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我这样地用药还会不大见效,”陈莲河先生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 D、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五猖会》《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多篇散文。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的80 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头族 ”,“低头族 ”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B、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亚洲文明展,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互鉴、交流、对话的轨迹。 C、杭州把城市大脑视为献给世界的礼物,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提供“杭州方案 ”。 D、“5G+医疗 ”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据说王羲之用尽十八缸水,墨染洗砚池,最终练成书法大家,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B、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C、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杀人嫌疑犯。 D、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壁。
  •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环颈 (zhuī)    默 (jiān)     戒 (chěng)     相 (chèn) B、 (sè)    着 (xián)     下 (jǐng)     然 (chàng) C、恿 (sǒng)     屋 (jí)     懒 (duò)       安 (wèi) D、伏 (quán)    骂 (zǔ)     靠 (yǐ)      视 (miǎo)
  • 6、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初中生活是    ▲    

    题目二:这是个新的起点

    要求:

    ①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着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十七岁时谈恋爱,写情书,他瞎出主意。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他那时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拼音,好给他写回信。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

    ⑥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可以“没大没小”。

    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 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选自《文学精读·汪曾祺》,有删改)

    (1)、文中围绕“我”的父亲写了哪些事? 
    (2)、 “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子“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寒 梅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⑫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

    (1)、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

    生命阶段

    含苞的梅花

    特点

    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转飞舞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行         期:

    而去                   委:

    不亦乎                   说:

    人不知而不            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乙】文中说“择其善者而从之”,请结合【甲】文说说陈元方有哪些“善”值得你学习。
    (4)、结合【甲】文陈太丘友人的做法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乙】文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句话的理解。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对下列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行书,书写灵动,游丝牵连,潇洒飘逸。 B、这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中正典雅。 C、这是隶书,方劲古拙,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D、这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酣畅淋漓。
  • 12、仔细观察以下正楷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 13、名著阅读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以上文段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选文中的“他”是

  • 14、学习与探究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七年级语文组举行以“我爱文学,梦想花开”为主题的活动,让文学与青春做伴,让阅读点亮梦想。请你参加,并完成各题。

    (1)、学校将为七年级同学建立两个社团,分别是写作社团与朗诵社团。请你参照示例,为朗诵社团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写作社团:扬帆文学社

    朗诵社团:    

    (2)、进入初中之后,小明对语文学习一直缺乏热情,成绩不理想。你作为小明的好朋友,准备怎么劝说他? (50字左右)
  • 15、根据提示填空。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1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 1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无论好与坏、悲与喜,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

    ②沉淀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

    ③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不断超越的过程。

    ④有句话说得好:“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

    ⑤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温柔而强大。

    A、②①⑤④③ B、③⑤④②①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⑤④②
  • 18、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走进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我们陶醉其中。春雨如丝,淅淅沥沥,没有夏雨的粗旷 , 宁静安详。傍晚时的小山村,在雨中,那一点点黄晕(yùn)的光,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夏天,漫步在幽静的乡间,小溪潺潺,菜畦(qí)碧绿,在这幽静中,你却能感受到生命的磅礴,这是万物把经过半年____的灵秀之气在这一个季节,尽情释放。荷塘里,那并蒂(tì)的荷花,妩媚多姿。到了秋天,原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天空因直冲云霄的鸟儿更高邈(miǎo)了,溪水因水落见石更____了。看着遍地的瓜果,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南方的冬天,雪不多,犹如一张小水墨画。村边的那条小河,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四时景物美不胜收,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吧!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晕(yùn) B、畦(qí) C、蒂(tì) D、邈(miǎo)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粗旷 B、安详 C、云霄 D、油然而生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烘托 贮蓄 清冽 积蓄 B、衬托 积聚 清亮 储存 C、烘托 积蓄 清冽 贮蓄 D、衬托 储存 清亮 积聚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走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陶醉其中。 B、走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我们陶醉其中。 C、走进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使我们陶醉其中。 D、走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使我们陶醉其中。
  •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⑴学习语文,应该咬文嚼字,很多文字也的确耐人咀嚼。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文字,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很多都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请以“耐人寻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⑵同学们积极参加“咬文嚼字”等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出新出彩。请以“有声有色”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出现真实的学校校名、师生姓名等。

  • 20、同学们采用“一字立骨法”评价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请你从《水浒传》《西游记》

    《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段情节或一个人物,用一个字进行评价,并结合名著中的内容说明理由。(100字左右)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