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一期间,小明和小聪准备去大学里参观游玩,两人决定分别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这三所大学里随机选择一所大学参观游玩,小明和小聪选择同一所大学的概率为( )A、 B、 C、 D、
-
2、如图,已知 ,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
3、如图,直线 , 直线AB和DE被 , , 所截, , , , 则DE的长为( )
A、2 B、3 C、4 D、5 -
4、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 B、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下 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快乐大木营” 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
-
5、若一个自然数M能分解成p2+q,其中p与q都是两位数,p与q的个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之和为10,则称数M为“方加数”,并把数M 分解成p2+q的过程称为“方加分解”.例如: 12与92的个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之和等于10,所以236是“方加数”.(1)、判断212是否为“方加数”,并说明理由;(2)、把一个四位“方加数”M进行“方加分解”,即 并将p 放在 q 的左边组成一个新的四位数N,若Ⅳ能被7整除,且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
-
6、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命题“若a<b,则 是假命题,这个反例可以是a= , b=
-
7、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1=∠2=45° B、∠1=40°,∠2=50° C、∠1=50°,∠2=50° D、∠1=40°,∠2=40°
-
8、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零;(2)、同旁内角互补.
-
9、已知命题“如果∠A>∠B,∠B>∠C,那么∠A>∠C”.这个命题的条件是 , 结论是.
-
10、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连接A,B两点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位角相等 D、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
11、在学完定义与命题后,小林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几个定义:
①如果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为1,那么这个方程就叫作二元一次方程;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得到的图形是三角形;③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
12、下列属于定义的是 (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C、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13、桌子上有7 张反面向上的纸牌,每次翻转n(n为正整数)张纸牌,多次操作后能使所有纸牌正面向上吗?用“+1”“-1”分别表示一张纸牌“正面向上”“反面向上”,将所有牌的对应值相加得到总和,我们的目标是将总和从-7变化为+7.(1)、当n=1时,每翻转1张纸牌,总和的变化量是2或-2,则最少次操作后所有纸牌全部正面向上.(2)、当n=2时,每翻转2张纸牌,总和的变化量是 ▲ , 多次操作后能使所有纸牌全部正面向上吗?若能,最少需要几次操作?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3)、若要使多次操作后所有纸牌全部正面向上,写出n的所有可能的值.
-
14、甲、乙、丙、丁与小强五位同学一起参加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盘,到目前为止,甲赛了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 盘,则小强已经赛了盘.
-
15、观察规律:1 7= 42;…,则 1 + 3 + 5 + … + 2 019 的值是.
-
16、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1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2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3个图形一共有18个五角星,…,则第6个图形的五角星个数为 ( )
A、50 B、64 C、68 D、72 -
1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窗.老师问他们是谁打碎了玻璃窗.甲说:“是丙,也可能是丁打碎的.”乙说:“一定是丁打碎的.”丙说:“我没有打碎玻璃窗.”丁说:“我没有干这件事.”若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说了谎话,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打碎玻璃窗的同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18、如图,点P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P 画直线PA,PB,PC,分别交已知直线l于点A,B,C,请你用量角器量∠1,∠2,∠3 的度数,并量线段 PA,PB,PC 的长度,你发现的规律是°

-
19、通过观察,你能肯定的是( )A、图形中线段是否相等 B、图形中线段是否平行 C、图形中线段是否相交 D、图形中线段是否垂直
-
20、某校举办国学知识竞赛,设定满分为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在初赛中,甲、乙两组(每组10人)学生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5,6,6,6,6,6,7,9,9,10;
乙组:5,6,6,6,7,7,7,7,9,10.
并根据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制作了如下成绩统计分析表:
组别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甲组
7
a
6
2.6
乙组
b
7
c
s2乙
(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中a= , b= , c=.(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属于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明可能是组的学生.(填“甲”或“乙”)(3)、从平均数和方差看,若从甲、乙两组学生中选择一个成绩较为稳定的小组参加决赛,应选哪个组?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