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18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传统与科技并行交汇,共同书写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壮丽史诗。前者是(juān)刻着千年智慧的文明基石,凝聚着先贤对天地万物的深刻体悟;后者则是驱动时代巨轮的强劲引擎,托举起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

    ②回望历史,传统与科技交相辉映。从养蚕缫丝到丝绸风 , 从草药煎(áo)到百草成方,从星辰运转到北斗巡天……先民们将生活经验淬炼成改变世界,犹如历史长卷上的金线银针

    ③展望今朝,古老传统迎来华丽蜕变。实验室中,二十四节气的农事经验化作数据指令,精准调节温湿度;博物馆内,数字技术让青铜器、书画“开口说话“;课堂之上,虚拟现实技术让宋词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跃然纸上……

    ④历史与今朝,传统与科技,在时代奔涌中完美携手。古人用笔墨记录文化,我们用数字延续文明,唯有(bǐng)持开放包容的胸怀,让传统与科技并肩,方能使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共同绽放璀璨光芒!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正确的汉字。

    juān

    煎áo

    bǐng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3)、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先民们的生活经验改变世界,犹如历史长卷上的金线银针。 B、先民们将生活经验淬炼,改变世界犹如历史长卷上的金线银针。 C、先民们将生活经验淬炼成改变世界,历史长卷上的金线银针闪耀光芒。 D、先民们将生活经验淬炼成改变世界的文明密码,犹如历史长卷上的金线银针。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星辰运转到北斗巡天……“中“……“的作用是列举省略。 B、二十四节气中的夏季节气分别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 C、“宋词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与“他的性格豪迈,深受朋友们喜爱。“两句中“豪迈“词性相同。 D、“交相辉映、精准调节、璀璨光芒“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 2. 班级计划开展“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请依据下边的演讲提纲,选出最适合作为此次演讲题目的一项(   )
    演讲提纲
    中心论点:以和为贵,构建和谐社会
    分论点1: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根基
    分论点2:人际和谐,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分论点3:世界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前提
    A、《以和为贵,共筑和谐》 B、《以和为贵,幸福之本》 C、《和谐人际,社会基石》
  • 3. 演讲中,通常需要借助具体的材料(如事例、数据、名言等)来支撑论点,使观点更具说服力。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支撑材料的一项是(   )
    A、“六尺巷“的故事。 B、蔺相如因“和氏璧“与秦王展开了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C、《颜氏家训》提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治家准则。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

二、阅读·鉴赏(82分)

  • 4.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指尖轻点难替笔尖深耕

    ①“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字的温度藏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挲中,体现在一笔一划的专注里。触屏时代,聊天框里的“对方正在输入“替代了“展信舒颜,见字如晤“的真挚问候;整齐规范的电子文档也逐渐让风格各异的手写笔记失去了用武之地。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重新审视书写教育的意义。

    ②书写艺术始终与文明传承的肌理深度相融。一撇一捺写成人,书写教育不仅是技巧传授,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王羲之自幼临池不辍,精研笔墨艺术,一气呵成《兰亭序》,纸墨交融处尽现文人雅韵与书圣风范;颜真卿因安史之乱的愤懑、侄儿遇害的悲痛,一笔挥就《祭侄文稿》,字里行间彰显家国情怀与民族风骨。书法从来不是单纯的笔墨游戏,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间,____;每一锋的提按使转中,蕴含着刚柔相济的辩证智慧;____,____;每一篇的疏密留白处,____。

    ③文化基因始终与知识体系的建构深度同频。在语文的广袤天地里,书写是识字的舞影、写作的和弦、思想的诗行;美术领域,墨色与线条织就独特语言,使书写与绘画、设计共舞,勾勒出美育的斑斓图景。而在严谨的数理科学间,工整推导与清晰记录是思维砖瓦,将逻辑之美凝于纸上成序。每一次提笔,都是知识与艺术的邂逅,书写教育以润物无声的姿态,串联起学科教育的灿烂星河。

    ④指尖轻点难替笔尖深耕,汉字记录了诸子百家争鸣时的思想碰撞,见证了兼收并蓄的大国气象传遍四方,必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通过对比触屏时代与传统书写的差异,直接提出“需重新审视书写教育的意义“这一中心论点。 B、第②段中作者以王羲之和颜真卿为例,说明特定情感经历能激发书法家的创作灵感。 C、第③段“书写是识字的舞影、写作的和弦、思想的诗行“运用排比论证,形象揭示书写在语文领域的多元意义。 D、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突出了汉字书写的时代意义。
    (2)、将下列语句填入第②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每一墨的枯润浓淡里    
    ②构筑着虚实相生的美学空间

    ③流淌着线条韵律之美的极致追求    
    ④沉淀着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 5. 文言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目:“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摘编自《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 , 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知以天下之马 ,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萁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摘编自《秦穆公谓伯乐曰》)

    【注释】①子姓:指子孙。②九方皋:人名。③天下之马:指夭下最好的马。④牝:母马。⑤牡:公马。⑥骊:纯黑色马。

    (1)、在《说文解字》中,“马“字的字形结构与马的形态紧密相关。请根据所给补充资料,选择你认为“马“在《说文解字》中最适合的解释(   )

    A、马,牝而黄,牡而骊。 B、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 C、马,千里马也。一食或尽粟一石,象昂首嘶鸣之状。 D、马,畜也。从马,户声,谓其可乘载如门户之通达。
    (2)、文言文中,虚词“之“有如下用法:①结构助词,的;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代词;④音节助词,不译;⑤定语后置的标志。请选择加点“之“字的正确用法,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⑴非臣下也

    ⑵已得

    ⑶马千里者

    (3)、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见 其 所 见 不 见 其 所 不 见 视 其 所 视 而 遗 其 所 不 视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5)、请结合【甲】【乙】两文尾段,分析两文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小贴士:句式的选择、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语气词的搭配,往往能够巧妙传递出作者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6)、微写作。时代变迁,韩愈笔下的千里马“走“到今天,它将会有怎样的命运?请发挥想象,增加细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马说》改写成100字左右的白话文小故事。
  • 6. 古诗词阅读。

    初至茂屿

    [明]沈九畴

    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

    山过雨声侵薜荔 , 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浩渺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释】①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②薜(bì)荔:一种常绿灌木。

    (1)、尾联中“岂是桃源无路到“巧妙化用陶渊明笔下“桃源“的典故,含蓄地流露出对茂屿的赞美之情;“扁舟今日使人逢“则直白地展现出自己有幸邂逅这如世外桃源般美景的幸运与喜悦。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运用了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本诗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请将表格中的古诗文原句补充完整。

    科技手段

    传统内涵

    卫星遥感技术

    监测“蒹葭苍苍,①“的湿地生态。(《蒹葭》)

    现代园林

    AI设计系统

    模拟“青树翠蔓,②“的缠绕姿态,实现生态与科技的共生。(《小石潭记》)

    3D打印技术

    复刻“罔不因势象形,③“的非遗雕刻。(《核舟记》)

    5G全息通话技术

    完成“④ , 天涯若比邻“的时空穿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AR全息影像技术

    再现“挥手自兹去,⑤“的离别场景。(《送友人》)

    VR数字寺院

    还原“山光悦鸟性,⑥“的禅意之境。(《题破山寺后禅院》)

    装配式应急房屋

    实现“⑦ , ⑧“的崇高理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7. 名著阅读。
    (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法,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请你根据阅读需求完成《经典常谈》阅读单。

    阅读需求

    推荐《经典常谈》篇目

    方法指导

    对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的“奇策异智“产生了兴趣。

    带着兴趣选择性阅读

    预习《庄子二则》,想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相关思想。

    《诸子第十》

    对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产生了困惑。

    带着疑问选择性阅读

    (2)、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人生经历与性格特质,从以下职业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其人生价值的一份职业,并联系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消防员    科技工作者    运动员    教师

  • 8. 文学类文本阅读。

    星海归途

    ①洪佳点燃两盏从地球运来的油灯,宝蓝色为主的房间因这橙黄光亮多了几分暖意。她念念有词朝着眼前闪烁红点的投影鞠躬,只求跳出订票成功的提示信息。

    ②火星永居地刚刚建成20年,生活体验自然比不上月城。地火星际间的民用通信因为行星运动轨迹延迟15天,又赶上地球农历的新年,直达回地球的航票不好买。横跨3个天体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调度起来的难度要比百年前人们面临的春运问题还要高上几倍。黄色字体的信息终于弹了出来,直飞的票已被抢光,她还要从月城转站回地球。

    ③已经连续两年多没回家,今年无论如何要在地球过年。眼前的随身投影器震动了一下,弹出新的信息:“您乘坐的星际航班将于3小时后启程,请您尽快入站等候。“像是头发间有电流穿过一般,她恍惚了几秒。时间紧迫,她只得甩开还未收拾的行李箱,把最重要的电子产品塞入背包,小跑着冲出公寓。穹顶上的人造阳光随着外部岩尘风暴的出现,调整至最低亮度。整片天空昏沉沉压在一块儿,罩住下面排满了的胶囊隧道车。只有低空飞行的老式出租车还能越过这钢铁海洋朝市中心的航站飞去。

    ④洪佳在疲劳与焦虑中等了20分钟,终于坐上飞行的士前往航站。车窗外的天空愈加昏沉,赤红色的土石间隐约闪烁出电光。洪佳见状又宽心了许多,这种程度的磁暴加上岩尘往往会延迟星际航班的启程时间,最慢的的士也来得及。

    ⑤在航班启程前8分钟,洪佳赶到航站,走迟来通道成功入座。在随身设备变为星际旅行模式前,她给母亲发了一张航船内部照,以示今年能够回家过年。这时,母亲突然发过来许多张有待加载的图片,她心想可能只是日常生活的分享,便关机进入睡眠模式。

    ⑥经过15天的深度睡眠,洪佳精气神回来不少。出站时打开手机,发现母亲发来的第一张图竟然也是星际航船内部照。她快速下翻记录,看到后续照片是父母做的地球传统菜肴,有她最爱吃的馄饨,还有各式炸货、炖肉、炒菜等等。深深感动的同时,洪佳反应过来———自己和父母都选择登上跨越星际的航船前往对方所在地。

    ⑦她马上给母亲发起语音通话,却无人接听。看来,父母已经坐上直达火星的航船。即使恰好错过,也权当父母去火星新年旅游。在站口,洪佳突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那是荠菜、鲜肉、春笋、木耳还有面皮交融时散发出的特殊香味,那是她小时候总能在周六下午闻到的味道。循着这股味道,洪佳慢慢走向航站入口区。两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安检口——母亲一边数落父亲没查好行李的载量限制,一边左右手各捧着一摞光凝胶盒子选择保留哪些。

    ⑧洪佳冲过去与家人团聚。三人欢快地聊了半天,打算购票回地球,却发现月城也刚好进入春运两天,回到地球的票早已售罄。虽然没有回到地球上那个熟悉的住所,但家人决定了家的方位,她已经跨越星海归途回到了家。在未来不知还要经历多少年的跨星春运中,还会有更多开拓者会努力回到家所在的方位——那里有他们的根。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2)、做批注是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你根据以下阅读锦囊完成阅读批注。

    阅读锦囊

    阅读批注

    补充式批注:结合文章内容,填补空白,强化对文本的理解。

    ⑴请根据第①段加点词“鞠躬“补写洪佳的心理活动。

    赏析式批注:从语言表达角度进行欣赏与分析。

    ⑵请从词语赏析的角度给文中第⑦段画横线句写批注。

    (3)、伏笔是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后文将要呈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文中多处使用伏笔,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4)、文章标题是《星海归途》,有同学认为可以将其改为《家的方向》。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阐明理由。
  • 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是数字时代的“大脑“。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截至2022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27255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发展自主创新与开放协作缺一不可。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摘编自《新闻晨报》)

    【材料三】

    近日,一系列由AI生成的配音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其逼真程度令人惊讶,不仅画面栩栩如生,声音特征也与真人几乎无异,短时间内便收获了过亿次的播放量。然而,这些视频中的内容与画面中的公众人物毫无关联,现已被平台下架。AI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深度伪造和低价量产的门槛,AI生成影像、换声及换脸视频大量出现。这些视频虽吸引眼球,但背后隐藏的风险却不容忽视。当前,虚假信息的制造和传播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以假乱真的AI合成技术让普通人在信息甄别上陷入困境。《2024年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在2023年激增30倍,对网络安全和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虚假信息的泛滥,不仅扰乱了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更可能将负面情绪从虚拟世界传导至现实,加剧社会焦虑。

    (摘编自《经济日报》)

    (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突出特点的一项是(   )
    A、AI开放平台已完全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 B、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储备数量位居全球前列。 C、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了三大集聚发展区。 D、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大,全球领先。
    (2)、根据材料二,简要介绍AI生成式病历的工作流程。
    (3)、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经说过:“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好或最坏的事情。“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三、写作·实践(50分)

  • 1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与AI的对话

    输入问题:“如果成为人类,你会做什么?“

    DeepSeek回答:“若成为人类,我会低头看积水倒影,那里有睫毛挂满水珠的美好;我会和朋友一起仰望星空,那里有星际辽阔的美好;我还会尽情奔跑在球场,那里有青春飞扬的美好……最后把这些美好的瞬间写成一首长诗。毕竟看见美好,体察美好是人类最奢侈的特权。“

    请结合材料,以《我在里,看见美好》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