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社区为了打造“书香社区”,丰富小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计划出资500元全部用于采购A,B,C三种图书,A 种图书每本30元,B种图书每本25 元,C种图书每本20元,其中 A种图书至少买5本,最多买6本(三种图书都要买),此次采购方案共有(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 2、《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如下:“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其大意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1尺,问:木头长多少尺?可设木头长x尺,绳子长y尺,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y-x=4.5,2x-y=1 B、{x-y=4.5,2x-y=1 C、{x-y=4.5,y2-x=1 D、{y-x=4.5,x-y2=1
  • 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mx-2y=10,3x-2y=0有正整数解,则正整数m的值为(   )
    A、4或5 B、5或6 C、4或8 D、6或8
  • 4、小亮求得方程组{2x+y=2xy=12的解为{x=5y=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刚好遮住了两个数“●”和“★”,则“●”“★”表示的数分别为(   )
    A、5,2 B、-8,2 C、8,-2 D、5,4
  • 5、若x=1,y=2满足方程( ax+by-122+ay-bx+1|=0,则a,b的值为(   )
    A、a=3,b=4 B、a=-4,b=-3 C、a=2,b=5 D、a=-5,b=-2
  • 6、已知线段AB=m,CD=n,线段CD在直线AB 上运动(点A 在点 B 的左侧,点C在点D的左侧),且 m-12+6-n2=0.
    (1)、求线段AB,CD的长;
    (2)、若点 M,N 分别为线段AC,BD 的中点,BC=4,求线段MN的长;
    (3)、当CD运动到某一时刻时,点D 与点 B 重合,P是线段AB 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有下列两个结论: PA-PBPC是定值, PA+PBPC是定值,请选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该定值.
  • 7、如图,已知A,B,C,D是直线上的顺次四点,M,N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MN=6 cm,BC=3cm,则AD的长为.

  • 8、已知AB=10,C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A,B重合),M是线段 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
  • 9、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 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若AC=9 cm,CB=6 cm,求线段MN 的长度.
    (2)、若AC=a cm,BC=b cm,求线段 MN 的长度.
    (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c cm,你能求出线段MN的长度吗?请说明理由.
  • 10、在解关于x,y的方程组{ax+5y=c,4x-by=1时,甲把方程组中的a 看成了-8,得到的解为 {x=4,y=3.乙看错了方程组中的b,得到的解为 {x=-3,y=-1.
    (1)、求a,b,c的值;
    (2)、求原方程组的解;
    (3)、已知关于s,t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s+t)+5(s-t)=c,4(s+t)-b(s-t)=1,求s,t的值.
  • 11、甲、乙两名同学在解方程组{ax-by=13,cx-y=4时,甲因看错了b的符号,解得 {x=3,y=2.乙因忽略了c,解得 {x=5,y=1.试求(a-b-c)2022的值.
  • 12、马虎的小李同学在解方 程组 {y=kx+b,y=2x-1的过程中,错把b看成了8,解得此方程组的解为 {x=1,y=1,他的其他解答过程没有错.粗心的小杨同学把方程组抄成了 {y=kx+b,y=2x+1,解得此方程组的解为 {x=3,y=7,他的其他解答过程也没有错.求b的值.
  • 13、已知方程组 {ax+by=62,mx-20y=-224的解为 {x=8,y=10,由于小强看错了系数m而求得解为 {x=11,y=6,则a+b+m=.
  • 14、在解关于x, y的方程组{ax+5y=2,bx-7y=8时,小亮解出的结果为 {x=-2,y=2.老师看了小亮的解题过程后,对小亮说:“你方程组中的b抄错了,该方程组的正确结果x比y大5.”a,b的值分别为(   )
    A、4,-2 B、-4,2 C、4,2 D、-4,-2
  • 15、在解方程组{x2y=57x4y=时,小明由于粗心把系数●抄错了,得到的解是 {x=-13,y=-103,小亮把常数★抄错了,得到的解是 {x=-9,y=-16,原方程组的正确解是(   )
    A、{x=1,y=1 B、{x=-1,y=1 C、{x=1,y=-1 D、{x=1,y=2
  • 1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x+3y=8,2x-by=-3.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a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x=-2,y=-1,而乙看错了方程②中b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x=-1,y=2.若按正确的a,b的值解方程组,求原方程组的解.
  • 17、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里有这样一首诗:“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来到此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请问几客几房中?”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如果每一间客房住7人,那么有7 人无房可住;如果每一间客房住9人,那么就空出一间房.问:该店有客房多少间?有房客多少人?
  • 18、《算法统宗》中记录了“百僧分馒”问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僧小僧得几丁?”意思是:有100个馒头和100个僧人,大僧1 人吃3个馒头,小僧3人吃1个馒头,问:大僧和小僧各有几人?
  • 19、《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题的条件是“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大致意思是:有大、小两种盛米的桶,5大桶加1小桶共盛3斛米,1大桶加5小桶共盛2斛米.依据该条件,2大桶加2 小桶共盛斛米.
  • 20、《九章算术》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问题:“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译文:“今有5只雀、6只燕,分别聚集而且用衡器称之,雀聚在一起为重,燕聚在一起为轻.将1只雀、1只燕交换位置而放,衡器适平.5只雀、6只燕的总质量为1斤,问:雀、燕每只各重多少斤?”请解答上述问题.(斤为古代市制质量单位,1斤=500g)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