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下列条件,利用尺规作 , 作出的不唯一的是( )A、 , , B、 , , C、 , , D、 , ,
-
2、如图,已知 , , 与交于点 , 于点 , 于点 ,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
3、如图是一个的正方形网格,等于( )A、 B、 C、 D、
-
4、风筝又称“纸鸢”“风鸢”等,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如图是一款风筝骨架的简化图,已知 , , , , 制作这个风筝需要的布料至少为( )A、 B、 C、 D、
-
5、如图,在和中, , 添加一个条件,不能证明和全等的是( )A、 B、 C、 D、
-
6、如图, , , ,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下面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
7、对于下列各组条件,不能判定的一组是( )A、 , , B、 , , C、 , , D、 , ,
-
8、如图, , 点 , , 在同一直线上, , , 则( )A、3.2 B、1.8 C、1.6 D、1.4
-
9、定义:已知M,N都是关于x的多项式,若( , 且k不含字母),则称M是N的“平移式”,k叫做M关于N的“平移值”.例如: , , , 则称M是N的“平移式”,M关于N的“平移值”为4.(1)、若 , , 则M是N的“平移式”吗?为什么?(2)、对于常数m,n,有 , , 若M是N的“平移式”,且“平移值”为3,求m,n的值;(3)、若A,B,M都是关于x的多项式,且 , . , 且 , 试问:M是N的“平移式”吗?如果是,求出m,n的值及“平移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
10、如图1,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m,点N表示的数为n,点M到点N的距离记为 , 即 . 如图2,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a是3的相反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多项式的次数.(1)、 , , .(2)、x是数轴上任意一个有理数,则有最小值是 , 有最大值是 , 当取得最大值时相应的有理数x的取值范围是 .(3)、如图 , 点E,F,G是数轴上的三点,E点表示数是 , F点表示数是 , G点表示数是 , 点E,F,G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E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F和点G分别以每秒个单位长度和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后,若点E与点F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 点E与点G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 点F与点G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 若的值是一个定值,请求出m的值.
-
11、【教材呈现】“整体思想”是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下题是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20页的部分内容.
代数式的值为7,则代数式的值为▲ .
【阅读理解】小明在做作业时采用的方法如下:由题意得,则有 , , 所以代数式的值为5.
(1)、【方法运用】若代数式的值为15,求代数式的值.
(2)、若时,代数式的值为19,当时,求代数式的值.(3)、【拓展应用】若 , . 则的值为 .
-
12、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数分别是和 .(1)、化简:;(2)、若 , 到的距离是1个单位长度,、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求代数式的值.
-
13、已知多项式 , .(1)、若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求m,n的值;(2)、在(1)的条件下,求的值.
-
14、已知代数式 .(1)、化简;(2)、若满足等式 , 求的值.
-
15、如图,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a,宽为b,且 , 将7张纸片按图示不重叠的放在长方形内,未被覆盖的部分恰好被分割为两个长方形,面积分别为和 .(1)、当 , , 时,的值为 ;(2)、若长度保持不变,变长,将这7张小长方形纸片还按照同样的方式放在新的长方形内,当的值与的长度无关时,a、b满足的关系式是 .
-
16、设一列数 , , , …, , …中任意三个相邻的数之和都是 , 已知 , , , 那么的值是 .
-
17、若关于的多项式中不含一次项,则的值是 .
-
18、已知 , 当时,的值是 .
-
19、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6、9,两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 则等于( )A、7 B、8 C、9 D、10
-
20、用菱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2个菱形,第②个图案中有5个菱形,第③个图案中有8个菱形,第④个图案中有11个菱形,…,按此规律,则第⑩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是( )A、26 B、27 C、29 D、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