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
如图1,中, , 点E为外一点, , 过B作 , 垂足分别为 . 求证: .

独立思考:(1)请证明王老师提出的问题.
实践探究:(2)王老师把原题作如下的更改,并提出新问题,请你解答.
“如图2,中, , 点D是上一点,于E,求证:”.
问题解决:
(3)数学活动小组同学进一步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之后发现:
“如图3,中, , 点D为上一点, , 过点A作 , 且 , 连接 . 若 , 请直接写出的值为 ▲ . ”
-
2、【阅读】例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若 , 求的度数.
点点同学在思考时是这样分析的: , 都可能是顶角或底角,因此需要进行分类.他认为画“树状图”可以帮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分类(如图),据此可求出的度数.

【解答】
由以上思路,可得的度数为__________;
【应用】
将一个边长为5,12,13的直角三角形拼上一个三角形后可以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图2就是其中的一种拼法.请你利用备用图画出三种可能的情形,使得拼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
(注意:请对所拼成图形中的线段长度标注数据)

-
3、如图,在中, , , 是的角平分线.
(1)、求的度数.(2)、若 , 垂足为 , , 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
4、如图,已知的周长为33,是边上的中线, .
(1)、当时,求的长;(2)、能否等于12?为什么? -
5、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 , .
(1)、尺规作图:作 , 交于点 .(2)、求的各内角的度数. -
6、如图,在△ABC中,∠A=50°,O是△ABC内一点,且∠ABO=20°,∠ACO=30°.求∠BOC的度数.

-
7、如图, , , 求证 .

-
8、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 , 于点 , 若 , , 则的度数是 .

-
9、如图,在锐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中, , 分别是边 , 上的高,且 , . 要使 , 则可以补充条件(填写一个即可).

-
10、如图,在中, , , 是斜边上的高, , , 垂足分别为 , , 则图中与(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
-
12、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等于( )
A、 B、 C、 D、 -
13、如图O是的重心,若的面积是1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 )
A、4 B、6 C、8 D、12 -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周长为13,则它的底边长为( )A、7 B、3 C、7或3 D、5
-
15、下列四个图中,线段是的高的是( )A、
B、
C、
D、
-
16、如图,用窗钩可将窗户固定,其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17、已知抛物线的图象经过原点和点 , 顶点为B,且顶点B的纵坐标为2.(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求证:是以点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3)、设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P不与点O,A,B重合),点Q在x轴上.是否存在正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8、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1)、当时,求函数表达式;(2)、求证:函数的顶点在函数图象上;(3)、小慧说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一定有两个交点,而且这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定值.请说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并求出这个定值.
-
19、某品牌运动鞋专卖店销售一款经典运动鞋.经市场调研,该鞋的进货成本为每双元.根据以往销售数据和市场分析,店铺发现:当销售单价为元/双时,月平均销售量为双.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月销售量就会减少5双;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月销售量就会增加5双.设该运动鞋的销售单价为元/双,月销售总利润为y元[总利润=(销售单价-进货成本)×月销售量].(1)、求月销售总利润y关于销售单价x的函数关系式;(2)、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可获得最大月利润?最大月利润是多少元?(3)、销售单价在什么范围内时,店铺销售该运动鞋才能盈利?
-
20、小叶在学习二次函数图象平移内容时,研究了抛物线的移动方法.
课本方法:把顶点先向左或向右平移一定距离,再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定距离得到新的抛物线.
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小叶知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可以用方向与距离表示.
迁移方法:于是他想,在移动抛物线时也可以通过确定移动的方向后,再一次性把顶点移动一定距离就到位.例如:如图,二次函数图象沿北偏东方向移动4个单位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
(1)、仿照迁移方法,把抛物线沿 方向移动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比较课本方法与迁移方法,写出迁移方法的优点与缺点(至少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