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会即将召开,代表们肩负人民重托,精神抖擞地走进了会场。 B、绽开的花朵由绿叶烘托着,显得更鲜艳。 C、高考结束后,呼朋引伴去看场电影、理个时尚的发型是不少考生的选择。 D、为庆祝教师节,礼堂被布置得花枝招展 , 师生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期末将近,大家都庸庸碌碌 , 忙得不可开交。 B、对于自己的每一件雕塑作品,他都目空一切地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 C、中国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时速 620 千米贴地飞行,这真骇人听闻啊! D、小文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地球会毁灭,真是杞人忧天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生了一个月的病,他的脸色异常憔悴 B、他的病情翻来覆去不见好,主要原因是治疗方法选择不对。 C、自从爸爸离开后,爷爷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听说远在海外的姑姑就要回来了,他真是喜出望外
  •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片人迹罕至的沼泽,除了有几只大鸟在天空飞过,再无任何声息。 B、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C、上课过程中,他广泛引用了天文、地理、历史等资料,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终身受益。 D、放假后的校园里只有鸟儿在枝头跳跃,不时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真是人声鼎沸
  •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恩节那天,我为妈妈做了精美的点心,妈妈欣慰地笑了,我也偷偷匿笑 B、沐浴着春风,漫步在校园里,五彩缤纷的花圃、鳞次栉比的楼房、青春激扬的绿茵场,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C、当我在歧路徘徊的时候,张老师帮助我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D、城市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
  • 6、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给同学们推荐一部名著,并写出推荐理由。(100字左右)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 7、小文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两张海报(如下图),准备贴在教室墙壁上。你认为哪张海报更合适?请结合构图要素和寓意说说你的理由。
    海报一海报二
  • 8、小铭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 9、同学们打算为南宋爱国人物叶秀发拍摄人物短片。请你阅读下文,完成相关任务。

    叶秀发传[明]宋濂

    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长溪簿 , 后调安庆桐城丞。金人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 , 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先去之,与邑民何异?”修城浚濠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谋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不得近,邑赖以完。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如此。

    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遗书籍数箧,弊衣一袭,至无以为敛。

    【注释】①擢(zhuó):选拔。②授:任命。③簿(bù):古代官职名, “主簿”的简称。④浚濠(jùnháo):挖深护城河。浚,深挖。⑤亟(jí):急忙,赶快。⑥徇(xùn):示众。⑦弊:同“敝”,破旧。

    (1)、任务一·疏通疑难字词

    为更好理解文章大意,请借助表格的方法提示,为同学们解释下列加点词。

    原文语句

    方法提示

    加点词释义

    金人蕲、黄二州

    成语推断法:秋毫无

    骑兵将

    查阅词典法:①走近,逼近;②急迫,危急;③狭窄;④催促

    (填序号)

    先去之

    语境推断法

    为备御计

    课内迁移法:吾三省吾身(《〈论语〉十二章》)

    (2)、任务二·挑选拍摄内容

    同学们对叶秀发“抗击金人”的主要片段进行梳理,挑选可拍摄内容,请仿照示例补全下图。
    金人来犯→⑴→⑵→斩杀奸细→⑶

    (3)、导演打算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凸显叶秀发的形象。请从文中摘录一处侧面描写,并做分析。
    (4)、任务三·完善拍摄脚本

    请根据上下文,为脚本中的空白处补充恰当的神态和动作,并说明理由。

    家人(跪在地上,哭求):金人来犯,我们赶紧逃走吧!

    叶秀发: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

    (5)、宣传组计划在短片末尾增加诗句,下面的诗歌是否合适?请结合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节选自曹植《白马篇》)

  • 10、美好品德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小语对古诗文中的美好品德进行梳理,撰写了以下文段,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美好品德是《〈论语〉十二章》中“① , ②”表现出的对“义”的坚守;是诸葛亮《诫子书》中“③ , ④”表现出的对淡泊、宁静的追求;是谭嗣同《潼关》中“⑤ , ⑥”表现出的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的气概;是刘禹锡《秋词》(其一)中“⑦ , ⑧”表现出的昂扬奋发的精神;是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⑨ , ⑩”展现出的不以衰老自弃,一心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

  • 11、【识人】 “德”体现在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中

    在某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中,有坚守诺言,替牺牲战友尽孝36年的江苏老兵李先南;有13年5 次救火,感召身边500余名出租车司机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的吉林“好的哥”汤万春;有坚守山村38年,照亮孩子出山之路的重庆乡村教师陈申福……他们热 chén、纯 cuì,令人 pèi服。

    (1)、文段中部分汉字缺失,请根据拼音将其补充完整。

    热 chén

    纯 cuì

    pèi

    (2)、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语意未尽 D、表示引文的省略
  • 12、【明意】“德”体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中

    请从下列名言中选出不符合“爱国情怀”主题的一句 (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C、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 13、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修养,班级开展了“立德树人”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小语收集了以下有关“德”的材料,请你与她一起整理。
    【辨字】

    字义:甲骨文“德”字中的“彳”表示道路、方向;用眼睛直视的样子表示正直。金文又加上“心”。按正直的准则去想、去做,就是“德”。

    (1)、图中空缺的横线上应填的字体是 (    )
    A、草书 B、行书 C、隶书
    (2)、根据“德”的字义,可以判断“德”是(形声/象形/会意/指事)字。
  • 14、课外文言文阅读

    童子戏蝎

    管子客商丘,见逆旅童子有蓄蝎为戏者。问其 , 曰:“吾捕得,去其尾,故彼莫予毒 , 而供吾玩弄耳。索观之其器中蓄蝎十数皆甚驯。投以食则;撩之以指,骇然纷起窜。观其态,若甚畏人者然。于是童子大乐,笑呼持。客谓管子曰:“得是术也,可以御恶人矣。”

    【注释】①逆旅:旅店。②莫予毒:“莫毒予”的倒置,意为不能毒害我。③集:聚拢。④御:抵挡。

    (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索观之其器中蓄蝎十数皆甚驯
    (2)、观察图片,结合“释图”内容,解释加点的词。

    词句

    问其

    投以食则

    笑呼持

    释图

    中间是一只手,四周是运动线。表示一种手的技巧。

    两个头上有刑刀标志的奴隶在搏斗。

    上部是一个人形,下面的“口”代表洞口,整个字表示人离开居所到别处去。

    释义

    (3)、文言语言精妙,值得玩味。按要求完成下面各小题。

    ①文中画横线句是童子的话,你认为适合用哪种语气来说?请简述理由。

    ②文中“观其态”前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境推测主语应是(   )

    A.管子  B.童子  C.客人  D.仆人

    ③结合最后一句话,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 15、同学们就下面这篇散文展开了积极讨论,请你参与。

    送走三只猫(节选)南帆

    ①一只肥猫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懒洋洋地从我的记忆之中踱了出来,鼓出的肚皮隐隐地一颤一颤。

    ②这只猫叫作阿灰,一身又滑又亮的灰皮毛。想不起它是怎么来到我们家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居住在小巷一幢破旧的瓦房里,大小老少衣裳简陋,面有菜色,只有少许的荤腥短暂地漂过清苦的日子。奇怪的是,阿灰居然在这种日子的皱折里悄悄地长成了一只大肥猫。

    ③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父亲偶尔会流露出不满的神色:饭桌上的人还吃不到鱼虾,怎么又来了一只猫争食。外婆装聋作哑。阿灰分得清亲疏的脸色,它从来不会撒娇地蹭父亲的裤脚。

    ④这是一只懒猫,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或者干脆盘成一团打起了呼噜。

    ⑤午间的闷热消散之后,阿灰多半要从厨房出来蹭跶一圈,从事一些轻松的娱乐——譬如戏弄壁虎。它悠闲地坐在地板上,慢条斯理地拍打一只刚刚捕获的壁虎。壁虎弃掉了尾巴试图潜逃,阿灰对于这种诡计洞若观火。它的一个爪子按住活蹦乱跳的尾巴,另一个爪子及时地把逃出了几步的壁虎一次又一次地拨回来,有条不紊的操作让人想到炉灶前的大厨。奇怪的是,阿灰对于老鼠似乎缺乏应有的仇恨,它生平仅仅擒获一只老鼠。

    ⑥这一幢破旧瓦房的地板底下有一条大阴沟,众多老鼠穿梭往返。许多时候,老鼠在朽烂的地板破口探头探脑,然后鬼鬼祟祟地钻出地面收罗一些食品。可是,阿灰仿佛耗尽了攻击老鼠的兴致。它眯着眼坐在一缕阳光里,任由老鼠行色匆匆地窜来窜去,安详的神情如同一个窥破了世情的智者。某次,一只大老鼠竟然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目光炯炯地和它对视。这个挑衅仅仅让阿灰微微地动了动胡须,它甚至懒得站起来。阿灰似乎不屑于再与地板底下那些神情诡异的家伙交手,它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仰起头来,开始想念明亮的天空和自由自在的呼吸。某一天下午,它攀上一小段柱子,跃过一个横梁之间的空隙,转过屋檐来到了瓦顶之上。

    ⑦可是,一个难堪的结局出其不意地出现了:阿灰不知该怎么回家。返回屋檐跃过横梁之间的空隙之后,阿灰愣住了——它不敢头朝下地沿着柱子滑下来。饥肠辘辘的阿灰坐在瓦顶的边缘哀哀地叫着,长一声短一声。

    ⑧我找来一架木梯子靠到了屋檐的边缘。阿灰观察了许久,颤巍巍地伸出一条前腿试了几番又缩回去。我不耐烦地攀上梯子试图把它拎下来,阿灰竟然一侧身躲开了。父亲愤愤地表示无须理它,这种笨猫丢了也罢。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房前屋后转了几圈,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用晒衣服的长木杈挑起一个菜篮伸到屋檐上,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犹豫了一会儿,阿灰竟然慢悠悠地跨入了菜篮。它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接近十斤的体重压得菜篮一晃,外婆一个趔趄几乎扶持不住木杈。

    ⑨阿灰善于归纳,它很快形成了习惯。酒饱饭足,鼓腹而游,瓦顶上云游一番归来,阿灰就会坐到屋檐旁边千呼万唤,催促外婆备好菜篮。它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右顾盼,惬意得如同坐上了轿子的县太爷。外婆不断地咒骂着,恶狠狠地发誓这是最后一回,然而,阿灰的召唤总是让她一次又一次食言。

    ⑩我记得阿灰失踪过一回。外婆端上它的饭盆走家串户,一边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边阿灰阿灰地呼唤。这种老乞婆的形象让我们感到了脸红。可是,外婆前所未有地强硬,根本不睬我们的劝阻。几天以后,阿灰不知从什么地方溜回来了,浑身污迹,整整消瘦了一圈。它将脑袋埋在饭盆里狼吞虎咽了一阵,神情慢慢镇定了下来。外婆坐在厨房的小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抚摸阿灰背上的皮毛,嘴里喃喃地劝它不要出门,不要到布满了陷阱的危险世界四处乱窜。它眯起眼睛静静地听着,慢慢地打起了呼噜。

    ⑪阿灰大约活了十来年,外婆送走了它。多年之后,外婆也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他们在那边仍然相依为命吗?

    (1)、小语展示了简笔小漫画。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忙补全①④两处。

    ②外婆多次用菜篮营救阿灰

    ③外婆敲饭盆走家串户寻阿灰

    (2)、小文准备模仿外婆两次呼唤“阿灰阿灰”,请你从第⑧段或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猜想外婆呼唤“阿灰阿灰”的语气语调,并说明理由。

    小贴士

    语气和语调

    语气:指在某种特定思想感情的支配下朗读语句的具体声音形式。常见的有陈述、疑问、肯定、祈求、喜悦、赞扬、憎恨、悲痛、冷漠、控诉、惊惧、激动、亲切、坚定等语气。

    语调:指说话时语音的高低、快慢、升降等形成的配置和变化。它随语气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其中以语音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

    (3)、第③段和第⑧段为什么都写到父亲对阿灰的态度?请加以分析。
    (4)、作者说阿灰是“智者”“县太爷”,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第⑥段和第⑨段的内容,发表看法。
    (5)、在交流过程中,有同学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作为《猫》(郑振铎)的拓展阅读篇目,你认同吗?请借助提示,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提示:拓展阅读篇目的选用可以从内容、情感、主题等角度进行思考)(分层赋分)
  • 16、【任务二:说文解字】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几张汉字卡片,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牛”的甲骨文字形很像牛头,上方的弯折线就像一对牛角,下方的两小撇表示牛耳。

    甲骨文的“犬”,从字形上看就是一只侧向的狗,尾巴还向上卷曲着。

    豕(shǐ),本义为猪。甲骨文的“豕”字形很像一只猪,头朝上,短小的尾朝下。

    小语:“牛、犬、豕”均在六畜之列,是人类很早就开始驯养的动物。从以上汉字卡片可以推测出,这几个字都是①(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字。将“牛”“豕”与表示屋子的“宀”结合,便可组成新的汉字②、③

    小文:我发现甲骨文的“犬”字和“豕”字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这两个字的区别是④

    小花:“犬”字可用作偏旁,即“犭”。形容走兽性情的字常以“犭”为偏旁,如“猛”“⑤”等。(填一个汉字即可)

  • 17、【任务一:畅所欲言】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临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郑振铎一家不经调查就妄下断语,认定是那只难看、忧yù____的猫咬死了芙蓉鸟,狠狠地惩jiè____了它。最后猫含yuān____而死,郑振铎也因此悔恨不已。人类只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才能达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1)、上面的文字是小语在活动中发表的感想,请你根据拼音补充文段中缺失的汉字。

    忧yù  惩jiè  含yuān而死

    (2)、文段中有一句话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3)、“妄”在字典中有以下释义:①荒谬不合理。②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文段中“妄下断语”的“妄”的意思是(填序号)。由此可知“妄下断语”指
  • 18、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手抄报的最后加上颁奖词,来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之情。请结合以上文本内容和你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为白求恩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小贴士

    颁奖词撰写要点

    内容方面:概括人物事迹、彰显人物精神、表达赞美之情。

    语言表达方面:使用第二人称,做到句式整齐简洁,富有节奏感;尽可能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

  • 19、小文准备在手抄报中分享下文,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品读。

    纪念白求恩同志 朱德

    ①诺尔曼·白求恩同志逝世三周年了!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是有国际声誉的医生,是北美洲的四大名医之一。他是用他的高明的技术服务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坚强战士。西班牙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时,白求恩同志曾亲赴西班牙,为政府军服务医疗工作,在马德里、巴塞隆那组织了输血运动,由于他的努力,曾经救治了数万受伤的士兵、妇女和儿童的性命。后来,我国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他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自一九三八年春即赴山西、河北战地我军中工作,领导我军医疗工作,不幸因施行手术中毒,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晋察冀军区逝世。白求恩同志之死,使我们永怀无限痛惜和伤感,觉得这是我党、我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

    ②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③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地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在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反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应该学习。

    ④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他已五十多岁了,不顾战地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将士,他说:“(A)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越早越好。”甚至在危险的情形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他的技术高明,在我军中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他不但以这种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来执行自己的业务,并且教育了他周围一切人,从医生、护士到勤务、马夫,告诉他们“没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鼓励他们每个人“要学习独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

    ⑤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职务,他自己办学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没有夸夸其谈、言多于行的坏习气。他说:“空谈代替不了行动,话是人们发明来描写行动的,照它本来的目的去用它吧。”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满着这种明亮清透的实际主义的光辉。

    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坦白正直。他对一切伤病员、一切同志、劳动人民,表现了他无限的忠诚热爱和无条件的帮助,平等地看待他们中的任何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他也最能坦白正直,批评他们的缺点,严正地指斥工作中的毛病,帮助改正。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⑦白求恩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然而我们将永远记得白求恩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也诚如加拿大民主书报俱乐部古柏先生来函所说:“(B)加拿大的人民,因为有如此伟大光荣的子孙而感觉骄傲。”世界一切反法西斯战士,首先是共产党党员,应当学习和发扬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许多优良品质,来最后战胜法西斯主义,完成白求恩同志未了的伟大事业。

    (选自《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3日,有删改)

    (1)、文章第③至⑥段分别从①、②、③、④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2)、品味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3)、文章(A)(B)两处画横线句均引用了人物的原话,请任选一处,说说有何作用。
    (4)、夹叙夹议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特点。请以第①②段为例,具体说说本文采取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

    小语士

    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即一面叙述事件,一面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叙述的部分能充分展现具体事件,议论的部分则直接反映作者的情感态度,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丰富,更有深度。

    (5)、有同学认为把标题改为《学习白求恩同志》更符合朱德写本文的初衷。你认为“学习”与“纪念”哪个词更合适?为什么?
  • 20、小语想把以下选段放入手抄报中,请你完善。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____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又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rén____。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萃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pèi      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A.zhěn B.chén)  niān轻怕重  
    麻木不rén            pèi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病因和修改方法。
    (4)、小语在选段旁做了如下批注,请结合选段内容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批注: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这段话最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为什么要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呢?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