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7分)
-
1. 【敬·诚信】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主题班会,下面是小语关于“诚信”主题班会的开场白,请你阅读后完成相应任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我们应由(zhōng)①____守信,自我监 (dū) ②____, 纵使遇上疾风(zhòu) ③____雨的考验, 也要不忘教 (huì) ④____, 坚守初心。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2)、填入文中□内正确的一项是( )A、身 B、生(3)、“信”是个会意字,金文中由“人”和“口”组成,《老子》中提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请你推测“信”的本意:。二、古诗文阅读(23分)
-
2. 【敬·自然】在“学习景物描写”的探究活动中,小文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写景技巧,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
写景技巧
示例
感悟
抓住景物的特征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一个“乱”字,写出了早春花朵的烂漫盛开。
描绘多种感官
②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④ ,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皆可入诗。
动静相衬
⑤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
动静之中,山林自有意趣。
⑥
⑦ ,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⑧ ,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心境,景物也具有了不同的“性格”和内涵。
3. 请你阅读以下资料,完成任务。【甲】①过瑞安江②
南宋·陆游
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注释】①公元1158年,陆游33岁,初次出仕福建宁德,途经瑞安陶山渡口,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②瑞安江:即飞云江。
【乙】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①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 , 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③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节选自《入蜀记·卷三》④)
【注释】①巉(chán)然:高峭陡削的样子。②信:确实。③鹘(hú):鹰。④1169年,陆游罢官在家闲居四年之久后,接到夔州通判的职务,当时陆游已四十五岁,因病久不能赴任,第二年初夏才携家带眷从故乡动身,把沿途见闻写入了《入蜀记》。
(1)、阅读这两则诗文,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补全对话。小语:想不到陆游笔下的瑞安江是如此美丽,我仿佛看到了陆游描绘的①的景象。
小文:但我有个疑惑,诗中的“蓬莱”是指隐逸的桃源吗?
你:不是的, “蓬莱”是指②。联系“正要一帆风”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③的情怀。
小语:【乙】文中“上干云霄”中的“干”要怎么解释才更恰当呢?
你: “干”在这里应该读④(A. gàn B. gān),联系语境,这里应该解释为⑤。
小文:我们在《咏雪》中学到“公欣然乐”的“然”是⑥ “”的意思,【乙】文中“实不然也”中的“然”也能这样翻译吗?
你:不能。【乙】文中加点的“然”应翻译为⑦。
小文:那【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怎样翻译才更为通俗优美呢?
小语:我认为可以这样翻译:⑧
(2)、【甲】诗与【乙】文均为陆游行舟途中所作,但创作背景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甲】诗与【乙】文中作者心境的差异。(提示:可从“初仕”与“再仕”、写景侧重点等角度思考)三、现代文阅读(19分)
-
4. 【敬·志士】请你阅读传记,完成下面的任务。
冯雪峰:“革命之子”的成长史与精神史
①1903年6月2日,原名冯福春的冯雪峰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上山放牛割草,直到9岁才在祖父的坚持下,得以到邻村私塾读书,之后又转入义乌县立小学。1918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小学毕业。1919年春,冯雪峰瞒着家人考入金华中学,之后又考入浙江第七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七师也发动罢课风潮,冯雪峰满怀热情地投身其中,结果被学校开除学籍。1921年秋,他转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启自己独立的人生道路。也正是在这段求学岁月里,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冯福春”改为“冯雪峰”。他虽然逐渐成长为一名知识分子,但正如其所强调,他身体中始终流淌着的是农民的血液。
②1924年,冯雪峰由郭沫若介绍到上海中华学艺社做事务员,后经柔石介绍到浙江慈溪县立女子小学代课。1925年,冯雪峰来到北京,边打工边在北大旁听,同时自修日文。他自述道:“在一九二五至二七年之间,我在北京过那时所谓的流浪生活,曾经走进北京大学的教室听过几次鲁迅先生的讲课。”此时的他虽生活艰辛,但所幸身边围绕着一群好朋友,包括柔石、张天翼等。他们彼此认同,互相支持,构成了一个文学青年的共同体,由此,革命的初心开始锻造。
③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冯雪峰在革命的低潮之际毅然入党。是年底,他因在被查抄的译稿上写有“这本书献给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人们”而被通缉,南逃至上海。【A】在上海,他一边坚持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边寻找党组织。次年7月,冯雪峰回到义乌,恢复了党组织关系。
④1928年11月,冯雪峰重返上海,并于12月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点——经柔石介绍认识鲁迅。如论者所言:“能够和鲁迅相知相交,无疑是冯雪峰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荣也好,辱也好,兴也好,衰也好,他命运走向的改变,几乎都因此而发生。”
⑤1929年前后,冯雪峰便在鲁迅的支持下主编了“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共出版8种,其中他本人翻译了4种。此外,他还翻译过高尔基、法捷耶夫、罗曼·罗兰、藏原惟人、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的部分文艺论述。
⑥冯雪峰不仅做翻译工作,还积极参与组织实践工作,他受党委托联系鲁迅商谈成立左联,团结了一批进步作家,又将埃德加·斯诺介绍到中共西安联络站,后来有了《西行漫记》的诞生。1937年至1940年间,他创作了以长征为主题的小说《红进记》,还撰写了《论典型的创造》《论形象》《文艺与政论》《民族性与民族形式》等论文,从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视角研究文艺,标志着他文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使他成为了翻译、组织与创作的多面手。
⑦1941年皖南事变后,冯雪峰不幸被国民党逮捕,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从被捕至1942年11月以治病名义保释出狱,他的诗歌创作迎来继“湖畔诗人”之后的第二个高潮,留存至今的共有39首狱中诗。这是以生命与信仰锻造出的特殊诗篇,亦为革命时代的宝贵精神写照。这些诗篇于1943年在重庆结集出版,诗作名为《真实之歌》,那位曾在湖畔吟咏爱情的年轻人,如今已几经磨炼,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出狱之后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冯雪峰在创作上屡获丰收,创作出大量杂文和寓言,编述《百喻经故事》近百篇。
⑧1949年10月1日冯雪峰参加了开国大典。他始终坚持从生活出发的、“广义的”现实主义道路。他反对由领导规定主题、计划性格,然后作家按照指示体验生活、寻找材料的创作套路。与此截然相反,他强调的是主客观的统一,作家应该现实主义地肉搏现实斗争:“说到现实主义地肉搏,那就不容存有某种的隔离或虚伪的态度,不能不真实地深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斗争,而在斗争的烈火中也不能不烧焚着自己,又生长着自己。”
⑨1957年被划为“右派”。【B】在此期间,他仍兢兢业业地从事编辑事业,准备相关材料着手编辑《郁达夫选集》。1965年,他赴河南安阳参加四清运动。1969年,他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1972年回京后,除写作《小天堂》外,他将全部重心放在鲁迅著作的整理研究上,与孙用合作校订《鲁迅日记》,并为培养下一代鲁迅研究者继续倾注心血。
⑩1976年1月31日, 冯雪峰因病去世。1979年4月, 获得平反。同年11月17日,在冯雪峰同志的追悼大会上,悼词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和诗人”。【C】这是一份迟来的肯定,也是一份公正的评价。
(1)、【梳理重要经历】以时间线索记录传主重要经历是写传记常见的手法。请梳理内容,补全下列思维导图。
(2)、【关注写作方法】引用是传记写作的重要方法,文章画波浪线处引用了冯雪峰的原话,这种引用情况在课文《美丽的颜色》中也有,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横线句的作用。引句摘录
引句分析
探究发现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美丽的颜色》)
示例:这段对居里夫人原话的引用,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到居里夫妇实验环境的艰苦简陋,同时也表现出居里夫人克服困难的自豪与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在传记中引用传主原话,可以②
他自述道:“在一九二五至二七年之间,我在北京过那时所谓的流浪生活,曾经走进北京大学的教室听过几次鲁迅先生的讲课。”(《冯雪峰:“革命之子”的成长史与精神史》)
①
(3)、【理解作传意图】本文的标题是“冯雪峰:‘革命之子’的成长史与精神史”。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寄寓了对冯雪峰的哪些情感?请参考下列句子,结合加点的词语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结合2句) 。【A】在上海,他一边坚持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边寻找党组织。次年7月,冯雪峰回到义乌,恢复了党组织关系。
【B】在此期间,他仍兢兢业业地从事编辑事业,准备相关材料着手编辑《郁达夫选集》。
【C】这是一份迟来的肯定,也是一份公正的评价。
(4)、【总结写作要点】小语准备参加传记写作征文活动,却不知如何下笔。请阅读下面的小贴士,回顾以上研讨经过并结合本文以及《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或《美丽的颜色》的内容,总结出传记写作的要点,为小语支招。小贴士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节选自统编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学写传记》)
5. 【敬·和平】请你阅读以下新闻资料,完成任务。【材料一】
____
9月3日上午,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大会。61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出席大会。
(新华社快讯)
【材料二】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初秋的北京梅地亚中心,再次成为中外“记者之家”。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700名记者,正在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步入新闻中心,红色背景板上“80”和“1945-2025”的金色数字无声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中外记者都在忙碌,有的在电脑前目不转睛,有的手捧纪念书籍翻阅,低声交流。
“希望我的镜头能呈现最真实的现场,让拉美观众看到中国维护和平的努力。”阿根廷公共电视台记者卢西安娜·派斯说。
新闻中心共组织6场记者会,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地位和贡献,以及纪念活动有关筹备进展等情况。
刚果(金)精英论坛报记者克里斯蒂安·曼普亚·蒂莫泰认为,记者会“清晰表达了中国倡导和平的主张,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行动与决心”。
“从记者会现场能感受到世界各国对纪念活动的关注。”中国中文卫视记者孔珊娜说,她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希望让香港市民看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团结。
新闻中心还组织中外记者赴京津冀开展了5场外出采访活动。
秋雨绵绵,却未影响中外记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的采访热情。记者们系统了解了中国人民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艰苦抗战打破法西斯称霸世界图谋、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等史实。
“在卢沟桥这一历史现场实地拍摄,对我们真实讲述中国抗战故事至关重要。”今日俄罗斯记者阿丽娜表示,她对展览中的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事迹印象深刻。
新闻中心二层,中外记者被新中国历次阅兵图片展深深吸引。大家或驻足默默观看,或和同伴低声交流,或用相机翻拍震撼画面。多名记者表示,从黑白到彩色的珍贵历史照片,深刻彰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
(本材料有删减,新华社记者白瀛、余俊杰)
【材料三】
在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上携手同行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A金秋时节的中国,聚焦世界目光。近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密集开展数十场双多边活动,会见30多位国际政要,与各方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见证着中国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担当,发出了国际社会维护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共同心声,凝聚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从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会场,到庄严的天安门广场,激荡着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时代强音。80年前,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B今天,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汲取历史智慧,顺应时代潮流,指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强调“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为上合组织发展、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无论是当年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拯救人类文明、八甲国成为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捍卫和平,彰显着中国担当,也昭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成果清单中,“四个安全中心”揭牌落地,将更有效维护地区和平安宁;天津峰会发表专题声明,呼吁国际社会以史为鉴,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展现了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也道出了各国的共同期盼。出席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级别高、代表性强、参与面广,彰显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及其世界意义的由衷敬意,表达了对中国举办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传递着共同守护世界和平的真诚愿望。
保卫世界和平,还是今天中国成为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捍卫和平,彰显着中国担当,也昭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成果清单中,“四个安全中心”揭牌落地,将更有效维护地区和平安宁;天津峰会发表专题声明,呼吁国际社会以史为鉴,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展现了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也道出了各国的共同期盼。出席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级别高、代表性强、参与面广,彰显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及其世界意义的由衷敬意,表达了对中国举办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传递着共同守护世界和平的真诚愿望。
团结合作的浪潮滚滚向前,和平发展的阳光照亮未来。举世瞩目、硕果累累的系列主场外交,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与智慧,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宝贵确定性和强大正能量。勇担大义济天下,笃行大道向未来。在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上,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必将有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材料有删减,新华社评论员)
(1)、同学们收集了三则阅兵相关的新闻报道,请你完成任务表。【任务一】体裁我来选
判定第一则材料的体裁:A消息 B通讯 C特写D评论
⑴
【任务二】标题我来拟
为第一则材料拟标题。
⑵
【任务三】内容我来理
阅读材料二,概括纪念活动时梅地亚中心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700名记者参与报道的目的。
⑶
阅读材料三,概括这场纪念活动的意义。
⑷
【任务四】语言我来赏
请从AB划线句中任选一句,从新闻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
⑸
(2)、“告慰英魂,抒写盛世”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假如(《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能亲眼见证这一庄严时刻,请任选一人,以第一人称写一段感言。要求:紧扣人物在原著中的经历、理想或信念;表达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欣慰与期许;不少于120字。
四、作文(30分)
-
6. 【敬·美好】致敬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态度。致敬诚信,传承中华文化的美德;致敬自然,领略山川万物的美好;致敬志士,感悟深邃博大的情怀;致敬和平,珍惜浴血奋战的成果;致敬自己,展示独一无二的魅力……平凡的世界里,我们的灵魂因致敬变得坚韧而伟大,真诚而善良,睿智而完美。亲爱的同学们,请把满腔的敬意化为文字吧!
请以“致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50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地名、校名和人名;⑷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