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这篇追忆童年生活的作品,完成后面的小题。

    梦 痕 丰子恺

    ①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

    ②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做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厅屋的中间放一只大匾,匾的中央放一只大盘,盘内盛着一大堆粘土一般的米粉,和一大碗做馅用的甜甜的豆沙。大家围坐在大匾的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作一只碗的形状挟取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再用手法把圆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条绞丝花纹的脊梁来,最后在脊梁凑合的中心点上打一个红色的“寿”字印子,包子便做成。包子一圈一圈地陈列在大匾内,样子很是好看。大家一边做,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有时说谁的做得太小,谁的做得太大;有时盛称姑母的做得太玲珑,有时笑指母亲的做得像个塌饼。笑语之声,充满一堂。这是一年中难得的全家欢笑的日子。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吵闹一下子,母亲们会另做一只小包子来给我当场就吃。新鲜的米粉和新鲜的豆沙,热热地做出来,味道就是很好的。

    ③这一天我吵得厉害,母亲又外加摘一团米粉给我玩。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的最亲爱的伴侣。后来我们争执起来,他逃我追,追到排门旁边,我跌了一跤,额骨磕在排门槛上,磕了眼睛大小的一个洞,便晕迷不省。等到有知觉的时候,我已被抱在母亲手里,外科郎中正在用布条在我的头上重重叠叠地包裹。

    ④讲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我的回想中印象最清楚的人物,莫如五哥哥。而五哥哥的种种可惊可喜的行状,与我的儿童时代的欢乐,也便跟了这回想而历历地浮出到眼前来。暮春的时候,他领我到田野去偷新蚕豆。把嫩的生吃了,而用老的来做“蚕豆水龙”。其做法,用煤头纸把老蚕豆荚熏得半熟,剪去其下端,用手一捏,英里的两粒豆就从下端滑出,再将荚的顶端稍稍剪去一点,使成一个小孔。然后把豆荚放在水里,待它装满了水,以一手的指捏住其下端而取出来,再以另一手的指用力压榨豆荚,一条细长的水带便从豆荚的顶端的小孔内射出。制法精巧的,射水可达一二丈之远。他又教我用洋蜡烛的油做种种的浇造和塑造。用芋艿或番薯镌刻种种的印版,大类现今的木版画。……诸如此类的玩意儿,亦复不胜枚举。

    ⑤现在我对这些儿时的乐事久已缘远了。但在说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时,还能热烈地回忆神情活跃的五哥哥和这种兴致蓬勃的玩意儿。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只有这个疤,好像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时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录着过去的事实,一说起就可使我历历地回忆前尘。仿佛我是在儿童世界的本贯地方犯了罪,被刺配到这成人社会的“远恶军州”来的。

    ⑥这无期的流刑虽然使我永无还乡之望,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注释】❶本贯:原籍。

    (1)、梳理文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了“打送”,大家一起做米粉包子,①→“我”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再闹着吃个包子,无上欢乐→②→五哥哥带“我”偷新蚕豆,做各种有趣的玩意儿→疤痕不是缺陷,是③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作一只碗的形状,挟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

    (3)、这篇文章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都是作者成年后回忆童年生活所作,因此叙事也带有双重视角,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双重视角的体现。
    (4)、下面是对文章主旨的两种理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

    A.思乡之情,还乡之愿。  B.对童年的眷恋,对童真的向往。

  • 2、孩童的想象天马行空,饱含诗味和趣味。小花发现古诗文中也有类似的联想,她绘制了如下表格,请将下表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简笔画

    联想

    古诗文

    高挂在天空的月亮

    ,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④。(《峨眉山月歌》)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或落下

    , 若出其中。(《观沧海》)

    , 若出其里。(《观沧海》)

    , ⑨。(《次北固山下》)

    时光如流逝的河水

    , ⑪。(《〈论语〉十二章》)

    落花随风飘散

    , ⑬。(《江南逢李龟年》)

  • 3、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做一张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你打算以《朝花夕拾》中的童年鲁迅为主人公进行制作,请向小组成员说明理由。(80字左右)
  • 4、小语围绕童真童趣写了以下语段,请完成后面的小题。

    童真,是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调皮的nì笑和同妈妈捉迷藏的举动,是小时候的鲁迅在百草园里拔何首乌、采食像小珊瑚珠成的覆盆子、在人迹hǎn至的园中捕鸟,是____……童年有着纯真的梦,载满了童趣的琼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迹 hǎn

    (A. zǎn   B. cuán)成

     载(A. zài B. zǎi)满

    (2)、根据学过的课文的内容,在文段横线上再补充一句话。
  • 5、现代文阅读

    夸父逐日 袁珂

    夸父族是大神后土传下来的子孙。后土是幽冥世界幽都的统治者,权力很大。幽都在北海里面有黑鸟、黑蛇、黑豹、黑龙、黑狐,连人都是黑的,看守幽都城门的就是巨人土伯,他是大神后土的臣子。他长着老虎的头,头上有一对坚利的角,额颅上有三只眼睛,身子无比巨大。我们见了巨人土伯这种形象,就可以想见那幽都之王后土的威严是怎样的了。

    夸父族的人住在北方大荒中的一座叫作“成都载天”的山上,一个个都是身材高大的巨人,力气也极大,他们的性格既勇敢坚强,又比较和平善良,喜欢替人们打抱不平。

    他们当中,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做了这么一件叫人吃惊的事——

    这个夸父族人,有一天,看见原野上西斜的太阳,忽然发生一种奇想。

    他想道:____。

    想着,他就果然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追呀追呀,夸父在原野上奔驰,快得像一阵风,瞬息间就已经超越千里,一直把太阳追到禺谷。

    禺谷,就是虞渊,是太阳落下的地方。一团极大的红亮的火球,就在他的面前。夸父已经完全处在这片大的光明的包围中了,他欢喜地举起双手来,想把眼前这个大红球捉住。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到一种极其烦躁的口渴,是的,他简直忍受不了。这当然并不奇怪,因为他被炎热的太阳烤炙着,又奔跑了老大半天,实在疲倦极了。

    他只得暂时放弃了想要追捕的太阳,伏下身子来,去喝黄河、渭水里的水。经他这么咕嘟嘟一喝,霎时间两条大河的水都给他喝干了,可是那烦躁而难受的口渴还是没有止住。

    他再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那大泽又叫“瀚海”,在雁门山的北边,是鸟雀们孽(zī)生幼儿和更换毛羽的地方,纵横有千里宽广,这倒是一处好水泉,可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他颓然地像一座山一样地倒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这巨人的倒下而发出轰然的震响。这时,太阳正向虞渊落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涂抹在夸父的脸颊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唉——”地长叹了一声,便把手里拄的杖奋力往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到第二天早晨,当太阳又从东方升起,用他的金光来普照大地的时候,就发现昨天倒毙在原野上的夸父,已经变作一座大山,山的北边有一片绿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就是夸父抛出去的手杖变成的。

    (1)、夸父是一个巨人,这则神话故事是如何表现巨人之“巨”的?请加以概括。
    (2)、文中横线的空缺处是夸父逐日的原因,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进行补写。
    (3)、结尾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一片桃林。对这样的结尾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4)、“夸父逐日”现已成了一个成语,你认为以下哪个义项更符合神话这一文体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气魄     
    B.比喻不自量力
  • 6、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中国航天器的命名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子,如“天问”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其他的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都是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1)、探月工程中“嫦娥”“玉兔”的命名源于我国神话传说“嫦娥奔月”。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下列不属于我国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
    A、鹊桥相会 B、后羿射日 C、夸父逐日 D、女娲补天
    (2)、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蟾宫挖宝”归来,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小语十分激动,想用对联的形式向航天工作者表示祝贺与致敬。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壮举振国威,摘星揽月志高远  
    下联:____

    A、神箭射苍穹,盛世中华强国力 B、龙人圆绮梦,震古烁今韵万千 C、中国领航船,乘组三英耀宇程 D、星阙惊来客,神舟振翅探长空
  •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据说,女wā____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她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参和了水,在手里róu____团着,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东西。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wā  róu

    (2)、“莽莽榛榛”在语段中的意思是
    (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改为“”  “”改为“

    (4)、语段中多处出现了与“她”词性相同的词,请找出两个:
  • 8、南岭中学近日开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为了宣传此次活动,小北搜集了三副关于“诚信”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搭配这三副对联,要求先写上联后写下联。(填序号)

    ①拼搏刻苦,治学当以竹为师   ②世事万千,唯诚实能成大事

    ③宽以待人,无边浩海堪为镜    ④成而守信,有信大潮可作师

    ⑤诚信善良,立品毋忘松作范   ⑥人生百岁,只善良可济苍生

    第一组:⑴

    第二组:⑵

    第三组:⑶

  • 9、如果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的对联。

    从来佳茗似佳人 日高人渴漫思茶 欲把西湖比西子 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

    下联:

  • 10、白衣古镇是集聚自然美景和地理优势的风水宝地,也是一个古风浩然、文峰激荡的古镇。白衣镇历代人才辈出,尤其清代更是人文蔚起。张同学创作了一副对联赞美古镇,请你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百世翰林门楣

  • 11、小文想用一副对联表达自己参加“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的感受,下面是他拟写的上联,请你帮他补写下联。

    上联:读名著怡情悦性

    下联:

  • 12、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中的 精华 学习 经典 国学里的 继承

    上联:

    下联:

  • 13、学校进行图书馆楹联征集活动,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组成下联,完成图书馆文学名著区的对联。

    真情 人间 文学 丰富 体验 人生 家园 精神 充盈 王国

    上联:语言艺术演绎世上往事

    下联:

  • 14、鲁迅故居德寿堂有一副对联,根据上联,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

    上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下联:____

    A、注重修养务求高洁 B、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C、人到无求品性自高 D、处事不惊临危弗乱
  • 15、班主任老师为全班同学写了一副对联,表达对大家的祝福和期望,但上联需要大家补充完整,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上联:喜看今朝学子____ 
    下联:笑迎明日英才龙腾云天

    A、虎虎生威 B、虎落平阳 C、虎跃山涧 D、虎头虎脑
  • 1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让爱阅之风吹遍城市的大街小巷,让城市因阅读而更加美好 ②通过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以及对全民阅读推广的不懈努力 ③还树立起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城市标杆  ④不仅使阅读成为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和城市基因  ⑤此后,我市将继续举办更多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

    A、①④②③⑤ B、②①⑤④③ C、⑤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⑤①
  • 17、下列论述读书方法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②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③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④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⑤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⑥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A、⑥①②③⑤④ B、②④①⑤⑥③ C、⑥④①②⑤③ D、②⑤④①⑥③
  • 18、 仿写与排序
    (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撒下一片绿荫;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续写句子。

    人们漫步于文学的长廊中,感受到文学的美丽,闻到了人间最香的气息。文学是宝石,光芒璀璨,等着你去欣赏;文学是海洋,浩瀚无边,等着你去畅游;文学是细雨,滋润万物,等着你去沐浴;

    (3)、仿照示例,从夏、秋、冬中任选一个,对其进行描绘。

    春天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

  • 19、现代文阅读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节选)吴承恩

    大圣收了金箍棒,整肃衣裳,扭捏作个斯文气象,绰下大路,径至门前观看。那门里忽然走出一个老者。老者猛抬头,看见行者,吃了一惊,拄着竹杖,喝道:“你是那里来的怪人?在我这门首何干?”行者答礼道:“老施主,休怕我。我不是甚么怪人。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上西方求经者。师徒四人,适至宝方,见天气蒸热,一则不解其故,二来不知地名,特拜问指教一二。”那老者却才放心,笑云:“长老勿罪。我老汉一时眼花,不识尊颜。”行者道:“不敢。”老者又问:“令师在那条路上?”行者道:“那南首大路上立的不是!”老者教:“请来,请来。”

    行者欢喜,把手一招,三藏即同八戒、沙僧,牵白马,挑行李近前,都对老者作礼。老者请入里坐,教小的们看茶,一壁厢办饭。三藏闻言,起身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只见门外一个少年男子,推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大圣拔根毫毛,变个铜钱,问那人买糕。那人接了钱,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衣裹,热气腾腾,拿出一块糕递与行者。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是这等热。”行者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他这等热得很,你这糕粉,自何而来?”那人道:“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行者道:“铁扇仙怎的?”那人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

    行者闻言,急抽身走入里面,将糕递与三藏,道:“师父放心,且莫隔年焦着。吃了糕,我与你说。”长老接糕在手,向本宅老者道:“公公请糕。”老者道:“我家的茶饭未奉,敢吃你糕?”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熄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且不说这家子供奉唐僧加倍。却说那行者霎时径到翠云山,按住祥光,正自找寻洞口,忽然闻得丁丁之声,乃是山林内一个樵夫伐木。行者即趋步至前,又闻得他道:“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磴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①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有删改)

    【注释】①罗刹:佛教中指吃人血、人肉的恶鬼。

    (1)、下列回目与火焰山的形成有因果关联的是(   )
    A、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B、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C、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D、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2)、从不同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批注。

    ①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从修辞的角度批注)

    ②“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磴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这首诗是宋代欧阳修写的《樵者》,作者让这首诗从一位樵夫口中吟出,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结合内容,以批注的方式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

    (3)、选文中铁扇公主的称呼有很多,除了“铁扇公主”外,还有铁扇仙、罗刹女、圣贤、大力牛魔王妻等,请说说下列两个称呼的由来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物情感。
    A.铁扇仙  
    B.罗刹女
    (4)、孙悟空只要询问老者就可以知道火焰山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卖糕的少年男子出场?
    (5)、联系整部《西游记》,结合选文,谈谈你对选文所呈现的孙悟空形象的认识。
  • 20、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西游记》是一部有着宏大guī mó____的游历型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无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写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特别是号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他shén tōng____广大、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是中国古典小说中营造得最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猪八戒也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虽然有很多缺点,却也有憨厚率直、吃苦耐劳、勇敢智慧的优点,是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中缺失的汉字。

    guī mó  shén tōng广大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3)、小明想写一篇主题为“猪八戒憨厚率直、吃苦耐劳、勇敢智慧的一面”的读书小论文,下面是他挑选出的几个章回,你认为他应该选择哪些章回进行精读?

    A.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B.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C.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D.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E.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F.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小明应该精读(填字母)这些章回,跳读其他章回。因为

    (4)、在《西游记》的阅读分享活动中,不少同学纷纷用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请选择下列歇后语中的一则,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所选歇后语的理解。

    ①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②唐僧取经——一心一意

    ③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