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

    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工整,不少于 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⑦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⑧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⑨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⑩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⑪“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于紧紧地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 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班级开展“科学家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小文整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分享。

    材料一:

    2023年7月24日,中国科协、教育部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 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  行动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 献,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

    2023年8月18日,记者采访了参与“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的院士,了解  到自2002  年  12月起,活动已在全国开展科普讲座  2000  余场次。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把科普讲座比作“播种”,他说:“我们是在给孩子们播撒科学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 推动他们去探寻。”

    2024年5月14日至5月17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为广州中小学校送来43场科普盛宴。据悉,此类“院士专家校园行”已成为广州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品 牌项目,今年计划举办百场活动。

    (整理自《光明日报》《广州日报》等报刊)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记录了19世纪以前236位中国籍科学家,其学科分布情 况如下表:

    学科

    地理学

    工程

    技术

    化学

    农学

    生物学

    数学

    天文学

    物理学

    医学

    合计

    一门

    30

    21

    19

    5

    18

    12

    27

    41

    4

    59

    236

    多门

    12

    7

    18

    4

    2

    9

    10

    13

    4

    2

    81

    [注]“多门”所在一行的数字是指对两门及以上学科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人数,即除了对该门学科有贡献之外还对其他学科有贡献的科学家人数。

    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对两门及以上学科有贡献的科学家人数达到81人。 如陶弘景在医药学、化学甚至天文、地理等领域都取得较大成就,张衡的成就涉及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这说明,我国古代科学家往往 学识广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富有创新精神。

    (整理自《中国古代科学家整体状况统计研究》等)

    材料三

    “邓稼先在‘抢时间’完成人生最后一件大事——他要和于敏联名上书中央,建议 加快我国核试验进程。”……许鹿希至今记得,病床上的邓稼先手握密封的信件,对她 说:“这份建议书比你我的命都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与数学家周毓麟院士的书信来往记忆深刻——周毓麟不 仅对杜祥琬寄给他的论文内容给予非常具体的指导,还在来信中提出“另起一行的数学 公式是否该退两格”的问题。“这位比我大十几岁的老先生对我的影响很深。”杜祥琬说。

    袁隆平在写给母亲的书信《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中说:“无法想象,没有 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  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 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 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 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  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整理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优秀基因,“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兼收并蓄” 在历史上和当今时代都发挥了独特作用,是孕育科学家精神的沃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干事创业 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破解发展难题,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 成果,也孕育形成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 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整理自《党建》《人民日报》等报刊)

    (1)、小文分享了整理材料时的发现,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自《方案》印发以来,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已累计开展科普讲座2000余场次。 B、“院士专家校园行”是广州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品牌项目,已举办了百场活动。 C、表格显示,在236位科学家中,医学方面做出贡献的人数最多,天文学次之。 D、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母亲坚持亲自对袁隆平进行系统深入的现代教育。
    (2)、小文分享了对“科学家精神”的研究,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在病床上“抢时间”完成建议书,体现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 B、周毓麟非常具体地指导杜祥琬的论文,体现了敢为人先、团结协作的精神。 C、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形成的。 D、党中央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是孕育形成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
    (3)、小文分析了四则材料的内容和作用,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相关消息,反映科学家精神已深入人心。 B、材料二呈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学科分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科学家学识广博。 C、材料三叙述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其中生动的细节感染和激励着我们。 D、材料四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成因和内涵,激发我们传承和践行科学家精神。
    (4)、科学家精神内涵丰富。请任选两种,结合材料中的科学家事例,谈谈你将如何在 学习生活中具体践行科学家精神。
  •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判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用的修辞手法。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

    (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为    雨麦于岐山 B、或长烟一空  凿池其南 C、居庙堂之高则忧君  真无马耶 D、为休息之所  不物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官吏相与庆于庭。

    (3)、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直抒胸臆,既表现了作者以“古仁人”自比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又含蓄委婉地给友人滕子京以勉励。 B、甲乙两文中亭和楼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文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甲文的第③④段分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以后所产生的或悲或喜之情。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4)、读了甲乙两文,你从范仲淹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 6、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系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⑤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诗句

    批注

    《黄鹤楼》

    崔颢

    远眺江洲,草木茂盛。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花初放,芳草才生。

    《望岳》

    杜甫

    奇秀东岳,明暗分隔。

  • 7、班级开展“我与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下面是活动计划表,请你补充设计空缺的活动形式。

    活动环节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介绍人工智能

    编排一期黑板报

    宣传普及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评价人工智能

    呈现同学们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

    运用人工智能

    进行一场人机写作赛

    引导同学们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2)、任务二:黑板报主题是“人工智能的自述”,打算将以下内容分为两个栏目。同学拟写了其中一个栏目标题“神通广大的管家”,请你拟写另一个栏目标题。

    我是你的贴心管家,我会为你准备奶茶,给你讲笑话,还会帮你思考……我是不是特别神通广大?事实上,我只是一个程序。我最爱的就是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根据指令为人类服务。

    (3)、任务三:人机写作赛前,同学小文得意地说:“人工智能肯定赢!我的作文都是它写的。”请你对小文用人工智能代写作文的行为加以劝说。
  • 8、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家庭情感都市剧《都挺好》一播出,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剧中贴近生活冲突的如重男轻女、妈宝男、养老问题、理财诈骗等情节,对观众既熟悉又倍感真实。 C、“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时隔千年,我们依然会被文天祥誓死报国、忠贞不渝的气节所震撼。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 9、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近段时间的复习,刘渊的英语水平上升到年级第一名,真是骇人听闻 B、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C、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D、这次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 10、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漂逸  勃发  羡慕  原弛蜡象 B、流璃  腐烂  谐奏  言不及意 C、妄想  秘诀  天骄  附庸风雅 D、恪守  游戈  灰尽  抽丝剥茧
  • 1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ráo )    旁(wù)      涌(xiōng)      占鹊巢(jiū) B、(miǎn)    忸(ní)     劫(luè)        成吉思(hán) C、婷(pīng)    偻(gōu)      见(pié)       揉造作(jiǎo) D、(yè)      言(zhēn)      亵(dú)        自惭形(suì)
  • 12、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邂逅,思想会丰满深邃;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幕幕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 篇文章。

    要求:①字迹工整;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地名、校名、人名。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①近10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主要技术路线的人工智能(AI),从判别(如图像、文字、语音识别等)到生成(如文本、图像、视频、程序等)接连取得突破。AI技术不断迭代升级。2022年11月,美国OpenAI公司推出ChatGPT,以更大规模的模型实现了更强的内容生成(AIGC)功能。2024年2月,OpenAI公司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从只能理解单一形式信息(比如文字、图片、音频等)的单模态,迈向可以同时理解多种形式信息(比如图片和文字)的多模态。2025年1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新模型DeepSeek—R1,凭借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潜力引发全球瞩目。这不仅是因为该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表现卓越,更为重要的是其在训练方法上实现了创新,成功降低了同类产品对算力资源的大量需求,显著降低了使用成本。

    ②人工智能从方方面面渗透进大众生活。从手机应用、智能音箱等智能助手,到智能网联车和智能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再到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智能体以及更多的AI原生产品和服务,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工智能,从深度学习到全面赋能》,有删改)

    材料二:

    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是各国政策、基础研究、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这场全球竞赛中,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

     

    材料三:

    ①网友55:人工智能在工作生活中高效应用,面试官、作家、设计师就要失业了吗?

    ②ChatGPT:____

    ③例如,面试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评估候选人,但最终决策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力和经验。作家和设计师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他们更快地生成一些内容,但他们仍然需要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创意制胜,人工智能虽然通过模仿人类既有的艺术实践,在某些领域取得明显突破,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缺少对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知,在创意方面还处于跟随模仿的初级阶段。

    ④因此,我们不应该担心人工智能会使一些职业失业,而应该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摘自《央视新闻》)

    材料四:

    ①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影片。《哪吒2》的成功,也得益于AI技术的加持。

    ②在《哪吒2》的制作过程中,AI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AI好似“隐形导演”,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数据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1》)的影评数据,辅助调整剧情节奏,实现了“数据+创意”的完美融合。在特效制作上,全片1900个特效镜头中,AI技术覆盖率达60%以上。比如“万鳞甲”的生成、流体特效的制作,AI不仅大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够实时生成特效预览。在宣发方面,片方与猫眼、灯塔合作搭建“票房预测模型”,借助AI动态调整排片时段。AI还主导衍生品开发,成功预测出爆款产品。

    (摘自《人民日报》)

    (1)、作为一名对科技感兴趣的中学生,你正在筹备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校园演讲,以下是你搜集到的素材,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2025年1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新模型DeepSeek—R1,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表现卓越,还创新了训练方法,降低了使用成本,这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 B、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时,使用AI分析数据、辅助剧情、制作特效等,这表明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C、目前人工智能仅能在图像、文字识别等判别领域发挥作用,无法实现内容生成和多模态发展。 D、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从判别到生成,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从专用到通用,应用边界持续拓展。
    (2)、学校科技社团准备组织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你负责制作宣传海报,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列出三条写在海报上。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请你写出ChatGPT的回答。

    网友55:人工智能在工作生活中高效应用,面试官、作家、设计师就要失业了吗?

    ChatGPT:

    (4)、学校举行“人工智能向未来”知识竞赛,请你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人工智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 14、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郭伋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 , 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 须期乃入。其为人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有删改)

    【注】①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开始去下属处巡视时。②西河美稷:地名。③野亭:野外的亭子。

    (1)、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   ②太丘   ③元方入门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解释【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及事   ②其为人

    (4)、请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对 曰 闻 使 君 到 喜 故 来 奉 迎。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 ,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而【乙】文选取的是:
  • 15、 下面是班级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关于交友的名言名句,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

    材料一:

    匹夫(平民,一般人)不可以不慎取友。

    材料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材料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走邪门歪道)、友善柔(谄媚奉迎)、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州的秋,有如微风般的温柔,没有冬天那样____duō duō bī rén。秋天的三角梅,换上了烟霞般的红。这一片片叶子红得热烈,红得____,像把终年____zhù xù的红色全拿出来了,____地向秋风____mài nong风姿。秋风吹起,这一把把红色的小扇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红色流动起来,真是____。风停了,夕阳染红了天空。沐浴在烈日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duō duō bī rén  ②zhù xù  ③mài nong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灿烂 花团锦簇 琳琅满目 B、浪漫 花枝招展 琳琅满目 C、浪漫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D、灿烂 花枝招展 美不胜收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秋风沐浴在烈日里,显得灵动而又绚丽。 B、秋风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C、三角梅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D、三角梅沐浴在烈日里,显得灵动而又绚丽。
  • 17、名句名篇默写

    古诗文园地丰富多彩,《观沧海》一诗中“① , ②”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③ , ④。王湾《次北固山下》中,⑤ , ⑥”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⑦ , ⑧。年老病衰的杜甫在江南与故人重逢,“正是江南好风景,⑨”,尽显深沉的悲哀与感慨;秋去冬来,一片银装素裹,谢道韫吟咏⑩“”,贴切传神,新颖入妙,意境优美,才气逼人……

  • 18、我们内心常常有两个声音:一个响亮而理性,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要努力、要合群、要坚强;另一个却微弱而柔软,轻轻说着“我累了”“我不喜欢”“我其实很害怕”..那个被我们习惯性忽略的“小声音”,也许是一次未说出口的拒绝,一段藏在心底的热爱,一种说不出口的孤独,或是对某个决定隐隐的不安。它不一定动听,但往往真实。

    请以《那个被我忽略的“小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讲述一次你曾忽视、压抑,或最终听见并回应内心声音的经历;

    ②细节真实,心理描写细腻,体现内心的矛盾与成长;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个人信息。

  • 19、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片段一】

    ……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片段二】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

    “……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鲁达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片段三】

    天色微明,只见鲁提辖大踏步走入店来,高声叫道:“店小二,那里是金老歇处?”金老开了房门请坐。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二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鲁提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鲁达大怒..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将起来,一道烟走了。金老父子两个,忙忙离了店中。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片段四】

    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罢,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里,睁眼看着郑屠说道:“洒家特的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賊,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眠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睦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鋪的,红的、黒的、锋的,都滚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人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明县鲁提轴拳打镇关西》)

    (1)、以下各项说法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节选自《水浒传》,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 B、片段一中,“洒家”“腌臜泼才”等市井俚语的运用,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强化了鲁达粗豪直率的形象。这种口语化表达符合《水浒传》白话小说的特点,又体现说书艺术的底色。 C、片段三中,鲁达“大踏步”而来“高声”说话,说明为人粗鲁,不负其“黑旋风”的称号。 D、片段四中,划线句通过三个精妙绝伦的比喻,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鲁达三拳下去郑屠户的惨状,写得“有声有色有味”,运笔神奇,令人叹服。
    (2)、容与堂评价鲁达:“仁人,智人,勇人”。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节选内容和本书其他情节,分析说明。
  •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以进士解褐 , 为广德军司理,日抱具狱 , 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临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论,编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

    公服中,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 , 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圆顾何时而居乎?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公:指范仲淹。②解褐:入仕为官。③具狱:已经结案的案件。④鬻(yù):卖,出售。⑤立仗:设立仪仗。⑥帅:同“率”,率领。⑦第:住宅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查阅词典法】“临”有“对着”“来到”“居高面下”“模仿”等义项,“守或怒临之”中的“临”应为“居高面下”之意。 B、【课内迁移法】“而荐斯人乎”中的“斯”,和“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斯”意思相同。 C、【语境分析法】“公知范仲淹,舍不荐”和“受明公误知”中的两个“知”都是知己的意思。 D、【成语关联法】“贫止一马”中的“止”,和成语“学无止境”中的“止”意思相同。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B、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C、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D、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大意。

    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

    (4)、范仲淹在《灵乌赋》中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这种凛然风骨?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