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填空:
    (1)、若规定向东走为正,即向东走8m记为+8m,那么-6m 表示m;
    (2)、某公交车原坐有20人,经过3个站点时上下车情况如下(上车为正,下车为负):(-3,6),(5,-7),(-4,2),则车上还有人;
    (3)、纽约与北京的时差为一13小时(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若北京时间是19:30,则此时纽约时间是.
  • 2、 在0,- 17 , 0.3,2π,-23%,-100这六个数中,负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3、计算:
    (1)、 517-+9-12--1217
    (2)、4.25+(-2.18)-(-2.75)+5.18;
    (3)、 56+-34--0.25--16 
    (4)、-16.2+-213+[--323-10.7.
  • 4、计算:
    (1)、 112-114+334-0.25-3.75-4.5
    (2)、 1214-+1.75--512+-7.25--234-2.5.
  • 5、计算:
    (1)、8+(-4)+6+4+12+(-8)+(-2); 
    (2)、36.54+22.57+63.46+(-10.57).
  • 6、在一堂函数专题复习课上,刘老师给出了新定义:若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某一点P成中心对称,则称这两个函数关于点P互为“对称函数”.请同学们解决以下问题:

    (1)、求函数y=x﹣1关于点(0,0)的“对称函数”.小乐同学给出了如下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在函数y=x﹣1的图象上取两点(1,0)和(0,﹣1);

    第二步:分别求出这两个点关于点(0,0)的对称点  和  ;

    第三步:函数y=x﹣1关于点(0,0)的“对称函数”为  .

    (2)、是否存在点P,使得函数y=1x+1关于点P的“对称函数”就是它本身?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函数C1:y=ax2﹣2ax+2a(a>0)关于点(2,2)的“对称函数”为C2 , 函数C1与函数C2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边界)记作W,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i)若a=12 , 求W内的“整点”个数;

    (ii)若W内至少有9个“整点”,至多有13个“整点”,求a的取值范围.

  • 7、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发现:将一条线段AB分割成长、短两条线段AC、CB,若短段与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长段的长度与全长之比,即CBAC=ACAB , 则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这个比值称为黄金比,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1)、【问题初探】

    如图1,已知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求黄金比.

    解:设AB=1,AC=x,则CB=1﹣x.

    CBAC=ACAB

    ∴⋯⋯

    请补全以上解题过程;

    (2)、【问题再探】

    如图2,在Rt△ABC中,∠C=90°,BC=1,AC=2,请作出AC的黄金分割点(要求:仅用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3)、【知识迁移】

    如图3,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同侧作正方形ACDE和矩形CBFD,连结BD、BE.求证:△EAB∽△BCD;

    (4)、【延伸拓展】

    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对角线AD与BE交于点M.求证:点M是AD的黄金分割点.

  • 8、如图,⊙O为△ABD的外接圆,直径AB垂直于弦DE,垂足为点F.点C为圆外一点,连结BE、BC、CD,∠DBC=∠DEB.

    (1)、求证:BC为⊙O的切线;
    (2)、若BE∥CD,tanC=34 , CD=5,求OF的长.
  • 9、如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交于点A(m,1)、B(﹣1,n).

    (1)、求m、n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在x轴上存在点P(a,0),使得△ABP的面积为6,求a的值.
  • 10、如图,在△ABC中,∠ABC=45°,∠ACB=60°,AC=2.
    (1)、求AB的长;
    (2)、求点C到线段AB的距离.
  • 11、某校开展“综合与实践”项目学习,拟开设四个项目供学生选择:A.体育中的数学,B.绘制公园平面地图,C.改进我们的课桌椅,D.高度的侧量.若每名学生只选择其中一个项目进行学习,现随机调查部分学生的选择情况并绘制成统计图表.如图所示.

    项目

    人数

    频率

    A

    16

    B

    8

    C

    D

    4

    0.1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抽取的学生总人数为     ▲     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已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选择项目B的学生人数;
    (3)、现准备从四个项目中随机选择两个项目在全校作汇报展示,请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恰好选到项目A和项目B的概率.
  • 12、如图,已知线段AC、BD相交于点E,AE=DE,BE=CE.求证:AB=DC.

  • 13、先化简,再求值:(x+3)2+3x(x﹣2),其中x=12
  • 14、解不等式组:x+1-13(x-2)2x-3
  • 15、计算:|﹣3|+25-2sin30°.
  • 16、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的点叫做“单位圆点”.

    ⑴下列三个函数的图象上存在“单位圆点”的是 (填番号);

    ①y=x+2;

    ②y=1x

    ③y=x2+1.

    ⑵若一次函数y=12x+m的图象上存在“单位圆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 .

  • 17、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小乐同学欲添加两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现有三个条件可供选择:①AC⊥BD;②AC=BD;③∠ADC=90°.则正确的组合是  (只需填一种组合即可).

  • 18、如图,∠1的度数为  .

  • 19、某校举行演讲比赛,5位评委对某选手给出的评分如下:7.5,7.5,7,7.5,8,则评分的众数为 .
  • 20、已知二次函数y=x2+4x+m的图象经过A(x1 , y1)、B(x2 , y2)两点,有下列结论:

    ①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

    ②当m<4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③若y1<y2 , 则|x1+2|>|x2+2|;

    ④当x≥﹣2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2x﹣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1≤m<0.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上一页 140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