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考察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数学兴趣小组从两种小麦中各随机抽取20株进行测量,测得两种小麦苗高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为s2=3.6,s2=5.8 , 则这两种小麦长势更整齐的是(填“甲”或“乙”).
  • 2、请写出一个使5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x的值:
  • 3、汽车轮胎的摩擦系数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会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发现,某款轮胎的摩擦系数μ与车速v(km/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汽车静止时,这款轮胎的摩擦系数为0.9 B、0v60时,这款轮胎的摩擦系数随车速的增大而减小 C、要使这款轮胎的摩擦系数不低于0.71,车速应不低于60km/h D、若车速从25km/h增大到60km/h , 则这款轮胎的摩擦系数减小0.04
  • 4、如图,在菱形ABCD中,B=45°,AB=6 , 点E在边BC上,连接AE,将ABE沿AE折叠,若点B 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F处,则CF的长为(   )

    A、2 B、632 C、22 D、626
  • 5、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正面分别印有甲骨文“美”“丽”“山”“河”的四张卡片如图所示,它们除正面外完全相同.把这四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则这两张卡片正面恰好是甲骨文“丽”和“山”的概率是(   )

    A、112 B、16 C、14 D、12
  • 6、化简x22x111x的结果是(   )
    A、x+1 B、x C、x1 D、x2
  • 7、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网格线的交点上,点DE分别是边BACA与网格线的交点,连接DE , 则DE的长为(   )

    A、12 B、1 C、2 D、3
  • 8、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 9、如图所示,有一个六边形零件,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该零件内角的度数,则所量内角的度数为(   )

    A、100° B、110° C、120° D、130°
  • 10、通电瞬间,导线中的电流以接近光速形成,但其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大约只有0.000074m/s , 比蜗牛爬行的速度还慢.数据“0.00007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74×104 B、7.4×104 C、7.4×105 D、74×106
  • 11、数学活动课上,小颖绘制的某立体图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立体图形是(   )

    A、 B、 C、 D、
  • 12、在学校足球比赛中,如果某班足球队进4个球记作+4个,那么该队失3个球记作(   )
    A、+3个 B、-3个 C、+4个 D、-4个
  • 13、如图1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a0)x轴于点AB , 交y轴于点CA(-1,0) , 对称轴为直线x=1 , 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PQBC交于BCQ , 点K是直线BC上的动点,连接AKPK , 当2PQ最大时,求出此时p的坐标及AK-PK的最大值;
    (3)、如图2 , 点D的坐标(0,-1) , 将该抛物线沿射线CB方向平移22个单位得新抛物线y1 , 点E为新抛物线y1上的一个动点,满足ACO+ABC+DBE=90° , 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 14、如图,在RtABC中,B=90°AB=4BC=3 , 动点M从点B出发,沿BAC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连接MBMC.N以每秒1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A方向匀速运动,至点A停止.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x(0<x<9) , 过点NNEBC于点E.MBC的面积为y1ABC的周长与NEC的周长之比为y2

    (1)、请直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y2图象,并写出函数y1的一条性质;
    (3)、结合图象,请直接写出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近似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误差不超过0.2)
  • 15、【回归教材】

    我们曾经利用折纸的办法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 , 直线MNAB , 垂足为C , 且AC=BCPMN上的任意一点.

    求证:PA=PB

    (1)、【定理证明】

    请你根据“已知”和“求证”,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2)、【定理应用】

    如图ABC中,ADBC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F , 交BC于点E , 连接AE , 若BD=DEABC的周长为20AC=9 , 求DC长;

    (3)、如图 , 矩形ABCD中,AB=12 , 点EAD上的一点,AE=6BE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 连接EFCD于点G , 若GCD的中点,求DE的长.
  • 16、如图,已知BDRtABC的角平分线,O是斜边AB上的动点,以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的O经过点D , 与OA相交于点E

    (1)、求证:ACO的切线.
    (2)、若BC=4BD=5 , 求AB的长.
  • 17、某校从九年级甲班和乙班中,各随机抽取40名同学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把1分钟跳绳完成个数用x表示,并分成了四个等级,其中Ax215B200x<215C185x<200D0x<185 ,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请你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甲班1分钟跳绳个数的扇形统计图;

    乙班1分钟跳绳个数频数分布统计表;

    分组

    A

    B

    C

    D

    频数

    2

    a

    20

    4

    乙班C组数据从高到低排列,排在最前面的8个数据分别是:199198198197197197195195

    甲班和乙班1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A等级所占百分比如下表:

    班级

    平均数

    中位数

    A等级所占百分比

    甲班

    213.5

    201

    m%

    乙班

    211.5

    b

    5%

    (1)、填空:a=b=m=
    (2)、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16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若跳绳个数大于等于200为优秀,请估计参加此次测试中1分钟跳绳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
  • 18、阅读理解材料:已知实数mn满足m2-m-1=0n2-n-1=0 , 且mn

    根据材料.nm+mn的值.

    解:由题知mn是方程x2-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m+n=1mn=-1

    nm+mn=m2+n2mn=(m+n)2-2mnmn=1+2-1=-3

    解决以下问题:

    (1)、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 , 则x1+x2= x1x2= 
    (2)、已知实数mn满足m2-3m+1=0n2-3n+1=0 , 且mn , 求1m+1n的值.
    (3)、已知实数pq满足p2=3p+22q2=1-3q , 且pq1 , 求pq+p+1q的值.
  • 19、
    (1)、计算:|3-2|+(2025+π)0+tan60°-(12)-2
    (2)、化简:a2-2a+1a+2÷(1-3a+2)
  • 20、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5 , 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5 , 它的顶点DEG分别在ABC的边上,则CD的长为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