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 1. 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诗词文中的美景无处不在,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让我们看到了游鱼活泼、潭水清澈的美好画面。
    (5)、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和担当。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巧用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为民的心愿;白居易的“”(《卖炭翁》)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的“”(《石壕吏》)通过对相别情景的描述,展现了贫苦人家在战乱中的悲惨境地,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历史悠久,民俗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民族风俗____的范围是如此之广,它可以是一场zhèn hàn人心的安塞腰鼓,也可以是令人tàn wéi guān zhǐ的佛山剪纸,又或许是令人____的英歌舞;它可能是江南水乡婉转悠扬的社戏,也可能是端午时节百舸争流的赛龙舟,抑或是灯影摇曳中____、yǎn yì悲欢离合的皮影戏……这些民俗文化或磅礴或恬静,或豪迈或细腻,它们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①zhèn hàn②tàn wéi guān zhǐ③yǎn yì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涉猎   亢奋   栩栩如生 B、涉及   亢奋   惟妙惟肖 C、涉猎   振奋   惟妙惟肖 D、涉及   振奋   栩栩如生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 B、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C、它们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还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D、它们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学校将 举办“以和为美,青春同行”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赛前准备】如果你要参加比赛,你会如何准备此次演讲比赛?请至少列出2点参赛准备。
    (2)、【情境回应】演讲结束后,小德感叹: “古人倡导‘和为贵’,但在生活中难免与他人冲 突,我们该如何处理呢?”结合主题,你会如何应对? 

二、 阅读(49分)

  • 4.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 , 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

    墨子言曰: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又曰兼相爱交相利 此圣王之道也。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 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 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墨子·兼爱》)

    【注】①相贼:相互伤害、残害。 ②以:因为,由于。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修睦/与朋友交而不 B、男有/自非亭午夜 C、女有/壮士十年 D、谋闭而不/必天下之利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3处) 

    又 曰 兼 相 爱 交 相 利 此 圣 王 之 道 也。

    (4)、《大道之行也》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所体现的社会理想,与杜甫《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抒发的济世情怀有相通之 处吗?请简要分析。 
    (5)、中国文化崇尚“和”,“和”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也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在讨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时,有同学认为只要完善法律就能实现和谐。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红色文化是塑造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旅游体验品质、引导社会价值导向的根基所在。

    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关键在于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一方面,推动红色文化时代化表达,赋能红色文旅业态创新。特别是要适应年轻群体的需求,推动活态化、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文旅场景创新,不断丰富情境体验、VR/AR互动展示等更具参与感与体验感的文旅产品供给。

    (刊载于2024.6.7,有删改)

    材料二:7月23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2024年广州红色文化宣传月主会场活动”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成功举行。在主会场活动现场,展示了2024年花城红色故事大赛优秀代表的精彩表演等活动,让广大市民朋友在追寻革命足迹、讲述英雄故事、创作红色作品的过程中,感悟花城红色文化的感召力与凝聚力。

    七月伊始,“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年花城红色故事大赛就点燃了广州,全市有3000多名中小学生踊跃参赛。通过红色故事的讲述与创作,可以激励我们的青少年更好地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与此同时,还举办了“花城红画——广州红色主题漫画展”和“广州红色主题漫画大赛”,以漫画这一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给予革命精神新的诠释,让广州红色革命文物焕发新机,并激发年轻一代的创作热情与责任担当,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注入新鲜血液。

    (刊载于2024.7.26,有删改)

    材料三:2024暑期红色旅游产品类别青少年偏好分布情况

    红色专题游

    革命老区深度游

    革命纪念馆/博物馆

    红色遗址、遗迹

    红色演艺演出

    其他

    22%

    19%

    22%

    25.6%

    10.7%

    0.7%

    材料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因此,打卡红色经典正在成为年轻人展现文化自信、表达爱国热情的新方式。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红色景点,是为了引导孩子走近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助于孩子们从小涵养家国情怀,培养艰奋斗的作风。

    现如今,不少红色旅游目的地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用新的打开方式充盈游览内容,把展陈模式、讲述方式从静态单一变为动态多样。比如,走进各革命纪念馆,在声光技术、裸眼3D技术等的加持下,参观的沉浸感更强,仿佛把人“拉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刊载于2024.8.5,有删改)

    (1)、下列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红色文化不仅是提升旅游体验品质的根基所在,而且对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广州市举办的系列活动以更加贴近年轻人的方式,给予红色文化新的诠释,让红色革命文物焕发新机。 C、暑期红色旅游中,青少年倾向于实地参观与红色专题学习活动,对红色演艺演出兴趣较低。 D、红色旅游目的地只有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才能让打卡红色经典成为年轻人展现文化自信、表达爱国热情的新方式。
    (2)、在广州文旅直播活动中,主持人请广大网友为广州红色文旅的发展建言献策。请你结合材料二、四提出三条建议。
    (3)、学习完材料,班级计划组织一次“寻觅革命踪迹,传承红色精神”的夏令营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一内容,为开营仪式拟写一段开场白。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看海的梦

    杨志坚

    ①李老收到一张汇款单。汇款人是张安。这个名字就像是一个开关,瞬间打开了李老的记忆。

    ②张安家住小山村,那里山连山,岭接岭,抬头望眼,把天空分割成不规则的多边形。村里没多少人家,这些人家像棋子一样散落在大山里。村里有一所学校,就是李老当初支教之地。张安就在那个时候成为李老的学生。

    ③学校没有宿舍,校长也是村主任,就安排李老住在张安家里。校长说,高年级孩子就三个,另外两个是女孩子,不方便。张安是男孩子,母亲去世,跟他住一起妥当些。

    ④李老在张安家里住下后不久,就发现张安是个有梦想的孩子,李老跟他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张安问:“老师,大海离我们这里远吗?”李老说:“山的那边就是海!”张安的目光越过院墙,向山的那边远眺。李老跟他读:“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张安说:“我想站在山顶看大海!”

    ⑤那时,李老就知道,张安有了关于海的梦。即便有那一座座连着的山封锁,梦的种子已悄然落入心田。

    ⑥自那以后,张安除去上课,其余时间总会钻进大山里寻药材。对于山里孩子而言,辨识药材好像就是他们天生的本领。张安把用药材换来的钱都攒起来,他要用这些钱圆自己看海的梦。

    ⑦李老工资微薄,却还是要比张安家强很多,看着那单薄瘦小的身影整日劳累,心有不忍,他想帮帮张安,又怕明着给伤了孩子自尊。所以每月发工资后都会悄悄给张安藏钱的地方放一些,不多,但却抵得上张安挖好几天药材。

    ⑧张安几乎每天会把攒的钱拿出来数数,数一次,叹一次气,然后抬头向远处望去,晚上就会睡不安稳。李老看着要强的张安,在一个月光清亮的晚上问张安:“为什么想去看海?”张安若有所思地说:“就想看一下海的辽阔,领略一下那无边无际的宽广,在我们这里,抬眼一望都是山,很逼仄!”李老思虑再三还是张口问:“那要不要我帮你?”张安坚定地说:“不用!”

    ⑨张安继续上课,挖药材,攒钱。李老继续上课,看着张安忙碌,悄悄放钱。

    暑假来临,张安又数了一次自己攒的钱,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李老也打算回家。

    ⑪临别时,校长带着好多村里人来送。李老在人群里寻找张安,发现张安躲在远处没有 上前。李老觉得孩子可能是不想离别,又没理由挽留,伤感自是难免,但李老总感觉张安不 似往常,像是做了啥亏心事。定是昨晚没睡好啊!李老笑着叹口气,也没多想,只是远远地 招招手就走了。

    ⑫回到家,李老偶然间发现自己的钱好像少了,但至于少了多少,并不清楚,大数还在, 也就不曾在意,或许是离别时买礼物算错了,也或许是火车上买东西算错了,也或许是……

    ⑬许多年里,李老仍不时想起那个有梦的孩子,不知道有没有走出大山。

    ⑭如今,李老收到的这张汇款单,钱数并不多,如果放在支教那会儿,算是一笔不小的 款项,不知道这孩子是啥意思。难道我那时偷偷放钱他是知道的?可当时似乎没放这么多啊。 再说了,张安怎么知道我家地址的呢?算了,不想了,有些事慢慢会清楚的,时间是最好的 解题师,那汇款单就先放着吧。

    ⑮没过多久的一个星期日上午,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李老开门一看,一个似曾相识的年 轻人笑着打招呼: “李老,您好!我是张安,您还记得我吗?”李老一边笑着说记得,一边 把张安让进屋。

    ⑯李老与张安聊了很多,聊到了山,聊到了海,聊到那个月夜,聊到那次离别。唏嘘感 叹,往事经年!李老忽然问起那张汇款单,张安的脸立时有些红晕,站起身向李老深深地鞠 了一躬: “老师,对不起,那钱是我在您离开前的那晚从您钱包里拿的。”话音落,身未起。

    李老愣了片刻,又立时大笑起来,起身扶了一把张安:“我知道。”张安疑惑地看了 看李老,尴尬地笑了。李老说: “那你知道我给你放钱吗?”张安狡黠地笑了笑说: “我知道。”

    ⑱李老伸出食指在空中夸张地点了点张安,摇了摇头,一老一少同时笑出声,笑声在屋 子里荡漾着,荡漾着,传出很远很远……

    (选自《福州晚报》)

    (1)、【补充情节讲故事】小说有不同的叙述视角。请结合全文,分别从“李老”和“张安”的 角度出发,用一句话将情节补充完整。

    叙述视角

    故事情节

    李老

    初到乡村,住进张安家并察觉他对海的向往→①→临别时张安躲闪回避,认为其因离别伤感→②→收到汇款单,与张安重逢笑谈过往

    张安

    生长在闭塞山村,萌发看海梦想→③→李老离别前夜偷钱,愧疚难眠,离别时躲闪回避一汇款归还李老,亲自登门

    (2)、 【分析人物品语言】小英的读书笔记中摘录了部分原文做批注,请结合全文及以下批注, 对小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摘录原文

    批注及问题

    “我”的思考

    暑假来临,张安又数了一次自己攒的钱,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十分形象生动。此时张安会涌现哪些复杂心绪?

    李老愣了片刻,又立时大笑起来,起身扶了一把张安:“我知道。”

    运用语言描写,“我知道”三个字显然意味深长,这体现出一位怎样的李老?

    (3)、【写作手法齐讨论】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离不开悬念与误会。同学们就本文 展开了写作手法的讨论。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补全以下对话。

    小语:这篇小说在开头就以“汇款单之谜”设置了悬念,瞬间引发了读者对“张安为何汇款” “二人有何过往”的强烈好奇心,它是① , 推动情节的展开。

    小文:我很赞同你的观点,它还串联起了过去与现在的双重时空。除此之外,文章还有悬念 与误会交织之处,例如,②

    小语:太妙了!所以最后师生相视而笑的瞬间,真相得以水落石出,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又十 分暖心,展现了③

    (4)、【试拟标题探主旨】经过讨论,同学们为本文重新拟定了标题《山与海》。请你结合对原文的理解,谈谈这样拟定的原因。
  • 7. 按要求完成小题。
    (1)、在名著交流会中,同学们回忆起所读名著中的部分细节,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是虎妞设计骗祥子,并非两情相悦,虎妞给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 帮助祥子实现了拥有洋车的梦想。 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报道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如毛泽东、朱德、徐海东等。 C、孙悟空因偷吃蟠桃园的人参果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经观音点化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 D、保尔·柯察金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朱赫来,受其革命思想影响,逐步走上无产阶级斗 争道路。
    (2)、下面是以“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感言】和【备选名著】。请你 任选一句感言,联系备选名著,结合具体情节,参考示例,对所选感言进行阐释。

    【阅读感言】

    【备选名著】

    A.因为他,黑暗的世界亦有微光显现

    《骆驼祥子》

    B.因为他,一段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开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因为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在日本求学期间,藤野先生对鲁迅关心有加,要求 严格:帮助他添改讲义,纠正血管图,督促鲁迅不断进步。鲁迅回国后,每当想要偷懒时, 看到藤野先生的相片,便会警醒并继续工作。藤野先生的勉励与教诲,成为鲁迅前行道路上 不竭的动力。

三、 作文(5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王选院士说: “人生就是在不断选择中前行的。”他的每一次重要抉择,无论是选择计 算数学专业,还是决定投身汉字激光照排研究,都体现了一个人的选择如何影响自己,也影 响着时代的发展。正值青春的你,或许也曾面临过重要的选择:也许是坚持一项兴趣爱好的 决定,也许是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转变,又或是某次改变自我的尝试……

    请以“那次重要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可以记叙自己的选择经历,要求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②字迹工整, 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