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见足下①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释】①足下:敬辞,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窘于衣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4)、【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章。依据选文回答问题。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 , 对他提出的希望是。(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②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③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④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节选自《赵威后问齐使》)
【注释】①赵威后:战国时赵惠文王妻。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立,因年幼由威后执政。②钟离:复姓。下文“叶阳”同。③不业:不使他做官以成就功业。④振:通“赈”,救济。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
(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4)、【乙】文中的画线句体现了赵威后在治理国家方面怎样的观点?【甲】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 -
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①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②而歌者,红装而蹇③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释】①鬣(liè):形容不高的麦苗。②罍(léi):举杯。③蹇(jiǎn):骑驴。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 B、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C、不可久居/高可二黍许 D、乃记之而去/见渔人,乃大惊(2)、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甲】文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同样寄情于山水,柳宗元和袁宏道分别在文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美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呜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B、悉如外人(熟悉) C、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正,正在) D、自恨不如远甚也(遗憾)(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万物得所之意/余顾而慕之 C、屋舍俨然/偶舍骑步行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 , 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
(2)、翻译句子。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4)、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沿溯阻绝
②空谷传响
③江水又东
④人迹所绝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仅限一处)虽 途 信 宿 犹 望 见 此 物
(3)、翻译下列句子。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色如人负刀牵牛。
(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这在写法上都属于描写。【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杨震举茂才①,四迁②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③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①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举茂才:推举秀才。②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③谒:进见。④遗:赠与,送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可爱者甚蕃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以上两个语段共同教给我们的道理是什么?(4)、托物言志与喻理于事,你更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请结合【甲】【乙】两文回答。 -
8、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 , 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②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③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
【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仄径:狭窄的小路。③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丝竹之乱耳
③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④良朋辄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
②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3)、“俗客不来,良朋辄至”,这句话无论从句式上看还是从表意上看都很像《陋室铭》中的“ ,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举例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 -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乙】齐有甄彬①者,有器业②。尝以一束苎③ , 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④不记录。檀越⑤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
【注释】①甄(zhēn)彬:南北朝时齐朝人。②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③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④遽(jù):匆忙。⑤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后 赎 苎 于 束 中 得 金 五 两 以 手 巾 裹 之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越过) C、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抵押) D、辄以金之半仰酬(酬金)(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②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4)、甄彬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文中事例作简要分析。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学校开展“读经典,话英雄”活动,班级准备策划本次阅读活动的展览。你作为班级的一员,一起参与布置。
(1)、小语同学为展板的“前言”撰写了文字稿,在句序安排上他有些为难,请帮他确定合理的顺序 ( )①同学们,让我们从经典名著的英雄人物中汲取成长力量,做新时代好少年。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英雄,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极富有传奇色彩。
③《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都是英雄,他们为国家民族命运浴血奋战。
④《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好汉”是草莽英雄,他们是最富有血性的人物。
⑤这些英雄人物来自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他们形象各异,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性。
⑥文学之海浩瀚无边,文学世界美不胜收。读经典文学作品,感受英雄人物风采。
A、①④③②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④③②⑤① D、⑥③④②⑤①(2)、你协助编辑审核展板的内容时,发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艾青诗选》中的诗歌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B、《红星照耀中国》的其中一个意义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西游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 D、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3)、有同学在展览中,发现下列三张即时贴,似乎有着特殊的关联。请你和他一起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毫不在乎地走在红色中国的一条街上。
街上停止一切交通,城门口的所有道路都遍布宪兵和军队的岗哨。沿路农民都被赶出了家。有些不雅观的破屋就干脆拆除,不致使人觉得难看。原来是蒋介石总司令突然光临西安府。
截然不同,令人难忘。而且总司令并没有人悬赏要他首级……但是即使西安府所采取的全部保护总司令生命的措施后来也证明是不充分的。
①“后来也证明是不充分的”一句中的“后来”具体指什么?
②围绕三张即时贴,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4)、你还被邀请参与展览的论坛发言。论坛主题:时代造英雄,英雄属于他所属的时代,但英雄的精神是永恒的。你从鲁智深、毛泽东两位人物中选择了一位为例,参与主题发言,80字左右。 -
11、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拟定主题】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
只有启程,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设计两种具体的活动形式。①
②
(3)、【口语交际】本来你要陪同宣传组负责人小川一起去印刷厂与李编辑讨论印制相册的细则,但小川生病临时不能去了。于是小川对你说:“我身体不适不能赴约,麻烦你跟李编辑说一声,实在抱歉。宣传组讨论决定使用铜版彩印,印数500份,最晚后天要全部印刷完毕。”第二天,见到李编辑,你的转述是:
(4)、【临别赠言】活动最后,请你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临别赠言,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要求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临别赠言:
-
12、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题目。(1)、宣传委员小语想创作一首诗歌激发同学们参与的热情。下面是他还未完成的诗作,请你帮他完成。
自强不息,
需志存高远,
如光之耀眼,
照亮前路;
自强不息,
需奋斗向前,
如火之热情,
燃烧不止;
自强不息,
,
,
。
(2)、组织委员小文在活动中要用一副对联来激励同学们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她不知道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请你帮她分清,并说明理由。小贴士:上下联可以根据平仄、内容等进行区分。
①断齑画粥铸就辉煌
上联:
②闻鸡起舞磨砺意志
下联:(填序号)
理由:
-
13、为了配合读书节活动,小秦同学准备在班级出一期“走进小说天地”的黑板报,请你一起参与。(1)、【活动介绍】下面是小秦要展示的小说阅读活动流程图,请你帮他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语言连贯、准确、简洁。(2)、【人物猜读】下面是板报中的《水浒传》人物猜读活动,请你根据评语,写出对应的梁山好汉的名字。
人名
评语
①
满心草莽难剃度,一生屠戮终成佛。
②
百步穿杨比李广,一绳悬柳陪宋江。
③
提斧杀人存孝义,砍旗扯诏为弟兄。
(3)、【命运新解】请仿照示例,帮小秦重新设计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示例: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最终的命运也许是穷困潦倒,饥饿而死。
备选人物:于勒 林冲刘备 杨志(任选其中一个人物)
-
14、艺术节期间,实践组开展了“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知·相关知识】同学们围绕活动主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内容,其中有一处遗漏,请你根据语境予以补充。
①小语:“老师让我们调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指什么呢?”
②小文:“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比如古遗址、石刻、壁画等。”
③小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指什么呢?”
④小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比如一些节日、传统工艺、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等。”
⑤小语:“那我知道了,比如五一劳动节就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⑥小文:“不对,我刚才说的不够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们的传统节日才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秋节、端午节。”
⑦小语:“根据你的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应该是: ”
⑧小文:“没错!关于文化遗产的内容,你现在已经完全清楚了!”
(2)、【荐·文化遗产】枣乡内黄文化底蕴丰厚博大,有着众多文化遗产,请你向大家推荐内黄县的一项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并写出推荐理由。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
推荐理由:
(3)、【提·保护建议】通过调查走访,同学们发现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非遗项目传承人日渐老去,年轻一代不愿接班,如何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
15、阅读回答问题。
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手臂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
单人旁:
字:倚、侍、俯、佩、伴①lǚ
例句:人与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相互
信任,共同成长。
人
双人旁:
字:径、徙、往、衔、②cháng徉
例句:他感到焦虑不安,不知所措,在人生的十字路口A____。
辨析:单人旁的字多与人的情感行为有关;双人旁的字多与B____有关。
人的成长之路有两条。C____。内外结合,才能真正走向自我的坚定、强大之路。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伴lǚ ②cháng徉
(2)、结合语境,为A 处选出恰当的词语( )A、伫立 B、伛偻 C、彷徨 D、往返(3)、请在 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下列选项填入C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条向内——静心和内省
②内省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③静下心来反思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④在关系中成长、蜕变,从而成为真正的自己
⑤一条向外——与人、与物、与世界的相处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①③② -
16、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北京时间8月3日,在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21岁的郑钦文,犹如一匹隐藏巨大潜____力的黑马,一路披荆斩棘,在网球女单决赛中一骑绝尘,赢得冠军,为中国队在奥运网球女单摘得历史上首枚金牌,刷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的奥运最高纪录。
郑钦文在采访中曾说:“落后时,看到台上的国旗,有股精神在支撑着我,一直很想为中国拿一块奖牌。”从她朴实而又铿锵的话语中,从她敢打敢拼的精神中,从她比赛现场每一个【甲】____、逆风翻盘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动力源泉。【乙】这其中有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有对网球的热爱与坚守。虽然是首次出征奥运,但郑钦文凭自身实力完美向世界展示出中国00后小将风彩——在非绝对强项的领yù▲中也能大放异彩,超越自我,创造历史。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潜力 ②领 yù
(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的错别字并改正。应改为
(3)、指出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屈不挠 B、视死如归 C、坚贞不屈 D、可歌可泣(4)、【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 -
17、最近,年级拟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甲】诚信,是一个人言必行、行必果,始终真实与承诺的美德。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诚信是我们行事的基本准则,它让我们不忘初心,始终坚守着那份最纯粹的①ch ū zhōng。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士之立身,忠信为本。”这些流传千年的道理____(振聋发聩/震耳欲聋),时刻提醒着我们:唯有坚守诚信,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乙】那些经典的故事,传颂着古人以诚信做人的佳话,激励着一代代人以诚信赢天下。对于背信弃义、坑蒙拐骗的行为,我们②sh ēn wù tòngjí。真正的诚信,应该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我们前行,让这个世界因诚信而更加美好与光明。
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眼夺目;【丙】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世界,甚至是中国散发出醇厚的芬芳。【丁】这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起着中流砥柱,维系着个人与社会。
诚信应当被深深地____(镌刻/雕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不二法则。让我们在诚信中沟通,彼此之间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赖,共同创造美好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chū zhōng ②shēn wù tòng jí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振聋发聩 雕刻 B、振聋发聩 镌刻 C、震耳欲聋 雕刻 D、震耳欲聋 镌刻(3)、文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一项的是( )A、【甲】诚信,是一个人言必行、行必果,始终真实与承诺的美德。 B、【乙】那些经典的故事,传颂着古人以诚信做人的佳话,激励着一代代人以诚信赢天下。 C、【丙】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世界,甚至是中国散发出醇厚的芬芳。 D、【丁】这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起着中流砥柱,维系着个人与社会。 -
18、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榜样·光彩照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拼来了国家安宁,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闻一多大骂特务,气冲斗____牛,走在示威游行队伍前头,昂首挺胸,他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太空一日áo____游,惊心动魄,他用勇气诠释了航天精神。榜样引领着我们砥砺奋进。
【榜样·温暖动人】
助人为乐的“梨花”们,用爱心帮助过路人,传承发扬了雷锋精神,充满着温暖;大字不识的长妈妈为少年鲁迅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宝书《山海经》绘本,充盈着温情;让杨绛先生深感愧怍的老王,送来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饱含真情的香油和鸡蛋,书写了感动。榜样引领着我们向善向好。
【榜样·德馨沁人】
邓稼先以身许国,鞠躬尽瘁,功勋泽人间,令人敬仰;叶圣陶以宽厚待人,躬行君子,人之师表,令人佩服;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南极探险角逐第一即使失败了,但却忠实履行为他人作证的职责,诚信风范令人折服。榜样引领着我们修身正己。读懂这些可爱的人,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1)、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气冲斗牛 ②áo游
(2)、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两个。(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线的词语。①愧怍:
②微不足道:
(4)、请从【榜样·德馨沁人】文段中找出一个与“非凡气质”结构相同的短语。(5)、下面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助人为乐的“梨花”们,用爱心帮助过路人,传承发扬了雷锋精神,充满着温暖。 B、大字不识的长妈妈为少年鲁迅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宝书《山海经》绘本,充盈着温情。 C、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南极探险角逐第一即使失败了,但却忠实履行为他人作证的职责。 D、读懂这些可爱的人,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
19、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①gèn gǔ至今,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处处彰显着我们的民族对于家的坚守,对于国的热爱——从《礼记》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到顾炎武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再到于谦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家国情怀深植于中国人心田,岁月深长,情感深邃。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胸怀家国,肩担道义,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闻一多慷慨淋漓怒斥特务,③____,声震华天;鲁迅先生展读书信至深宵,④____,关爱青年;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戈壁,②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他们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用殷红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践行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方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
(1)、根据拼音写词语。①gèn gǔ②jū gōng jìn cuì
(2)、给文段横线上③④处依次填写相应的成语。③ ④
A.气冲斗牛 B.锐不可当 C.呕心沥血 D.处心积虑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C、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D、“隐姓埋名”“热烈欢迎”“情感深邃”“听清楚”的短语类型分别是并列、偏正、主谓和动宾。 -
20、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国潮盛典”晚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这个对国货产品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刻,格力、小米、中国飞鹤等齐聚一堂,共同出席这场“国潮盛典”晚会。聚光灯下,各大国货品牌向世人展示中国国货“潮品”的风貌与实力。
近年来,国潮之风愈来愈盛,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对于国货品牌们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次考验。把握住机遇,便可如《北冥有鱼》中所说的“A____”:把握不住,便只能一落千丈。因此国货品牌们需要内省自身,葆有发展活力,以最佳姿态迎接考验。
在国潮之风盛行之下,国货品牌也更应该保持谦卑的状态,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言:B____,C____。只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将国货品牌越做越大,道路越走越宽,相信国潮就会走出国门,给世界以中国震hàn。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内省 ②震 hàn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3)、提取画线句子的主干。聚光灯下,各大国货品牌向世人展示中国国货“潮品”的风貌与实力。
(4)、阅读本文后,请你为国货品牌的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