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作文

    “不要迷茫/不要慌张/太阳下山/还有月光/它会把人生路照亮/陪你到想去的地方”

    最近,这首《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传唱度非常高,被称为能够治愈你我的一首歌。歌词中的“月亮”代表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倘若它迟迟没有出现,我们该怎么办?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2、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张岱作文】

    西溪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 , 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余友江道闇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材料二:张岱引文】

    西溪寄彭钦之书

    (明)王樨登

    留武林十日许,未一至湖上,然遂穷西溪之舟车程并十八里,皆行山云竹霭中,衣袂尽绿。桂树大者,两人围之不尽。树下花覆地如黄金,山中人缚帚扫花售市上,每担仅当脱粟之半耳。往岁行山阴道上,大叹其佳,此行似胜。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材料三:张岱作诗】

    秋雪庵诗

    古宕西溪天下闻,辋川诗是记游文。

    庵前老荻飞秋雪,林外奇峰耸夏云。

    怪石棱层皆露骨,古梅结屈止留筋。

    溪山步步堪盘礴 , 植杖听泉到夕曛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槎桠(chá   yā):树木错杂不齐。②鹿鹿:同“碌碌”,忙碌的样子。③荻:芦花。④盘礴:这里是流连、徘徊的意思。⑤夕曛:指黄昏。

    (1)、小语对以下字词有疑惑,请你帮忙解释。

    文言语句

    方法

    解释

    词类活用法:之者谁

    ①都:

    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

    字典查阅法:①告诉,对……说。②是,说的是。③叫做,称为。④以为,认为。

    ②谓:(填序号)

    一至湖上

    课内迁移法:予求古仁人之心

    ③尝:

    然遂穷西溪之

    成语推断法:名古迹

    ④胜:

    (2)、请用“/”给【材料一】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

    (3)、联系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1)舟车程并十八里,皆行山云竹霭中,衣袂尽绿。(分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庵前老荻飞秋雪,林外奇峰耸夏云。(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

    (4)、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你认为张岱是一个有“深情”的人吗?请结合《湖心亭看雪》和上述三则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
  • 3、【材料一】

    成语做路名

    2020年7月,邯郸在东部“新区”以经典历史文化、杰出人物和成语故事对33条街巷予以命名,比如“一言九鼎街”“胡服骑射路”“脱颖而出路”等。

    《成语词典》中,和邯郸相关的成语超过1500条,邯郸是公认的“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根据2020.7.29“畅享邯郸”公众号整理)

    【材料二】

                 

    ①不论是地名还是路名,都应该兼顾历史文化内涵与市民使用的方便度。

    ②7月30日,邯郸发布了《关于对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道路进行更名的公告》,将对区域内十九条以成语命名的道路予以更名。“胡服骑射路”“青出于蓝街”等成语型路名被定性为“不易识记”。

    ③从邯郸市准备更名的这些道路来看,并非所有的路名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契合。“胡服骑射”“青出于蓝”等跟邯郸的历史文化有直接关系。但翻翻词典就知道,有些用来命名的成语和邯郸并没有什么关系,如“一鸣惊人”“春华秋实”等,刻意联系,有附会之嫌。

    ④以与当地有渊源的成语或历史典故为路名,确实能展现当地的文化内涵,但若应用不当,可能导致使用不便等问题。毕竟,道路命名的基本原则,是简单、实用。若为了追求“雅致”而失去了实用,并不妥当。

    ⑤对上述路名更名,思路之一是进行合理简化或拆分。比如,“自强不息街”,可称“自强街”,“完璧归赵路”可称“完璧路”,历史内涵没有丢失却简洁明了。“春华秋实街”可拆分为“春华街”和“秋实街”用于两条路。这样的做法,并非无先例可循。南昌有渊明路,并未叫“陶渊明路”。西安有时和路、岁丰路,出自《晋书》“时和岁丰”之典故。

    ⑥思路之二是化用诗词。这样读来朗朗上口,又能避免冗长。全国各地有不少路名,都是这样。如南京“乌衣巷”源于“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名句。济南海右路,源于“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外地人一看这类路名,可能会进一步去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本地人则会从路名中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

    ⑦思路之三是                                        

    (摘自2024.7.31《中青评论》)

    【材料三】

    全国各地有特色的大街小巷名称列举

    南京学府路上高校云集;景德镇瓷器街上遍布各色瓷器和古玩店。

    古都西安的“开元路”“未央路”,给人大唐盛世的遐想。

    合肥的“延乔路”,为的是纪念安徽英烈陈延年、陈乔年,让人不忘那个“觉醒年代”。

    杭州“馒头山路”,宁波“卖鱼路”……都藏着满满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记忆。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请你根据材料二,概括邯郸给“成语街道”更名的三点原因。
    (2)、为材料二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3)、材料二中记者为邯郸“成语街道”更名给出了“合理简化或拆分”“化用诗词”两条思路,请你结合材料三再补出一条思路并举出一例。(例子可以源于材料也可来于生活)
    (4)、结合材料中的道路命名特点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瑞安这条古街的街名又恢复为“忠义街”的原因是什么。

    【链接材料】

    瑞安忠义街街名变迁史:

    (1)最初名为“杨衙街”,明代瑞安乡贤杨景衡,告老还乡后在此建归田别墅,故得此名;

    (2)1950年更名为“忠义巷”,因这里建有忠义庙而得名。(忠义庙是为纪念瑞安最早的地方官——汉代蔡敬则而述,他为国平乱,为民除虎害);

    (3)1969年更名为“公园路”,因此地临近瑞安休闲漫步绝佳之所——湖滨公园而得名;

    (4)2016年进行改建,恢复“忠义街”的名称,将“忠义街”上的玉海楼等古建筑与新建非遗文化展示馆相联合,打造为当地特色文化街区,发展商业、旅游业。

    (根据“瑞安发布”等公众号整理)

  • 4、阅读《艾青的马车》,回答问题。

    艾青的马车

    徐刚

    ①艾青走了,26个春秋,他走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在我的思念中,他只是远行,从未消逝。

    ②在梦里,我常见到艾青,但是个背影。艾青总是和他那辆“纯金的三轮马车”在奔跑,我也紧随。梦醒时分,艾青和他的马车已不见踪影。想起了艾青《诗论》中的话:“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

    ③然后,我把黎明之前长长的一段时间,留给了回想,回溯时光,捡拾起那些少小往事。太久的往事会变得影影绰绰,如梦如幻;太美的往事会缠绵在心灵,若藤若蔓。

    ④1976年的一个冬夜,北风呼号,《人民文学》的诗歌编辑杨兆祥大哥说:“走,我带你去看艾青。”那时艾青已从新疆返京,暂住史家胡同的一个大杂院。他的手好大,好温暖,好有力。他的夫人高瑛大姐也陪伴在侧,艾青不让我叫“先生”,也不让叫“老师”,还不让叫“艾老”。他喜欢“老艾”这个称谓;“它亲切,习惯了,杨兆祥和兵团的孩子们都这么叫的。”然后是聊家常,高瑛大姐说:“艾青很少有这样的谈兴,他今晚高兴了。”告辞时,艾青坚持要一起出门,说是要上厕所,他的住处没有厕所,公共厕所在马路对面。我扶着他,他不让,只是有力地握着我的手。出门,他抬头望了一眼夜空,新月如钩,他挥手让我们走:“徐刚,你有空就来!”从此,我就成了艾青家的常客。

    ⑤当其时也,艾青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每有新作,我和杨兆祥,还有周明,总是先睹为快者。长诗如《光的赞歌》等,给《人民文学》,他们有版面;短诗则归《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除了索稿,更多的时候是聊天。其间,艾青又搬往北纬饭店暂住,离我寄居的华仁路31号只一箭之遥。那时,《光明日报》《诗刊》的社址均在附近,艾青的住处便成了一众诗人的聚集地,那是诗的聚集、语言的聚集、激情的聚集。这样的聚集又是如此纯净:只是为了看望艾青,只是因为对诗的热爱。那热烈的话语声,是“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声音。当时议论最多的是《光的赞歌》。邹荻帆说:“文学界最近流行一句话——‘艾青回来了’!”还有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道:“山野的篝火是美的/港湾的灯塔是美的……”房间里掌声响起,以茶代酒,为艾青干杯。艾青以他迷人的微笑注视着诗友们,连声道谢。

    ⑥1983年3月27日,艾青生日。高瑛大姐说:“艾青不喜欢过生日做寿,你过来吃个便饭,陪陪他就行了。”我从同事那里得知,长安街西侧有个不小的花店,于是下班后去了一趟。店里有一株海棠,两米多高,已开的花洁白热烈,未开的蓓蕾争先恐后,正等着我呐。我把钱付了,请老板把海棠移置一角,照看稳妥。次日下班后,我匆匆赶到花店,捧起花盆就往丰收胡同21号赶去。捧进艾青院门,高瑛大姐说:“徐刚排了棵大树!”艾青走过来,笑眯眯地看着海棠。因为一路奔波,还没有平静下来的海棠,花枝乱颤地面对着艾青的微笑。艾青说:“她也笑容满面。”借着这棵活生生的海棠,艾青说起了真、善、美:“首先,这海棠是真的,它不是塑料花,这是真的第一要义——展现在眼前的事物是真实的存在。其次,送这棵海棠树的人是真的,而且有真性情,为什么送给我而没有送到隔壁院呢?植物离人类生活最近,帮助最大,它是善的、美的。”艾青旧居拆迁,新居落成,又一次搬家时,院子里的花卉要送走一些,高瑛大姐后来告诉我,艾青大声喊着:“不要把徐刚送人!”

    ⑦记得那一次在丰收胡同的告别,多少有点凄凉,冷月斜照,灯影昏黄,我说:“老艾,你该休息了。”艾青把握着的手松开说:“你要常来。”我让艾青回家,他不回。“你走了我就回。”回头,艾青还在院门口站着;再回头,那影子模糊了。

    ⑧北京站的钟声敲了十下,我走在依然车水马龙的北京,我感受着我的富足,我富足是因为我的内心珍藏着艾青的三轮马车。那纯金的马车在我心里发光,我的眼前便有光,没有路灯的小巷也金碧辉煌。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文章记录了艾青与“我”交往时的一些琐碎言行。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时间阶段

    典型事例(片段)

    人物品性

    作者情感

    1976年一个冬夜

    平易近人

    尊敬与怀念

    邀“我”下次再来

    1983年3月27日

    幽默风趣


    借海棠说“真善美”

    崇尚真善美

    送“我”至影子模糊

    (2)、“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中在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看似可有可无,实则蕴藏真意。请赏析文章第④段划波浪线句的闲笔。
    (3)、文章第⑤段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诗歌爱好者们聚集艾青住所朗诵艾青诗歌的情景?
    (4)、结合上下文 ,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划横线句。

    艾青走过来,笑眯眯地看着海棠。因为一路奔波,还没有平静下来的海棠,花枝乱颤地面对艾青的微笑,艾青说:“她也笑容满面。”

    (5)、如何理解第⑧段“那纯金的马车在我心里发光,我的眼前便有光,没有路灯的小巷也金碧辉煌”的深意?
  • 5、阅读诗歌,完成表格中的任务。

    【甲】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①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②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注:作于1932年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配乐诵读】

    (1)联系写作背景,揣摩情感基调。从AB两首乐曲中选择一首作为【甲】诗的背景音乐,并说明选择理由

    A.《曙光》:音乐曲目,曲调轻盈活泼,节奏欢快。

    B.《二泉映月》:二胡名曲,全曲流露的是盲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思绪情感。

    【品味语言】

    (2)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请从诗中画线的①②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分析。

    【乙】与“水”相关的意象

    【学写诗歌】

    (3)自然中的“水”呈现出雨、雾、雪、霜、露、云、江、河、湖、海等不同状态。请选择一种“水”的状态以及其引申的意象(见【乙】图),参照示例,创作一首不超过6行的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思。

    【示例】意象选择:雨雷电

    诗歌创作:

    隆隆的雷声是你的前奏,

    闪电划过田间地头,

    雨点如豆,

    匆忙地斜织着山川锦绣。

    【名著联读】

    (4)小语认为,《水浒传》与《艾青诗选》两部作品看似毫无关联,但本质都涌动着革命者相似的激情与火热。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两部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6、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品读古诗文,我们能领略绝美的自然风光。或欣赏“野芳发而幽香,①          ”的春夏美景(②作者:          《醉翁亭记》);或沉醉于“③         , ④        ”所描绘的动静结合的月夜美景(范仲淹《岳阳楼记》);或惊叹“⑤         , ⑥         , 上下一白”的苍茫雪景(张岱《湖心亭看雪》)。

    品读诗文,我们能感受古人的情思志趣。或体悟刘禹锡“⑦         , ⑧        ”中所蕴含的新事物总会取代旧事物的哲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或体验温庭筠“⑨         , 人迹板桥霜”中异于家乡的山野情趣(《商山早行》);或感动于韩愈“⑩         , ⑪        ”的忠君报国之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品读中外现代诗歌,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精神生活。《沁园春·雪》中描写北国壮丽雪景,展示了妖ráo(1)        多娇的意境,抒发词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书写细腻的情愫;你戴着百花的冕(A.guàn   B.guān),表现了鲜妍庄严之美;《我看》在春景中回首往事,想到人生的欢乐、忧(A.qī B.qì),对于生机勃勃的自然来说,都是枉然;《海燕》将高傲飞翔的海燕与呻yín(2)        的海鸥对比,展现革命者的英勇豪情。无论是博大、深沉的情感,还是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守,都可以用诗歌的形式。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妖ráo(2)呻yín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冠(A.guàn       B.guān)          ②忧(A.qī       B.qì)

    (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补充完成①—⑪。
  • 7、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久远以来,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奔腾的黄河流入大平原仍嫌拘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秦岭山脉进入潼关再也不知道何谓平坦。

    请对“河流大野犹嫌束”进行赏析。

  • 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我僵直地躺在荒凉的乡村,没有为自己感到悲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夜将尽时,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

    铁马冰河入梦来。

    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进入我的梦境。

    前两句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赏析。

  • 9、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您问我的归期,归期实难说准,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连夜暴雨,涨满了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时将要归去,在西窗下共剪烛花,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追述今夜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0、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自古以来人们都悲叹秋天的冷清萧条,

    我言秋日胜春朝。

    而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晴空一鹤排云上,

    晴空中一只白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

    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 11、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爱哭、不再孤独、不再空想、不再胆小……请以《不再    ▲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作文;②力求写出真切的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与校名。

  • 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了,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也曾经携带许多伤兵。……他真喜欢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爱非常美丽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掳去。他追击敌人,终于把那匹马夺回。

    (1)、上文中的“他”是(填人名),该语段出自(填人名)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作品曾经易名为。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查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3分)。
    (2)、《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过“卓绝的中国精神”,它包含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强不屈的精神、牺牲奉献的精神、发展创新的精神……请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某一人物,结合他的事迹,谈谈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卓绝的中国精神”。                              
  • 13、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本报酒泉5月30日电(记者刘诗瑶王云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之后,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人民日报》(2023年5月31日)

    【材料二】①“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汉语里船又称为舟,所以能理解为遨游在神秘太空中的宇宙飞船。其次,神舟谐音“神州”,自战国时期邹衍“大九州说”以后,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一直沿用下来,取名神舟也寓意着神州大地的腾飞、中国的腾飞。

    ②这是一次别具意义的空间站之旅——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会完成“太空会师”,我们将第二次看到6名航天员太空同框的难忘画面。

    (摘自《央广网》有删减)

    【材料三】①随着我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连续驻留空间站,通常每年进行2次乘组轮换、1到2次物资补给。

    ②当前太空环境十分恶劣,而且随着人类太空活动越来越频繁,在轨道上留下了大量的碎片,它们的速度高达每秒数公里,这会让空间站面临遭受太空碎片严重撞击的风险。为了躲避可能撞上的太空碎片,空间站会通过自身动力来进行变轨。不过,这么做有时候并不能完全避免危险。国际空间站此前曾遭受过太空碎片的撞击,好在宇航员所生活的舱段没有受到影响。

    (摘自《火星科普》有删减)

    【材料四】①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飞成功,到如今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逐梦太空。神舟十六号探宇,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窗口。

    ②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并开始运营空间站,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还将迈得更远。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摘自《央广网》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会完成“太空会师”,我们将第二次看到6名航天员太空同框的难忘画面。 B、目前,中国空间站已从建设阶段转向运营阶段,未来将有大量任务和实验需要各专业领域的人才进入空间站工作。 C、为了躲避可能撞上的太空碎片,空间站会通过自身动力来进行变轨,这么做就可以完全避免危险了。 D、神舟系列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逐梦太空。
    (2)、请你为“材料一”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0字以内)
    (3)、请你参照“材料二”中“神舟”寓意,为中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的载人登月飞船命名,并陈述理由。
  •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④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⑤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⑥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提高了不少。
        ⑦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⑧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徐先生其人→①→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②→③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⑦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形象生动,请结合内容赏析。

    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骨。

    ②分析文章第③段刻画国文老师形象的用意。

    (3)、有人评价梁先生的语言幽默诙谐中又含庄重严肃,即“亦庄亦谐”,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本文结尾和链接材料所蕴含的情感有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链接材料: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节选自《藤野先生》)

  • 15、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 , 予在儋州 ,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汉族人。夷: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过:苏轼的幼子苏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②余予欣然从之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然 亦 笑 韩 退 之 钓 鱼 无 得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4)、乙文中作者两次“笑”的原因各是什么?结合甲文中的“闲”分析,这两篇文章共同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 1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歌首联叙事,交代诗人出使塞上轻车简从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但此时诗人的情绪已与开篇不同,个人失意的情绪已消散。 D、这首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意境雄浑。
    (2)、小文在默写古诗时,把“征蓬出汉塞”中的“蓬”字写成了“篷”。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帮他解释为什么要写作“蓬”。

    知识卡片

    李白《送友人》诗云:“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曹植《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诗人常以“孤蓬”“飞蓬”“飘蓬”“秋蓬”“转蓬”等意象入诗,本取“蓬草”遇风折断,飘飞无定,后以此喻指漂泊旅人。

  • 17、下面是“诗文长江”的梳理表,请根据提示,把横线处语句填写完整。

    “诗文长江”之梳理探究

    长江流域

    山水之美

    文人之言

    文人之情

    白斚

    荆门

    汉阳

    杭州

    宽阳

    山清水秀

    (白帝)悬泉瀑布, , 清荣峻茂,(郦道元《三峡》)

    热爱自然

    宏伟壮观

    (荆门) 山随平野尽, 

    ,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思归怀乡

    明丽深远

    (汉阳) 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急流猛浪

    (富阳)。(吴均(与朱元思书》)

    寄情山水

  • 18、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有一种修辞)
    (2)、请你协助主持人完成本次活动的开场白。

    著名诗人海涅曾经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如果一个人缺乏诚信,那他的一生将会蒙上永远无法拭去的污点;但当一个人拥有诚信,他的人生就会焕发出最绚丽的光彩!拥有诚信,即使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点亮一片星空;拥有诚信,;拥有诚信,

  •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76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A.摧枯拉朽 , 锐不可当;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B.鹤立鸡群,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衷①(     )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②juān(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C.入木三分。同时,我们也要铭③(     )记国耻,那D.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④jié(     )责清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再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1)、按要求填写拼音或汉字。

    ①衷   ②juān   ③铭    ④jié

    (2)、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摧枯拉朽 B、鹤立鸡群 C、入木三分 D、惨绝人寰
  • 20、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