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华为人的高收入津津乐道地谈论,却很少看得到他们承受的压力,有市场的压力,还有机器给的压力。(将“市场的压力”和“机器给的压力”对调) B、在亲子共读的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不是经济条件差买不起书,也不是知道如何去选书。(在“知道”前面加上“不”) C、家长不要强烈谴责话多的孩子,因为这很有可能抹杀孩子的“说话”天赋,说不定以后就是出色的主持人、记者、主播之类的。(在“说不定”后面加上“这样的孩子”) D、KELT-9b 是人类在宇宙中发现的迄今为止最为炽热的气体巨行星。(将“迄今为止”调至“人类”前面)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们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了反语,对“清国留学生”进行辛辣讽刺) B、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C、那些即将亲眼见到托尔斯泰本人的人,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这是对拜访者的心理描写,意在突出托尔斯泰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 D、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息。(因受阻而中断)
-
3、阅读
这个学期,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lǐng lǜè了解放军锐不可当,jī kuì敌人的气势;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吕伟跳台入水悄然不惊技艺,仿佛听到观众震耳欲聋的欢呼;学习《藤野先生》,我们明白了鲁迅为国民党醒鲜精竭虑,让那些“正人君子”无处遁形;朗读《美丽的颜色》,我们看到那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在夜的黑暗中时,居里夫妇对科学chì rè的情感。
今天,少年的我们,请不要蒙昧A____不要胆怯,要埋头苦学,要瞭望远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参与竞赛,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学做家务……留心学习,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这样的课堂丰富多彩,能学到校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能使知识得到深化,潜能得到开发……
请你以《生活处处是课堂》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600字左右: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5、校文学社开展《朝花夕拾》主题阅读分享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一:在活动中,小丁同学制作了一张表格,尚有一些地方没有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情
童年
①
买《山海经》送我。
尊敬和感激
少年
父亲
②
爱与忏悔
青年
③
帮我改讲义、改解剖图
④
(2)、活动二:小语将分享主题定为“童年的‘趣’与‘憾’”与“情感的‘敬’与‘愧’”,并针对主题进行了篇目分类,请你选择一个主题,阐述这样分类的理由。童年的“趣”与“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情感的“敬”与“愧”:《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
6、回读《江南逢李龟年》,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闲。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吟诵完这首诗,你觉得诗歌最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使怒曰:“非人感!与人期行,相妄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你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②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③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④、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⑤。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①候:看望,问候。②绥:安抚。③邺(yè):古都邑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⑤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贤 家 君 在 太丘 远近称之何所 履行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期日中 吾日三省吾身 B、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C、久而益敬 人不知而不愠 D、弱者抚之以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太丘的朋友性格急躁、言而无信,但是知错能改。 B、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元方这一人物形象。 C、乙文载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故意出难题来为难陈元方。 D、两文都使用敬称或谦称。“尊君”是谦称,“孤”是敬称。(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5)、甲文中,元方从哪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父亲友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6)、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中的元方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暖的依靠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蹬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被男人的目光定住。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③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⑧我和他依然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内心却无法交融。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第2 页 共 4 页
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觀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被好披子,我倒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老师让学生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我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突然有种感动的感觉,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
⑩随着年龄潮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⑪记得那一年我十二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⑫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⑬父亲穿梭在波浪般的花丛中,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坠落峭壁,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上来,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他的肩头,大声哭泣。
⑭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穹穹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永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⑮父亲喜欢读书,他常边翻书边诵读.
⑯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⑰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婆!”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狠命地撞了一下。
⑱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有删改)
七年级语文(A卷)
(1)、本文围绕父亲和“我”写了哪几件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时间
“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情
5岁时
①父亲探亲同家,妈妈让“我”喊爸爸,“我”挣脱跑回屋
8岁时
②
10岁时
③
12岁时
④“我”在山上不慎坠落峭壁,父亲救了“我”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品味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第⑪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请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9、阅读《细雨如丝锦城春》,回答问题。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公元761年,诗人杜甫在成都与一场春雨不期而遇,挥笔,写下子这首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当时,杜甫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与当地的农民一同劳作,种菜养花,闲适惬意。全诗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工笔细描,曲折有致,诗人爱雨的满心欢喜,跃然纸上。
的声音,就能感知春雨的节奏,成都的春雨,是极柔的,柔得像将蓝饱了墨的毛笔在宣纸上轻②成都的春雨,多在夜里到来。清晨起来,隔着窗户听见枝叶间发出春蚕咀嚼般“沙沙沙”轻晕出来的一般。
③春日的雨,笼盖住湖边的花花草草,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让这些绿意在雨中更加青翠欲滴。树树海棠,枝枝红梅,在雨中绽开或红或粉的笑颜,细雨滋润后的锦官城,穿越千年光阴而来,将春到来时的讯息写在枝头,写在湖畔,写在人们心里,
④邀上三五好友,在湖畔寻一茶楼坐下,梨花枝头白,树下盖碗绿,真乃人生一大惬意之事。春雨悠悠,雨声悦耳,远处鹭雁飞掠,鸳鸯戏水,一壶清甜的暖茶入胃,即便是不懂诗的人,也会一不留神便滑入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的意境中去。
⑤在成都赏雨,还有一种方式,是闻。
⑥推窗听春雨,移步闻花香。沿着成都温江的江安河滨,是由蜿蜒的林子和草坪铺开的画卷。你会遇见海棠、红梅、翠柳,也会遇见薄雾中成群的白鹭和三两的黄鹂,有时还会遇见戴着斗笠垂钓的老人,古人反复吟唱的一幕幕情景,此刻就在眼前舒展开来。
⑦几场春雨过后,春阳便灿烂起来。无须远行,沿锦江溯河而上,一个接一个的花木园子早已蓄满了春色.无须进到园中,在花影横斜的绿道上,便可看到招展过墙的花枝.这时你会发现,浩浩荡荡的春天早已将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包裹得严严实实,行走其间,衣袂带香,惬意无比。
⑧无论是垂丝海棠、樱花、红叶李、玉兰,还是黄花风铃木,全都大大方方地绽放开来。不仅是主题赏花基地、公园、小区,就连街头路旁也将变成花海。一朵朵、一丛丛带露的花,与镌刻在记忆中的诗句遥相呼应,带你穿过绵延的时光。她们娇羞、妖媚、奔放,因这春雨,添了无限情趣,说她们姹紫嫣红也好,说她们千姿百态也罢,终归是“千朵万朵压枝低”“二十里中香不断”。
⑨时空越千年,春雨催好诗,成都的春雨滋养了万物,也滋养了心田。叫人心里萌动着无限喜悦、生机和活力。
(1)、阅读文章第①~③段,说说作者笔下的成都的春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3)、朗读可以再现画面,传情达意。仿照示例,给第⑥段画线句做朗读设计。
示例:春日的雨,笼盖住湖边的花花草草,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让这些绿意在雨中更加青翠欲滴。
朗读设计:朗读时重音落在“笼盖住”“温情”上,放低声音,放缓语速,读出春雨对花草们的轻柔呵护。(4)、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说雨是“使人爱恋的”,本文作者说雨“叫人心里萌动着无限喜悦、生机和活力”,请你结合两篇散文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他们为什么钟情于“雨”。 -
10、 默写。(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 。(2)、《<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 。(3)、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诗句是: , 。(4)、《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 ,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奇句是: , 。
-
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结识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班级准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明而有感召力的标语。(2)、如果由你筹划本次活动,你准备设计哪些项目?依照示例,补充完整。
项目一:心情驿站,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项目二:云开见日,
项目三:真情碰撞,
(3)、李明向你倾诉,说自己和最好的朋友张强因为误会而吵架了,现在谁也不理谁,你听后会怎样劝说李明,帮助他挽回友谊? -
1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均出自《世说新语》。 C、《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13、下面是小语回顾课文的一段文字,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完成各小题。
回忆美好的过去,有许多的感动:莫怀戚回忆和母亲散步时走大路还是小路发生了分歧,可怎么选择取诀于自己,最终选择了有爱有情的方式;鲁迅难忘百草园,童年的他到泥墙根玩耍时,偶然发现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很是喜爱;于?怀念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在她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她课外阅读的兴趣;海伦·凯勒回忆老师莎莉文的爱给曾经茫然无错的她带来了光明……时光知味,美好永存。
(1)、请确认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读音。(只填序号)攒(A. zān B. cuán)成
雕镂(A. lòu B. lóu)(2)、这段文字中有错别字,请改正。取诀 茫然无错
-
14、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挑战无处不在。从大处谈,探索星辰大海是挑战,破解科学键题是挑战,打破认识偏见也是挑战;从小处说,无论你想要在赛场上超越他人,还是在学习中克服惰性,也都是挑战。
(1)请以“把挑战写进青春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什么挑战,又是如何面对挑战的。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你对挑战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5、阅读《艾青诗选》有关的内容,回答问题。(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 ,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思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
-
1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题。
重生的月季花
明前茶
①那天,我提着水果和饭盒,去养老院看望逐渐失智的父亲。一进门,平时走路都需要擦扶的父亲,竟顾悠悠地站起来,拉着我的手,要带我去后院。
②一刻后院,我就闻见新鲜土壤的湿润味道,原本空荡荡的花坛里,翻了土,种上了一些经过矮化处理的月季花,红的、粉的、黄的、橙的、白的,还有各种镶边的、混色的⋯⋯虽然月季的朵形远没有五月份的硕大,有些植株还被虫子喷去了半边,但另外一半依旧顽强地、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并且还在不断冒出新的花蕾。
③为了看花,老人们有的摇着轮椅,有的推着助行车,纷纷从房间里出来了。父亲也一改愈届苦脸的模样,脸上有了兴致与光辉,他一步一蹭地从小房间里出来,穿过走房,一直走到后院里。养老院的吴院长欣慰地说:“为了看花,你爸这几天走得轻底都理掉了一层。我们的理疗师苦口婆心动员他们多做运动,恐怕都起不了这几朵花那么大的作用。”
④我很好奇这几十株花是哪儿来的,因为养老院压根没有钱搞绿化,吴院长虽然前几年把后院堆放杂物的棚屋改建成了花圃,但好久都没有筹集到裁花、裁树的经费。
⑤关院长揭开了谜底:“张嫂送来的呀!那个在我这里应聘护理员不成,就在大厅里当点痛哭的累高个儿,你还记得吗?”
⑥我当然记得,四年前,性情如火的保瘦急着要为一对双胞胎女儿等集大学学费。见关院长不肯留她,急坏了……结果,养老院一些好心肠的老人们纷纷出来劝她,见动不住这女人的滚滚热闹,他们又拿出了压箱底的手帕包,自发捐了两千多元给张嫂。
②这件事,让张坡惦记上了乔老院的老人家,美院长说,张嫂现在成了搞城市绿化的能手,组织了30多位老乡干绿化,街心公园、十字路口、高架桥快速线的两侧花圃。到处都有他们戴着草帽和护袖,埋头养护、修剪、补种的身影。
⑤前不久的一个周末,她开着小皮卡,领着几位老乡,在乔老院门口却下半车月季老桩,她用满是老茧的手一把拉住吴院长:“养老院要种花,让这里的老人家看到泼辣的颜色、兴旺的花朵,这好处,不用我多说了吧。”
⑨关院长特别不好意思:“可是,我没有经费买你的花……”
⑩张斌戴着粗线手套,拎起一棵带土的花来给吴院长细看:“不要钱,这是刚从珠江路上淘汰下来的花。你放心,遭了虫的月季,我已经自掏颜包杀了虫;生长不良的部分已经修剪了。起码有一小半月季老娘看着还挺有生命力,就这样一般脑儿淘汰了。太可惜。”
⑪其院长还没有发话,张嫂和她的伙伴们已经从小皮卡上拿下工具,飞快地进入荒度许久的花圃,光翻一遍地,把小石头与小砖块抹出去,马上开始种花。
⑫关院长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张嫂他们把淘汰的花运到垃圾站去,这会儿工作早完成了,而今,他们却还要在这里再苦干三四个钟头,吴院长只好立刻吩咐厨房隶了绿豆稀饭,还把自己的端午福利拿了出来,然粽子,切鸭蛋,让这些淳朴的工友们坠坠肚子。
⑬张嫂吸泪着薄啊,宽慰吴院长:“你不晓得,这些花,夏天我们去喷水,秋天我们去修剪,前两年下暴雪前,又去盖草垫子防冰冻……有感情了。如今要去了它们,心里也不忍,替它们寻找一个好人家,心里才踏实。”
⑭这些差点被丢弃的月季花,适应了养老院的环境后,追溯有了元气。它们如今不再呼吸马路上的汽车尾气了,恐怕比当年我在马路中间花坛里时精神还要昂扬得多。新的一批花朵又开起来了,比春天时的花朵,有的色彩淡了一些,有的朵形小了一些,但它们依旧是泼皮又绚烂的月季啊。它们的花期还很长,可以从现在开到晚秋。
⑮养老院里坐轮椅的老人家也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了。他们努力端稳了手机,拍花朵上的蝴蝶和瓢虫。这样简单又深刻的变化,由做绿化的张嫂带来,真是了不起。
(1)、小说中的“张姣”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联系文章内容分析。(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小说标题“重生的月季花”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院长看到张嫂送了月季花,感到“特别不好意思”,是因为养老院没有买花的钱。 B、小说中张嫂说要给月季“寻找一个好人家”,是为了不让吴院长有顾虑和心理负担。 C、小说中“它们依旧是泼皮又绚烂的月季”,“泼皮”是指月季花的生命力旺盛。 D、小说反复写父亲及病房里其他老人们的变化,只是为了突出月季花的陶烂和美好。 -
1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题。
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①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当代青年只有厚植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②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澜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都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③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邓小平同态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
受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开华爱国奋斗精神。
④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备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水选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断翻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⑤“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将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首先提出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的观点,
(3)、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文章开篇引用艾青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
18、阅读
【甲】
至芳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盆汀兰,都都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每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期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尊僧忠,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失!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弄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愿;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忧。然到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否谁与归?
【乙】
王(指益王),帝(指宋太宗)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邱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指批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胆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敌,对曰:“担在回合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激智苦楚 , 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强使祝之 B、登斯楼也/帝第五子元杰也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于邸中为假山 D、或异二者之为/帝亦为假山未成(2)、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4)、选文【乙】中姚坦具有怎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甲】文中的范仲淹哪句话的真实写黑? -
19、阅读
(甲)
左迁至蓝关示住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少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借残年!
云横泰岭家何在?雪桐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青瘴江边。
(乙)
酬乐天扬州初逢唐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是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两首诗的体裁是 , 请写出(甲)诗押的韵:。(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被人称赞,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3)、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
20、主持人想在串词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两代文星闪耀,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文。
韩愈而对“在过”现实,趣陈心志“ , ”(《左迁至蓝关示假孙淑》)不辞衷者,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坠;苏轼虽身处逆境,仍高声吟唱“ , ”(《水调歌头》),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花什淹虽住逢不暇,仍能欣赏到“ , ”的洞庭湖月夜美景(《云阻接记》):李白人生道路艰难,吟““ , ”(《行路难》其一)含蓄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