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点 E 在边 AB上, ▲ .
请从“①∠B=∠AED;②AE=BE,AE=CD”这两组条件中任选一组作为已知条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再解决下列问题:
(1)、求证:四边形 BCDE为平行四边形;(2)、若AD⊥AB,AD=8,BC=10,求线段AE的长. -
2、一次函数y=(3m+1)x-2 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的值:.
-
3、 阅读材料: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初中阶段可以论证结论的正确性.以三位数为例,设abc是一个三位数,若a+b+c可以被3整除,则这个数可以被3 整除.论证过程如下: abc=100a+10b+c=(99a+9b)+(a+b+c),显然99a+9b可以被3整除,因此,如果a+b+c可以被3整除,那么 abc就能被3整除.
应用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设是一个三位数,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可以被5 整除?(2)、设是一个四位数,猜想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可以被4整除,并说明理由. -
4、 已知a,b,c为非零实数,且满足a+b+c=0,4a+2b+c<2,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2a-c>2 B、3a-b-3c<4 C、3a<2 D、a+3b+4c>0
-
5、已知点 P(4t,m), 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m+n>0 B、m+n<0 C、|m|>n D、|m|<n
-
6、“字母表示数”的系统化阐述是 16 世纪提出的,被后人称为从“算术”到“代数”的一次飞跃,从而大大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经过初中数学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分析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规律,字母与数一样,也可以参与运算.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关于正整数的平方拆分的等式:
第 1个等式:
第2个等式:
第3个等式:
第 4 个等式:
(1)、请用此方法拆分 20242;(2)、请你用上面的规律归纳出一个一般的结论(用含n的等式表示,n为正整数),并运用有关知识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
7、 观察前后两个差为4 的整数的平方差:
①52-12=8×3;②62-22=8×4;( 8×5;….
(1)、写出第n个等式,并进行证明.(2)、2024是否可以写成两个差为4 的整数的平方差?如果可以,请写出这两个整数;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
8、 一组有序排列的数具有如下规律: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间的数等于前后两数的积.若这组数第1个数是a,第5个数是 , 则第2028 个数是(用含 a 的式子表示).
-
9、 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 年)一书中,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因此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杨辉三角”,根据规律第八行从左到右第三个数为.
-
10、 在二维码中常用黑白方格表示数码 1 和 0,若图 R1-1 表示1011,则表示0110的图是( )A、
B、
C、
D、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是抛物线 上的三个点.(1)、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2)、若对于 都有 求证:3a-2=0;(3)、若对于 都有 , 求m的取值范围.
-
12、 已知二次函数 2ax-3a.(1)、若函数图象经过点(2,5),
①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若将平面内一点 A(1,n)向左平移 0)个单位后与图象上的点 B 重合,将点 A 向右平移m(m>0)个单位后与图象上的点C重合,求n的值.
(2)、设点 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若 求证: -
13、 已知抛物线(1)、若a=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已知抛物线过点(-1,y0),.且对于抛物线上任意一点(x1 , y1),都有 若A(m,n),B(2-m,p)是这条抛物线上不同的两点,求证:n+p>-8.
-
14、 已知二次函数. bx+c(a≠0),当y<n时,x的取值范围是t-3<x<1-t,且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M(3, N(d,2m)两点,则d的值不可能是( )A、-3 B、-1 C、2 D、4
-
15、 设函数 是实数,a≠0),当x=1时,y=1;当x=8时,y=8,( )A、若h=4,则a<0 B、若h=5,则a>0 C、若h=6,则a<0 D、若h=7,则a>0
-
16、点A(m-1,y1),B(m,y2)都在二次函数. 的图象上.若y1A、m>2 B、 C、m<1 D、
-
17、 已知二次函数 3(a 为常数).(1)、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
①求a的值;
②当自变量x在什么范围内时,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若点 A(m,0),B(n,0),C(m+1,p),D(n+1,q)均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求证:p+q=2. -
18、 已知二次函数 (b,c为常数).(1)、当b=-2,c=3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2)、当c=5时,若在函数值y=4 的情况下,只有一个自变量x的值与其对应,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当 时,若在自变量x 的值满足b≤x≤b+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21,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
19、 已知二次函数 y= (a是常数,a≠0).(1)、若 求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2)、若该二次函数图象经过(-1,1),(1,-2),(2,-5)三个点中的一个点,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若-5≤a≤-2,当-3≤x≤0时, 2x+2-a的最大值记为m,最小值记为n,求am-n的最小值.
-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 是常数).(1)、若函数图象经过点(2,3),求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2)、若函数图象经过点(-1,p),(1,q),求证:pq≤12;(3)、已知函数图象经过点(-3,y1),(m+2,y2),(n,y3),若对于任意的5≤n≤7,都有 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