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艺术创作中,“透视”是一种利用数学原理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方法,“灭点”是指在透视图中,原本平行的直线看起来会汇聚到一个点上.如图1,当我们站在笔直的公路上向远方看去,公路的两边虽然在现实中是平行的,但在图片中,它们看起来像是在远处相交于一个点,这个点就是“灭点”,它帮助我们感受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问题探究】:在现实中,某条公路的左右边界线互相平行.如图2,将该公路的透视图放置于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公路的左侧边界线l1经过点A(﹣8,1)和B(﹣4,3),右侧边界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y=﹣3x+6,l1l2相交于点P , 即点P为灭点.

    (1)、求左侧边界线AB的函数表达式;
    (2)、求灭点P的坐标,并判断灭点是否在区域“0≤x≤1,0≤y≤5”内;
    (3)、【迁移应用】:

    为满足艺术创作的需求,艺术家要对该画作进行调整:保持l1的位置不变,将l2向上平移c个单位长度(c>0),使得灭点的纵坐标不小于6,求c的取值范围.

  • 2、某超市以每箱25元的进价购进一批龙眼.当该龙眼的售价为40元/箱时,七月销售250箱,八、九月该龙眼十分畅销,销量持续上涨,在售价不变的基础上,九月的销量达到360箱.
    (1)、若七月份到九月份的月平均增长率都相同,求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
    (2)、十月份该超市为了减少库存,开始降价促销.经调查发现,该龙眼每箱每降价1元,月销量在九月销量的基础上增加5箱.当龙眼每箱降价多少元时,该超市十月可获利2800元?
  •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C是对角线.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O , 交边AD于点E , 交边BC于点F , 连接AFCE(要求: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标明字母).
    (2)、猜想与证明: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 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k﹣2=0有实数根.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 , 若(x1+1)(x2+1)=﹣1,求k的值.
  • 5、如图所示,等腰直角△ABC中,∠ACB=90°,O是斜边AB的中点,MBC下方一点,BM=6,CM=52 , ∠BMC=45°,则OM .

  • 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ADAB),使AB落在AD上,AE为折痕,然后将矩形纸片展开铺在一个平面上,E点不动,将BE边折起,使点B落在AE上的点G处,连接DE , 若DEEFCE=1,则AD .

  • 7、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
  • 8、已知a=3b≠0,那么abb .
  • 9、如图,Rt△ABC中,AB=4,AC=3,∠BAC=90°,DE分别为ABAC的中点,PDE上一点,且满足∠EAP=∠ABP , 则PE=(  )

    A、12 B、35 C、34 D、1
  • 10、如图,ABCDEFAFBE相交于点G , 且AG=2,GD=1,DF=5,则BCCE=(  )

    A、3:5 B、1:3 C、5:3 D、2:3
  • 11、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4cm , 3cm , 4cm , 5cm B、10cm , 16cm , 5cm , 8cm C、2cm , 4cm , 6cm , 8cm D、9cm , 8cm , 15cm , 10cm
  • 12、方程xx﹣6)=0的解是(  )
    A、x=6 B、x1=0,x2=6 C、x=﹣6 D、x1=0,x2=﹣6
  • 13、以2厘米为1个单位长度用直尺画数轴时,数轴上的点A,B,C刚好对着直尺上的刻度2,刻度8和刻度10,如图所示。设点A,B,C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的和是p,该数轴的原点为O。

    (1)、若点A所表示的数是-1,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2)、若点A,B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求p的值。
    (3)、若点C,O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求p的值。
  • 14、出租车司机小王某天上午营运都是在东西走向的某条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上午的行程是(单位:千米):

    -5,-7,+10,-12,+15,+8,+3,-15,+12,-13。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达目的地时,小王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距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若汽车耗油量为0.6升/千米,出车时,邮箱有油61升,若小王将最后一名乘客送达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问小王今天下午是否需要加油?若要加油,至少需要加多少才能返回出发地?若不用加油,请说明理由。
  • 15、某商家向农户订购了20箱苹果,以每箱25千克为标准质量装箱,超过的千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千克数用负数表示。结果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千克)

    -2.1

    -2

    -1.5

    0

    1

    1.2

    2

    箱数

    1

    2

    4

    5

    3

    4

    1

    (1)、在这20箱苹果中最重的一箱比最轻的一箱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质量比较,20箱苹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 16、若|al=5,|b|=3,且a+b<0,求a-b的值。
  • 17、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计算过程,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计算:(125)÷(31634)×(6)

    解:原式 = (125)÷2512×(6)……第一步

    (125)÷(252)……第二步

    = 10……第三步

    解答过程是否有错?若有,从第几步开始出错?原因是什么?最后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 18、计算:
    (1)、13+(5)(21)19
    (2)、(34)×(43)÷2×12
    (3)、(36)×(49+56712)
  • 19、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1.5,312 , -6,+5,并将这些数用“<”号连接。

  • 20、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的范围内。

    -8.4,22,73 ,  0.33,0,35 , -9。

    正数{    ……}

    分数{    ……}

    负整数{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