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 , .与轴交于点C,且O,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 , , 点A,C在直线上.
(1)求点C的坐标;
(2)当随着的增大而增大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将抛物线向左平移个单位,记平移后随着的增大而增大的部分为P,直线向下平移n个单位,当平移后的直线与P有公共点时,求的最小值.
-
2、如图,抛物线(为常数且)与y轴交于点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个数,并说明理由.(3)、当时,有最大值 , 求的值. -
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数根满足 , 求k的值.
-
4、如图,已知抛物线 .
(1)、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两点,求的长;(2)、当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
5、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 , 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
6、解一元二次方程: .
-
7、抛物线(a,b,c是常数,)经过 , 两点,且 . 下列结论:①; ②若 , 则;③不等式的解集为;④若关于x的方程无实数根,则 . 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
8、某校购买了一套乒乓球桌和自动发球机,侧面如图1所示,球台长度AB=274cm,发球机紧贴球台端线点A处,高出球台的部分AC=12cm,出球管道 , 若将水平状态的CD绕点C逆时针旋转45°到CD的位置,发球机模式为“一跳球”,路线呈抛物线,离球台正中间的球网GH左侧72cm处到达最高点高出台面21cm,则cm.

-
9、根据表格可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
0
1
2
3
. ..
6
2
0
0
2
6
-
10、定义: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若 , 且 , 则称这个方程为“友好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 , 且 ,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为“友好方程”.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 有下列两个结论:①当时,该方程是“友好方程”;②若该方程是“友好方程”,则有且仅有个整数满足要求.对于这两个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
11、已知关于的方程的根都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整数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
12、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其图象上有两点 , , 如果 , 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或 B、2 C、 D、1
-
13、某同学将如图所示的三条水平直线的其中一条记为轴(向右为正方向),三条竖直直线的其中一条记为轴(向上为正方向),并在此坐标平面内画出了二次函数的图象,那么她所选择的轴和轴分别为直线( )
A、 B、 C、 D、 -
14、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无法确定
-
15、方程经过配方法化为的形式,正确的是( )A、 B、 C、 D、
-
16、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A、 B、 C、 D、
-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数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这也体现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若在数轴上有理数对应的点为 , 有理数对应的点为 , 则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或 , 记为 .

【解决问题】
(1)数轴上有理数与3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2)数轴上有理数与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3)试用数轴探究:时,______.
【拓展应用】
(4)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结合数轴求出的最小值,并写出此时可取哪些整数值.
-
18、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 , , , , 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
19、将 , , , , , 0.2020020002…(相邻两个2之间依次多1个0)填入相应的集合:
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
负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
整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
-
20、计算:(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