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数学课上,老师讲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要求学生在数轴上描点.

    (1)、点A表示的数是面积为2的正方形边长,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在数轴(如图)上标出点A
    (2)、把一枚直径是1的硬币边缘上的一点B与数轴原点重合,让硬币沿数轴负方向无滑动滚动一周,此时点B处表示的数字是______,并在数轴(如图)上标出点B
    (3)、比较点B处表示的数字与10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
  • 2、如图,已知:ABDE,ACDF,BCEFBM+CN=EFMN

    (1)如果AB=5EM=1 , 则DM=

    (2)如果图中不规则的图形ABMDNC图上阴影,则S()SEMNF的大小关系是(填“><=”).

  • 3、关于x的分式方程a+2x+1=1无解,则a的值为
  • 4、已知:在AOB中,AOB=90°OA=OB , 直线l是经过AOB顶点O的一条直线(l不与角的两边重合),作AClBDl , 垂足分别为C、D.甲、乙两位同学给出自己的结论:

    甲:当直线l穿过AOB内部时,则DC=BDAC

    乙:当直线l在AOB外部时,则DC=BD+AC

    对于上述的两个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不正确
  • 5、在一块a公顷的稻田上插秧,如果10个人插秧,要用m天完成;如果一台插秧机工作,要比10个人插秧提前3天完成,一台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人工作效率的(  )倍.
    A、a7m B、am3 C、10mm3 D、m310m
  • 6、如图1,规定A·B=C , 按此规定图2中M处的代数式是(       )

    A、ab B、ab C、abab D、4a3b3a2b2
  • 7、如图是嘉琪同学在作业中计算a42a2的过程,作业是从第几步开始出现错误(       )

    嘉琪的作业

    a42a2

    =a242a……第一步

    =(a2)(2a)4……第二步

    =4a24……第三步

    =a2……第四步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第四步
  • 8、如图,ABCADEB=80°E=30° , 则BAC的度数是(       )

    A、80° B、60° C、70° D、30°
  • 9、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13 B、273 C、0.152314 D、±12
  • 10、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B、a2=b2 , 则a=b C、a<b , 则2a>2b D、一个数能被3整除,则也一定能被6整除
  • 11、直线l1:y=k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DC , 与反比例函数y=ax(x>0)的图象交于点A1,3B3,m

    (1)、求a的值及直线l1的解析式;
    (2)、若点P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直线AB上方一点,ABP面积为4时,求点P坐标;
    (3)、如图2,将反比例函数y=ax的图象沿直线l1翻折得到一个封闭图形(图中阴影部分),若直线l2:y=x+t与此封闭图形有交点,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t的取值范围.
  • 12、在RtABC中,BAC=90°AB=AC=2 , 点DBC所在的直线上运动,作ADE=45°ADE按逆时针方向).

    (1)、如图1 , 若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EACE

    求证:ABDDCE

    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

    (2)、如图2 , 若点DBC的延长线上运动,DE的反向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 是否存在点D , 使ADE'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写出所有点D的位置;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 13、如图,RtABC的两条直角边AB=8cmAC=6cm , 点D沿AB从A向B运动,速度是1cm/秒,同时,点E沿BC从B向C运动,速度为2cm/秒.动点E到达点C时运动终止连接DECDAE


       

    (1)、若BDEABC相似,求动点的运动时间;
    (2)、在运动过程中,当CDDE时,求动点的运动时间;
    (3)、在运动的过程中,DE能否为ABC的中位线?说明理由.
  • 14、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已知方程x2+x1=0 , 求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

    解: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 , 则y=2x , 所以x=y2

    x=y2代入已知方程,得y22+y21=0

    化简,得y2+2y4=0

    故所求方程为y2+2y4=0

    这种利用方程根的代换求新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为“换根法”.

    请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换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1)已知方程x2+x1=0 , 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相反数,则所求方程为: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倒数;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n=0有两个实数根,求一个方程 , 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平方.

  • 15、如图△ABC中,D、E是AB、AC上点,AB=7.8,AD=3,AC=6,AE=3.9,求证:△ADE与△ACB相似.

  • 16、如图,在ABC中,D,F是AB边上的三等分点,E,G是AC边上的三等分点.若DE=2 , 则BC=

  • 17、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 18、已知反比例函数y=2m+1x , 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取值范围是
  • 19、已知点Ax1,2Bx2,1Cx3,1都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上,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       )
    A、x3<x1<x2 B、x2<x1<x3 C、x1<x3<x2 D、x1<x2<x3
  • 20、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x+1=0 B、1x+x=2 C、x+2y=3 D、x2+4x+5=0
上一页 763 764 765 766 7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