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b,c是常数).(1)、若 , 当时, , 求的函数表达式.(2)、当时,判断函数与轴的交点个数,并说明理由.(3)、当时,该函数图象顶点为 , 最大值与最小值差为5,求的值.
-
2、为响应“千里助力,精准扶贫”活动,某销售平台为某县农户销售农产品,平台销售农产品的总运营成本为4元/千克,在销售过程中要保证该县农户的售价不低于7元/千克,且不超过15元/千克,如图记录了某三周的销售数据,经调查分析发现,每周的农产品销售量у(千克)与售价X(元/千克)(为正整数近似满足如图规律的函数关系
(1)、试写出у与x符合的函数表达式。(2)、若要确保农产品一周的销售量不少于6500千克,问:当农产品售价定为多少时,该县农户可获得最大收入?最大收入为多少? -
3、王老师将1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并搅匀,让若干学生进行摸球试验,每次摸出一个球(有放回),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
摸球的次数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
摸到黑球的频率
0.230
0.231
0.300
0.260
0.254
0.250
(1)、根据上表数据估计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保留2位小数);(2)、估计袋中白球的个数;(3)、若小强同学有放回地连续两次摸球,用面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计算他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 -
4、如图,在Rt中,已知
(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Rt的外接圆(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2)、在(1)的条件下,写出中的劣弧。(3)、若以点为圆心作 , 当的半径满足时,点和点有且只有一个个点在内. -
5、已知二次函数y=x2+bx+c,当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当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1,则bc的值为.
-
6、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已知PA=1,PB=2,∠APB=135°,则PC=.
-
7、二次函数y=-2x2+2x+1,若0≤x≤2,则y取值范围是.
-
8、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OCD,已知∠AOB=30,则∠BOC=.

-
9、如图,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上,对称轴为真线 , 下面四个结论:① , ② , ③④当时, ,

其中错误的结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0、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
11、关于二次函数у=(x-1)2+5,不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 B、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5) C、该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5 D、当x>1时,随y的增大而增大
-
12、“石头、剪刀、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游戏,游戏规定: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若两人的手势相同,不分胜负,小明和小亮用这种方式决定“打.球”的发球权,从概率的角度思考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A、公平 B、对小明有利 C、对小亮有利 D、不能判断
-
13、【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若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 , 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
【问题情境】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 , 点B表示的数为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

【综合运用】
(1)、填空:①A、B两点间的距离 , 线段的中点C表示的数为;
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
(2)、求当t为何值时,;(3)、若点M为的中点,点N为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的长. -
14、阅读材料: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相邻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不能出现重复的数),如 , , ……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我们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例如:集合 , 集合 , 则称集合 .
根据以上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1)、根据阅读材料,下列是集合的是;(填序号)① ② ③
(2)、已知集合 , 集合其中、为有理数,如果集合 , 请直接写出 , ;(3)、已知集合 , 集合 , 如果集合 , 请求出 , 的值. -
15、对有理数、定义运算如下: .(1)、计算;(2)、求的值.
-
16、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 , 求的值.
-
17、画出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
3, , 0, ,
-
18、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0、、、1、3.15
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非正整数集合{ }
-
19、计算:(1)、(2)、
-
20、计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