(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除去 CuO 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在氧气中充分加热

    A、A B、B C、C D、D
  • 1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两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 11、氯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工业生产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粉碎石灰石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反应釜中,通过搅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反应釜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过滤除去杂质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 12、宏观、微观相结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过雨荷花满院香”————荷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盐酸与 NaOH发生中和反应————H+和OH-结合生成H2O D、CO 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13、化学观念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C、物质是具有多样性的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燃烧 B、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 15、下列常见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是    (  )
    A、 B、 C、 D、
  • 1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B、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促进粮食增产 C、液态氮气可用作制冷剂 D、焙制糕点加入碳酸氢钠使其疏松可口
  • 17、如图为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锂元素和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图中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图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 18、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冰川保护”。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 1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点燃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 D、过滤黄河水
  • 20、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泉城。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分类投放垃圾 B、增加绿植面积 C、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