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_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永康、磐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广东省韶关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B、“阔”字既写出了江水浩渺之势,又写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潮涌涨的景象。 C、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景交融,选取的主要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与归雁。 D、颈联在写景之外,也透露出年关之际,诗人犹自漂泊在外,无法返乡的思乡之感。(2)、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
2、古诗文名句默写(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4)、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7)、三人行,。(《<论语>十二章》)(8)、博学而笃志, ,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
3、阅读梁衡的《夏感》,完成下题
夏 感
梁衡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②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③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夏天在梁衡眼中有哪些特点?(2)、请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3)、请赏析第①段划线的句子。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4)、第④段写历代文人对“春花秋月”的赞美起何作用?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对青春的尊重
程刚
①初中那会儿,父亲母亲已在南方做生意多年,家里生活条件很好,我过着富足而小资的生活。但我的学习还是蛮不错的,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市里的这所实验中学。
②那时,学校搞勤工俭学,在校园西北角空地开了10亩地,分给各个班,让自己种东西,收获后自己卖作为班费。王老师带着我们把这块地种上了菜,这是我头一次干农活,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
③李同学家在农村,是学习里的佼佼者,学校一届只在各乡镇招十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其实有些时候,我能从他身上感受生活的不易,他每个月回一次家,然后带足能吃一周的干饼,再带些咸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吃这些,他用的被子上还有补丁,而我的早都换成了又轻又暖的羽绒被。
④种菜初期的新鲜劲很快就没有了,我开始讨厌拔草,特别是施肥,简直是最难受的事了,刺鼻的粪臭让我一次又一次想吐,后来,一到劳动我就找各种借口躲开。
⑤这片菜地,多亏李同学了,全班就他会种,就算老师不组织去菜地劳动,他也会自己抽空到菜地看一下。施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干得最卖力气,他说他在家就干这些活,早都习惯了。
⑥我不去劳动的事儿,王老师看在了眼里,严厉批评了我。我当时很不在乎,我的理由也很充分,到时候班里组织活动,我可以多捐点班费。
⑦秋天到了,菜地收获了,是个丰收季,卖了八百多元。班委研究这钱怎么用,大家一致提出要给李同学二百元,因为数他最辛苦,我说我再捐四百元作班费,却被王老师拒绝了。后来,李同学也拒绝单独分给他的二百元,他说钱是班级的,不应该单独分给他。
⑧这一周,李同学没回家,我在步行街买鞋时在一家饭店门口碰见了他。他正在和一位师傅倒垃圾,我问他怎么在这里,李同学笑着说:“打个短工,一天三十元。”我点了点头,没说太多就走了。
⑨那天下午,逛街累了,我便进了电影院看电影。可刚进影院,看到前面两个熟悉的身影,是王老师和李同学,真是巧了。看完电影,李同学坐公交回学校,而我和王老师坐另一班回家。车上,我和王老师闲聊,问王老师:“李同学家里条件不好,怎么舍得钱来看电影?”
⑩王老师沉默了一会,对我说:“程刚,李同学说从来没进过影城,说我最近给他补习知识竞赛很辛苦,想邀请我一起看一场,我知道他家条件不好,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⑪“为啥?”我有些疑惑地问。
⑫“老师尊重他的青春,他家贫穷,但他的青春里没有自卑,也不缺时尚,他把最苦的活当快乐,想看电影,就去打工挣钱,这是他最真实的青春,也是让我羡慕的青春。程刚,你尊重你的青春了吗?你多交班费,你来看电影,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吗……”王老师说完,认真地看向了我。
⑬那一刻,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的心却在翻涌。从那天起,我知道了在青春的色彩里还有“尊重”这个词,不但要尊重别人,更应该尊重自己,这样的青春才最有意义。
(原载《辽宁青年》)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李同学”这一形象主要通过“我”的叙述来刻画,虽然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但人物形象依然深入人心,令人感动。 B、从王老师欣然应邀和李同学一起去看电影的情节,可以看出王老师是一个善解人意、尊重学生的好老师。 C、文中第⑨段划线句“我”对王老师的问话,明显流露出“我”对“李同学”的嘲讽、鄙视和不理解。 D、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对“我”的心理刻画,道出了“我”对青春的感悟和对“尊重”的理解,深化了文章的主旨。(2)、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⑬段加点的“翻涌”一词有哪些含义。(3)、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李同学”是一个怎样的人。 -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近60%。
材料二: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 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互联网使人们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表
项目
面对面
沟通
看纸质书
写信
外出
参加聚会
做运动
打电话
比例
37.7%
56.5%
69.1%
30.0%
46.8%
36.9%
(1)、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调查结论。(3)、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60%. B、许多调查显示,互联网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 C、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沟通。 D、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等。(4)、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请给你的同学提几条建议。 -
6、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要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年级组将于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家长会,你回家后该怎样说?
-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背影》《踪迹》等。 B、“星汉”指银河,“日中”指正午时分,“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君”是尊称,“家严”是谦称。
-
8、班里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精彩的开场白。请品读开场白,找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
(女)李白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友情是穿越时空的永恒思念 , 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男)杜甫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友情是岁月酝酿的香甜美酒,沉醉了情谊,唤醒了思想。
(女)踏着青春的舞步,素不相识的你我,走进同一间教室。怎样才能获得一段长久的友谊呢?
(男)只要我们真诚待人,正确把握即可;反之,友谊则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合)友谊是无垠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让我们一起祝愿友谊地久天长吧!
A、文段中四个加点词“友情”“时空”“思念”“温柔”都是名词。 B、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友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醇厚的特点。 C、“友情”和“友谊”是一组近义词。 D、“昙花一现”在句中的意思是友谊像昙花绽放一样灿烂美好。 -
9、依次给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上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花团锦簇,夏雨热烈粗guǎng____;秋日西风瘦马,冬雪飘然莅临人间。我们在自然中领悟情思:朱自清在春雨中透过黄晕的光享受着安静与和平;老舍在把终年zhù____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的绿藻中感受到温晴;泰戈尔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看到在风雨中左右攲斜的红莲,联想到了伟大的母爱。
A、犷 wèi yùn 伫 B、旷 wèi yūn 伫 C、旷 lì yūn 贮 D、犷 lì yùn 贮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李兰娟从一名赤脚医生成为一名院士,完全是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李兰娟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尽管自己当时什么也不懂,她努力学习:学习经络,学习认识草药,等等。很快成为百姓信任的优秀医生。后来她被推荐上了大学,因成绩优异而留校成为正式医生。李兰娟的医务工作非常繁忙,除了临床工作还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她对学习从不放松,对时间非常珍惜。最终平凡的赤脚医生成了巾帼英雄。(适用主题:勤奋努力、平凡与伟大、珍惜时间等)
请根据上面材料内容,自选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行走太行之巅
廖奔
①暑气炎蒸。看太行,走上党,下车伊始,便觉清风送爽,沁凉入心。
②上党地处太行之巅。令我倍感惊奇的是,在这长治城的西北侧,竟然有一个二十四平方公里的偌大湖泊,面积为四个杭州西湖那么大,碧波荡漾、天光回映;还有一片六十平方公里的偌大湿地,竟然也类似于杭州西溪湿地的景色,苇荡密布、港汉纵横。这就是漳泽湖和它的湖滨湿地。这里已成为长治之肺,成为今天市民休闲养生的最佳去处。
③坐船在湖上徜徉,水色粼粼,天光荡漾,犹如飘荡在江南水乡。远眺水面辽阔,烟波浩渺。穿过一片密不透风的碧绿芦苇荡,来到更加葱翠欲滴的荷叶丛。小船经过处,惊起的野鸭、红嘴鸥在眼前交飞互掠。一处浅湾处许是鱼多,数十只白琵鹭、苍鹭伫立待食,船行的涟漪扰过,它们纹丝不动。一只巨大的黑鹳飞过,羽翅张开,轻轻一扇就滑过了水面。
④湖畔风光旖旎,杂树生辉,丛花绚烂,林荫成道。不时有市民、游客擦肩而过,悄言谈论着长治今夕的巨大变化,笑声飘进我的耳廓。
⑤汽车沿着太行山间的山脉膊隙宛转开进,驰入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之间,来到了危峰突兀、气势雄浑的八泉峡。
⑥接近八泉峡的路途中,两旁山崖已经截然不同,由郁郁葱葱的斜面山体变成了一道道岩石裸露、竖直挺立的石壁。每拐过一个弯道,即横过一道直墙,斧劈刀削似的,撑天绝地,挺拔万仞。平视瞠目,仰观落帽,引出车内的一片惊呼之声。
⑦地缝底处山泉汇聚、河流奔涌,一座大坝拦起十几公里长的水库。在大坝处乘船上溯,水平如镜,水色清冽,暑气顿消。船在镜中无声滑行,刺破一道碧波,甩开两列白涛。水道弯曲,船前时而撞来一面巨壁,又或敞开一道天堑,惹得船上游客咋舌叹羡不止。
⑧弃舟登岸,沿溪边的阶梯栈道前行。身侧绝壁千仞,溪中湍流奔涌。前径时而巉岩压路,人需低头躬行,时而壁挂飞瀑,身沾点点水沫。行走其中,如历仙境。
⑨缆车起点站到了。排队进入吊挂车厢,人身忽觉腾空而起,朝着一道绝壁峰顶的豁口滑去,心悬一线。缆车一悠,滑过了豁口,又坠向前方深壑。惊呼声未止,身体重新向上抬升。
⑩站在万山之巅,俯瞰巍巍太行。呼吸着天风,吞吐着霞霓,天好像伸手即可触及,更有感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⑪汽车盘山升降,临崖面壑,随路颠簸,千回万转,停止在黎城县的黄崖洞山城前。沿着山豁罅隙走进去,隙宽丈许,两侧是峭壁千丈,前方有一条上行天然廊道蜿蜒。隙底观天,只见到湛蓝曲折的一线。前行不久,当面横出一堵二十米高的绝壁,阻断了廊道。绝壁上挂着飞泻的瀑布,年复一年把瀑底冲成了凹槽。今天的木栈道已经从旁侧绝壁上开出路来,当你喘息着攀上绝壁顶端,才发现来到了另外一重天地,空间豁然开朗,有山有水有树有花,一圈石壁连峰环绕,围住一个洞天秘境。怪不得当年的艰苦岁月里,八路军在这里秘密建起一座兵工厂,成为抗战时期我军的武器基地。
⑫凌空回望,绝壁上仅剩一个曲折狭小的罅口,其上方的陡峭崖顶上,竟然石砌着一个单兵掩体。1941年11月11日,日军进攻黄崖洞,年仅十七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崔振芳就守在那里几天几夜,投下数枚手榴弹,炸死炸伤几十个敌人,最后壮烈牺牲。
⑬守卫罅口的是八路军特务团,战士们面对四倍于己的敌军,用着没有膛线的步枪,每人只有几颗子弹,凭着天险阻敌八天八夜,最终粉碎了日军妄想摧毁我兵工厂的企图。
⑭肃立于峭壁顶端,望着这山河壮举,我眼中的热泪夺眶而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漳泽湖和它的湖滨湿地已成为长治之肺,是休闲养生佳地。 B、第⑩段引诗句写出站在万山之巅似乎手可触天的奇特感觉。 C、第⑫段倒叙八路军粉碎日军妄想摧毁我兵工厂的悲壮故事。 D、选文以游踪作为线索,串联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2)、结合语境,赏析下边句中加点的字。船在镜中无声滑行,刺破一道碧波,甩开两列白涛。
(3)、文末“我眼中的热泪夺眶而出”包含作者哪些情感?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不爱红装爱武装
徐驭尧 杨守宝
①“为何‘不爱红装爱武装’?”
②对女子战炮班的成员来说,这是她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姑娘们给出的答案,却难以一语概括。
③樊朋利,1994年出生的她已经是全班最“老”的兵。当年从学校毕业后,偶然看到入伍的通知,樊朋利“突发奇想”动了当兵的心思,应征入伍,没想到在雪域高原一干就是8年多……
④贾濡菲,现任班长,早早立下了当兵入伍的志向。大学即将毕业,她选择入伍。面试官问她:“西藏你敢去吗?”彼时刚刚20岁的少女咬着牙应了下来。这位1997年出生的山东姑娘从此告别家乡的海风,拥抱高原的凛冽寒风……
⑤周晨晨,这名个头不高的“重庆妹儿”,是一名00后。她所在的高校有当兵入伍的传统。刚进大学的她总提不起学习的劲儿。有一天,她偶然遇到学校里入伍归来的师兄师姐,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虚度大学时光”。她选择像那些师兄师姐一样应征入伍,并来到西藏……
⑥来自不同的地方,怀揣着不同的初衷,这些姑娘在雪域高原被火热的军营熔铸,成长为合格的战士。
⑦贯濡菲在拉萨报到的第一天,就被樊朋利的“飒”给迷住了——“那就是我想象中一名女军人的样子。”多年之后,贾濡菲依旧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樊朋利的样子:一头爽利的短发,走路仿佛都带着一阵风,说话做事刚毅果决,里里外外透出一股干练劲儿。
⑧“我是你们的新兵班长,这段时间你们的训练就归我安排了……”樊朋利的话犹在耳畔,严苛的训练随即而来。运动、摔打……这些本就激烈的训练,在高原上给贾濡菲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身体负担。看着樊朋利等人的示范,贾濡菲跟着做训练动作,心里只想着把动作做得快、做得准。回到营房休息时,才发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挨着床板都直叫疼”。
⑨但贾濡菲没有放弃。“成为像樊朋利一样‘飒’的女兵”,这个梦想一直支撑着她。“曾经,我只是向往军营。至于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其实并无实感,直到见到了班长。”她说。
⑩对00后周晨晨来说,部队生活还带来一项“挑战”,就是与手机保持距离。入伍前,她一直手机不离身。在寝室躺在床上,手机一玩一整天,曾是她生活的常态。但是,刚入伍的第一天,她的手机就按照规定被管理起来了。
⑪习惯了多彩的大学生活,训练的日子显得简单、枯燥。但正因这份简单,那些吉光片羽的记忆在周晨晨的脑海里分外清晰明朗。2019年12月,训练的第三个月,正好是她19岁的生日。那一次,樊朋利和贾濡菲离开营地,专程为周晨晨买来了蛋糕。营房里的战友下厨,给她下了长寿面。吃着战友煮的面和专程买来的生日蛋糕,周晨晨心里分外感动。
⑫由于手机使用时间大幅压缩,过去“手机不离身”的周晨晨甚至一度忘了手机的开机密码。多次尝试无果,她只能拜托当时的班长贾濡菲给自己家里人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记得自己的手机密码。除夕那天,家里人接到周晨晨的电话,心里既充满着联系上女儿的喜悦,又对她的经历忍俊不禁——“原来,部队生活真的能治好孩子依赖手机的老毛病。”
⑬而周晨晨清楚地知道,与家人许久不见,自己身上的变化还远远不止于此——她如今已经不是那个稚嫩的大学生,而是一名军人,一名属于光荣集体“女子战炮班”的军人。
⑭“我们并非不爱红装,只是更爱‘武装’。”樊朋利说,“告别红装拥抱武装,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初衷。但正是在部队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对军营的热爱和忠诚,将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凝聚成一个集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朋利、贾濡菲和周晨晨扎根在西藏,都成长为合格的部队战士。 B、文章通过贾濡菲的眼光观察樊朋利的外在形象,这是侧面描写。 C、文章详细描写了贾濡菲和周晨晨的转变和成长过程,而略写了樊朋利的事情。 D、文中战友们给周晨晨过生日的场面描写富有温馨感,仅表现了战友之间的情谊。(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文中人物“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初衷。(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边句子。“曾经,我只是向往军营。至于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其实并无实感,直到见到了班长。”她说。
(4)、周晨晨在部队的变化能给予正在成长中的我们以哪些启示? -
13、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信为本,诚信做人。复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正在开展以“共铸诚信学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悟诚信】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诚信”无关的一项是( )A、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2)、【观诚信】请你给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
XXXXXXXXXXX
本报讯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10月20日上午10点,复兴中学八年级召集各班学生代表于笃志楼前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八年级年级组长张南老师,副组长谭伟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张组长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宣誓活动序幕,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最美的线条;随后,由年级学生会主席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践行诚信考试的决心;最后,各嘉宾、同学在横幅上签名并留影纪念。
(通讯员:张宏伟)
(3)、【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①”。“他们”在书中表现出怎样的特点?②。
-
14、默写。(1)、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2)、 , 志在千里(曹操的《龟虽寿》)(3)、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4)、 ,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 , 。(6)、《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
-
15、阅读下边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箨龙①儿② , 戢戢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④斫⑤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注】①箨(tuò)龙:竹笋的别名。②儿(ní):语气助词。③戢戢(jí jí):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④苍头:仆人。⑤斫(zhuó):砍。这里指砍取竹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字写出了竹笋生长迅速,“满”字表现了竹笋之多,长势喜人。 B、前两句点出时令,描绘了一幅在春风的吹拂下,竹笋争相生长的景象。 C、后两句中诗人急唤仆人的原因是怕人们知道竹笋长出后都来抢挖竹笋。 D、全诗是对“雨后春笋”形象的诠释,意境清丽,读来清新可喜,情趣盎然。(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6、阅读下边文言文,完成后边小题。
游青碧溪记
【明】李元阳
①溪在点苍山① , 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余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② , 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②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③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③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④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⑤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 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榖纹⑥壁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⑦ , 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④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
(有删改)
【注释】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杨公邛崃:杨仲琼,大理知府,四川邛崃人。③沸:泉水涌出的样子。④石罅(xià):石缝。⑤靡:冲荡。⑥穀(gǔ)纹:绉纱的纹路。常比喻水的波纹。⑦人事:这里指世俗杂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穷其源 穷:穷尽,走到尽头 B、俯瞰潭水 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C、因地赋形 因:根据 D、皆可亭以赏其趣 亭:亭子(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B、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C、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D、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3)、把Ⅰ卷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②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碧溪景色清丽幽美,洗涤了尘世俗气,使人心灵得到净化,让作者有强烈的归隐之感。 B、文中的“正德庚辰”“嘉靖辛丑”运用了年号纪年法。 C、选文散句中兼用四字短句,不事雕琢,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D、选文用夸张的手法写水,并运用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突出了潭水的清澈、碧绿,用小石烘托。 -
17、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你所在的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穿着校服,但是你的同桌小亮每天都不穿校服,直到值周生检查的时候才迫不得已地换上。你觉得作为学生,还是应该遵守学校规定,于是你对他说:
A、“咱们班同学,只有你不穿校服,就你搞特殊。” B、“只有你自己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依我看,还不如校服呢。” C、“穿校服是学校的规定,而且整齐着装也是班级精神面貌和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啊。” D、“你每次在值周生来检查的时候才换上校服,换来换去的,你也不嫌累?”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酸奶含有丰富的乳酸菌、钙、多种微量元素等大约十几种营养成分。 B、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了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C、恐龙灭绝事件被认为是由60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的。 D、在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
19、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多少专家学者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 B、在排演话剧《屈原》时,同学们全心投入,将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C、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D、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带领他的团队任劳任怨、刻苦攻关,成就了中国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
-
20、下列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句是(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母亲总是这样地整日忙禄着。 C、放学时,他要穿过一道铁索桥,桥下是浪涛滚滚的岷江,两岸是重峦叠障的大山。 D、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