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知识运用运用。(20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细(xiān)     合(qì) 量(diān)     伤痕累(léi) B、(huái)     拘(nì) 荣(yīng)     手蹑脚(niè) C、(jué)       戏(xuè) 然(mù)       随声附(hè) D、异(chā)     刻(qǐng) 侦(jī)          堂大笑(hōng)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飞窜       天然气       如雷灌耳       未雨绸缪 B、熄灭       候车室       断章取义       无精打采 C、掂记       健康码       心旷神怡       如坐针毡 D、鼎盛       水笼头       吹毛求疵       取义成仁
  •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山水相映,栩栩如生 , 令人陶醉。 C、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D、听完演讲后,姜春由衷地说:“李老师的演讲抛砖引玉 , 我们受益不浅。”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注意改正并找到作文中的错别字。 B、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 5. 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使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50字)

    湖边,树和栖息在树上的鸟,都一动也不动。雨雾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光线更加阴暗了。

  •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人生如一支歌,(1);人生如一局棋,(2)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B、尔而与之                 蹴:踩踏 C、为身死而不受乡:   同“向”,先前,从前 D、妻妾之奉                    奉:奉献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行道人弗受       辍耕陇上 B、万钟于我何加       是得为大丈夫乎 C、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环而攻之不胜 D、所恶有甚死者       皆朝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的重点是在“生”与“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明自己的观点。 C、孟子在文中运用排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好地阐述文章的观点。 D、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从反面论证了“本心”赋予了人极大的力量。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通读全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寓情于景,作者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 B、“村南村北行人绝”一句写出行人绝迹,万籁无声,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 C、“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在全诗中承上启下,描写对象、诗人情感均由此过渡。 D、诗歌采用以声衬静的手法描绘了村野月光朗照的优美,表达出诗人惊喜之情。
    (2)、赏析“霜草苍仓虫切切”中“苍苍”“切切”使用的妙处
  • 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5)《过零丁洋》“”表达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冬阳猛于虎

    ①过去,人们常说冬天的太阳是无价之宝。但是,现今的冬阳却猛于虎。

    ②气象学家指出:聚集在25~40公里高空的大气臭氧层,除了受到来自太阳活动和宇宙活动的影响冲击外,其本身的浓度和分布,以及臭氧分子结构,是“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变化的”。但由于人类近百年来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整个高空大气层巨变,南北两极的臭氧空洞越来越大。据报道:1992年初,“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1992年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平流层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如果臭氧层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减少变薄,那么到2000年时全世界患皮肤癌的比例将增加26%”。所以,臭氧层衰竭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突出、最棘手的五大环境问题之一。

    ③正常情况下,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和大气层时,波长短的宇宙射线、γ射线、x射线和部分紫外线就被臭氧层一一吸收掉(达99%),而另一部分则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和水汽吸收和反射掉,到达地表的就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3种射线,即波长为290~380毫微米的紫外线、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和780毫微米以上的红外线。正因为如此,臭氧层才被世界天文科学家誉为“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而今太阳上所有的辐射能量却直接穿过电离层和地球磁层,长驱直入,射向地表,给人类带来莫大的威胁。“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浓度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最低,所以冬天的太阳易诱发肿瘤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目前“冬阳猛于虎”!

    ④天文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太阳有关。过度的紫外线侵袭,轻则使人反应迟钝,记忆力、注意力和视力均会下降,易激动、焦躁、失眠,突发感冒,促使血栓过早形成,导致早衰;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病、白血病、皮肤癌和肺癌等25种恶疾。国外有识之士说:冬季阳光中的近紫外线给人的致命打击是全面降低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并酿变成“病毒新变种”和“病毒连锁效应”!

    ⑤因此,人们要一改过去喜欢无节制晒冬阳的传统习惯,注意下面几点:

    ⑥从度量上讲,每天坚持晒太阳不少于30~60分钟,即可平衡阴阳。

    ⑦从时间上讲,上午6~10时,下午4~7时都是黄金时段;不论哪个季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C光束含量最高,应当尽量避免接触。

    ⑧从宏观概念上讲,无论太阳活动峰年或谷年,最好慎晒冬阳,并限制夜间露天活动。

    ⑨从服色选择概念上讲,最好选红色服装,次选白色,禁忌黑色。

    (1)、根据第②自然段所述,大气臭氧层的增减变化与下述哪些因素有关,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太阳活动       ②宇宙活动       ③臭氧空洞       ④季节变化

    ⑤大气浓度       ⑥天气变化       ⑦纬度变化       ⑧环境污染

    A、②③④⑤⑥⑧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⑤⑥⑦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臭氧层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其原因是臭氧层能全部吸收掉4种有害射线,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3种射线。 B、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紫外线有关,紫外线过度会导致人体受到损害。 C、臭氧层衰竭问题,已被列为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之一。 D、选择穿衣服的颜色也会对防紫外线起到一定的作用。
    (3)、本文最恰当的标题是(     )
    A、臭氧空洞危害大 B、臭氧减少令人忧 C、冬阳如今可致病 D、冬阳如今猛于虎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②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

    ③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④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⑤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⑥(A)

    ⑦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材料二)

    ①地摊经济指通过摆地摊获得生活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以前,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一直受城市有关行政部门严格监管,因其常存在影响城市市容等问题。2020年,为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示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②(B)

    ③据有关新动态,目前全国各地区针对地摊经济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规范。随着地摊经济有序发展,同时零售巨头纷纷加入,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电商巨头纷纷加入,先后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④6月2日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通路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5月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美团到店综合业务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开展“安心消费月”计划,为复工复产小店提供流量扶持,美团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了累计209个额度的优惠利率扶持贷款,外卖新开的用户还可获得一个月免息贷款。5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阿里1688将全部通过工厂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

    (材料三)

    ①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②(C)

    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无论摆摊设点还是社区环境,都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关乎市民良好体验。无论扰民现象还是交通拥堵……看似不是大事,却都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治理须下足绣花针般的功夫。当城市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让城市的“主动脉”通畅、“毛细血管”发达,各个“器官组织”都能听“脑”指挥,这样的城市显然更宜居,更有舒适度。

    ④“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近日,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⑤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B、不应让管理顾虑拖累“保民生”,事实证明,有序放开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保障就业,还有助于复工。 C、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响应政策号召,扶持地摊经济,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以及无息赊购。 D、地摊经济以其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主要经济形式。
    (2)、下列一段话,放入材料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这是清醒的。

    A、放在“材料一”(A)处 B、放在“材料二”(B)处 C、放在“材料三”(C)处
    (3)、如果你是市长,你会如何对待地摊经济,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磨刀匠进城

    肖国才

    ①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身材魁伟,嗓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

    ②“磨把菜刀多少钱呀?”

    ③“刀磨了不好用,怎么找你退钱呢?”

    ④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围观的人越聚越多。磨刀匠清清嗓子,一脸和善地拱手作揖,然后笑盈盈地对围观者说:“老少无欺,明码实价。每把刀十元。如果磨得不好,分文不收,再倒赔一把刀的钱。初来乍到,大家信不过我都正常。今天磨刀不收钱,用得好,下次给不迟。”

    ⑤话音刚落,只听人群里有人喊了声“好”,然后说要用自家的刀先来试试磨刀匠的手艺。

    ⑥围观者的目光齐刷刷地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区里那个面目清癯、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

    ⑦“磨刀真的不收钱?”老邹问。

    ⑧“当然,手艺人说话做事讲诚信,不会虚头巴脑讹人。”磨刀匠答。

    ⑨约莫十分钟后,老邹就把两把菜刀放在了磨刀匠的面前。

    ⑩磨刀匠麻利地从蜡黄色帆布包里取出四块磨刀石。他把矿泉水瓶当花洒,在一块条砖型青石上轻轻点了点,水珠均匀地洒在条石上。然后,他就着水珠把菜刀按在青石上磨起来。磨好一面后再磨另一面。刀刃上有个米粒大的缺口,他又换上一块有凹槽的青石,夹着缺口磨。最后,再用细腻的青石磨光刀口。所有程序完成后,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

    ⑪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菜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菜刀就立马摆在了磨刀匠的面前。磨刀匠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接着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他姓张,在乡下磨刀三十多年了。儿子从小到大读书的开销,都是他走村串户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考进城里当了公务员,去年有了孩子。他进城帮儿子媳妇带孙子,刚来时很别扭,城里生活过不惯。于是,张师傅跟儿子媳妇说,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顺带跟别人说说话。干干他舍不得放弃的磨刀手艺。时间久了,来磨刀的都很愿意和张师傅说上几句,听他聊这样那样的故事。

    ⑫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去小区外面买菜。只见小区门口,张师傅来得很早,正猫腰坐在一张条凳上磨菜刀。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一脸喜色,下巴颏朝地上一堆待磨的菜刀点了点,说活儿多得出乎他的意料。他还告诉我,这些活儿都是前些日子来磨刀的顾客引荐来的,够他忙一天,不知道天黑之前能不能磨完。说完,他得意地笑。

    ⑬几天后,张师傅身边又多了一位中年汉子,帮着他一起磨刀。大家见了都问,张师傅你收徒弟了?张师傅笑呵呵地道出原委:不是徒弟,而是同行。这位中年磨刀匠也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吆喝了半天,没揽到一桩活儿。他主动跑来跟张师傅搭话。张师傅宽慰他:“不急,生意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的。”可他却说:“等不起啊,一家人还等着我挣钱呢,没活儿做怎么养家糊口。”张师傅听他这么说,思忖了一下说道:“要不,你做我的活儿,做多少得多少。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出的活儿我都要仔细检查,如果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活儿就不能给你做。”中年磨刀匠先是有些诧异,继而一脸感激,连声称谢。就这样,中年磨刀匠在张师傅身边干开了。他磨一阵刀,就递给张师傅看看,听听意见,再接着磨。张师傅认真地指点着他,即便是一点点瑕疵也不放过。

    ⑭有跟张师傅熟识的老顾客,私下里悄悄地提醒道:“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可我不怕。”

    ⑮张师傅把一份看似不起眼的磨刀活儿做得风生水起,着实惠及了不少小区居民。一天,张师傅边磨刀边和顾客聊天:“再过两年,等孙子上幼儿园了,我就去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说完他把磨好的刀递给顾客。顾客接过刀,看了看,拉长了声音:“好——”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说明张师傅在城里的生活压抑且不愿意带孙子,磨刀能让他得到调节。 B、张师傅对收晚工表示“担心”,既说明他对质量要求高,也表现了他对受到大家信赖的得意。 C、面对没有揽到活儿的中年磨刀匠,张师傅安慰并且指点他磨刀,作者借此表现了人性的美好。 D、文章多用对话来表现人物和推进故事,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特点明显,给读者亲切自然之感。
    (2)、老邹在本文中有着重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①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赏析描写方法)

    ②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可我不怕。”(赏析加点词语)

    (4)、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主旨。

四、名著阅读。(6分)

  • 13.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他在省城要看贡院,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扶着他立了起来,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1)、本段文字选自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 , “他”是指书中的(人名)。
    (2)、他见到天字号和号板,为什么要一头撞死?他和范进有哪些相似之处?

五、写作。(60分)

  • 14. 班级将举行关于“飞蛾扑火精神是否可敬”的辩论赛。正方认为“飞蛾扑火精神可敬”;反方则认为“飞蛾扑火精神未必可敬”。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来进行论证。要求论据准确适切,论证合理恰当。150字左右。
  • 15.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写作。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汪国真《让我怎么感谢你》

    这首诗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也可阐述观点,还可抒发感想。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