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5和8,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1 B、3 C、8 D、13
-
2、对于命题“如果 , 那么 . ”能够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 B、 C、 D、
-
3、下面的交通标志中,轴对称图形是( ).A、
B、
C、
D、
-
4、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 , 两点,其中 .(1)、求的值;(2)、若点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运动过程中,试写出的面积与的函数关系式;(3)、探索:
①当的面积是1时,求点的坐标;
②在①的条件下,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 使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5、已知: , . 求值:(1)、 , ;(2)、 .
-
6、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若这个图象还经过点 , 求点的坐标.
-
7、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A港出发,甲船沿北偏东的方向,航速是12海里/时,2小时后,两船同时到达了目的地.若C、B两岛的距离为3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
-
8、已知一个正整数a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7和3-2x.
(1)求a,x的值;
(2)求22-3a的立方根.
-
9、计算:(1)、(2)、
-
10、补充完成下列表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和的图象
函数列表1
x
0
y
0
函数列表2
x
0
1
y
-
11、已知是的整数部分,则的值是 .
-
12、如图所示,小宇手里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 , 他无意中将直角边折叠了一下,恰好使落在斜边上,且点与点重合,小宇经过测量得知两直角边 , , 求出的长是( )A、 B、 C、 D、
-
1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14、在数、0、、中,为无理数的是( )A、 B、0 C、 D、
-
15、综合与实践
折纸是一项有趣的活动,折纸活动也伴随着我们初中数学的学习.在折纸过程中,我们可以研究图形的运动和性质,也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建立几何直观,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来折纸吧.定义:将纸片折叠,若折叠后的图形恰能拼合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长方形,这样的长方形称为完美长方形.
(1)、操作发现:如图1,将纸片按所示折叠成完美长方形 , 若的面积为18, , 则此完美长方形的边长_____,面积为_____.
(2)、类比探究:如图2,将纸片按所示折叠成完美长方形 , 若的面积为40, , 求完美长方形的周长.
(3)、拓展延伸:如图3,将纸片按所示折叠成完美长方形 , 若 , , 求此完美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
16、如图,()是一张周长为3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x厘米,将纸片的四个角各剪下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1)、如果剪去四个角剩下的纸片的面积为 , 请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结果要求化简);(2)、如图,沿虚线将剪去四个角剩下的纸片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如果所得的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求的长.
-
17、如图,线段 , 与交于点E.(1)、求证:;(2)、过点E作 , 交于点F,如果 , , 求的长.
-
18、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成就,:《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文献.(1)、小聪想从这4部数学名著中随机选择1部阅读,则他选中《九章算术》的概率为___________;(2)、某中学拟从这4部数学名著中选择2部作为“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学习内容,求恰好选中:《周髀算经》和:《海岛算经》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
-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1)、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画出的位似图形 , 使它与的相似比为 .(2)、在(1)的条件下,若为内部的一点,则点在内部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
20、如图,在中,C、E 和 D、F 分别是、的三等分点,且 ,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