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11个正整数,平均数是10,中位数是9,唯一的众数是8,则最大的正整数最大为 ( )A、25 B、30 C、35 D、40
-
2、某汽车评测机构对市面上多款新能源汽车的0~100km/h 的加速时间和满电续航里程进行了性能评测,评测结果绘制如下,每个点都对应一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已知 0~100 km/h 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是 m s,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是 n km,相应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了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直线不属于任何区域).欲将最新上市的两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到平面内,若以上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均保持不变,则这两个点可能分别落在( )
A、区域①② B、区域①③ C、区域①④ D、区域③④ -
3、在演讲比赛中,小明对七位评委老师给自己打出的分数进行了分析,并制作了如下表格:
平均数(分)
众数(分)
中位数(分)
方差
9.1
9.3
9.2
0.1
如果每个评委打分都高0.1分,那么表格中数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方差 -
4、某校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评委老师根据参赛选手的预赛成绩,计划选出成绩前50%的选手进入决赛.小颖的预赛成绩排在第9名,恰好能够进入决赛.后来工作人员发现少统计了两个选手的成绩,更正统计结果后,小颖不能进入决赛.关于更正统计结果后的预赛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更正统计结果后预赛成绩的中位数变大 B、更正统计结果后预赛成绩的平均数变大 C、更正统计结果后预赛成绩的方差变大 D、更正统计结果后预赛成绩的众数变大
-
5、在一次英语口试中,10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分别为80,70,90,100,80,60,80,70,90,100,则这次英语口试中,这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分
-
6、某中学举办了一次成语知识竞赛,满分10 分,甲、乙两个小组各有10名学生参加竞赛,成绩(单位:分)如下:
甲组成绩:8,6,8,4,9,5,7,5,10,8;
乙组成绩:5,8,8,6,7,8,6,8,5,9.
(1)、分别计算两组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该中学要选派成绩稳定的一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县级竞赛,你认为选派哪组学生比较适合?说说你的理由. -
7、已知一组数据1,0,-3,5,x,2,-3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8、某公司拟推出由7 个盲盒组成的套装产品,现有 10个盲盒可供选择,统计这10个盲盒的质量如图所示.序号为1到5的盲盒已选定,这5个盲盒质量的中位数恰好为100 克,6号盲盒从甲、乙、丙中选择1个,7号盲盒从丁、戊中选择1个,使选定的7个盲盒质量的中位数大于100克,可以选择 ( )
A、甲、丁 B、乙、戊 C、丙、丁 D、丙、戊 -
9、下表是某校乐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其中一个数据被遮盖了,下面对于年龄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年龄/岁
13
14
15
16
人数
5
7
13
A、中位数是14 B、中位数可能是14.5 C、中位数是15或15.5 D、中位数可能是16 -
10、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m 的值的和为.
-
11、方程组 有正整数解,则正整数a=.
-
12、解方程组 时,小强正确解得 而小刚看错了 c,解得(1)、求c的值;(2)、求a,b的值.
-
13、甲、乙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 时,甲看错了a,解得 将一个方程中的b写成了-b,解得则正确的a= , 正确的b=.
-
14、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和方程组 的解相同.(1)、求m,n的值.(2)、求 的值.
-
15、若关于x,y的两个方程组 与 有相同的解,则(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6、已知关于a,b的方程组 中,a,b 互为相反数,则 m =
-
17、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若x-2y=1,则k的值为 ( )A、 B、 C、 D、
-
18、 阅读下列素材:
用计算机键盘设计密码 素材1 传输信息时,需要采用密码.有一种密码的明文(真实文)是按计算机键盘字母排列的,如Q,W,E,…,N,M这26个字母依次对应1,2,3,…,25,26,如下表所示: 
素材2 加密的过程是这样的:①将明文字母对应的数字设为x;②将加密后的密文字母设为x';③当x被3整除时, 当x被3除余1时, 当x被3除余2时, 如:加密字母A:字母A 对应数字11→被3除余 →数字12对应字母S.也就是说,按照上述方式加密1次,明文A对应的密文为S.以上加密方式可以重复进行
结合上述素材,完成以下任务:【任务1】按照上述方式加密1次,直接写出明文YUAN对应的密文.
【任务2】按照上述方式加密100次,直接写出明文A 对应的密文.
【任务3】是否存在这样的字母,按照上述方式加密100次,得到的密文仍然是本身?如果存在,请找出所有这样的字母;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9、“两果问价”问题是古代数学经典题目,原题如下: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甜苦两果各几个?又问各该几个钱?大意为九百九十九文钱买了甜果和苦果共一千个,已知十一文钱可买九个甜果,四文钱可买七个苦果,那么甜果、苦果各买了多少个?买甜果和苦果各需要多少文钱?
-
20、清朝数学家梅文鼎的著作《方程论》中有这样一道题:山田三亩,场地六亩,共折实田四亩七分;又山田五亩,场地三亩,共折实田五亩五分,问每亩山田折实田多少,每亩场地折实田多少?译文为假如有山田3亩,场地6亩,其产粮相当于实田4.7亩;有山田5亩,场地3亩,其产粮相当于实田5.5亩,问每亩山田和每亩场地产粮各相当于实田多少亩?请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