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三立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我这样地用药还会不大见效,”陈莲河先生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 D、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五猖会》《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多篇散文。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的80 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头族 ”,“低头族 ”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B、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亚洲文明展,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互鉴、交流、对话的轨迹。 C、杭州把城市大脑视为献给世界的礼物,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提供“杭州方案 ”。 D、“5G+医疗 ”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据说王羲之用尽十八缸水,墨染洗砚池,最终练成书法大家,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B、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C、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杀人嫌疑犯。 D、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壁。
-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环颈雉 (zhuī) 缄默 (jiān) 惩戒 (chěng) 相称 (chèn) B、污涩 (sè) 衔着 (xián) 颈下 (jǐng) 怅然 (chàng) C、怂恿 (sǒng) 屋脊 (jí) 懒惰 (duò) 安慰 (wèi) D、蜷伏 (quán) 诅骂 (zǔ) 倚靠 (yǐ) 蔑视 (miǎo)
-
6、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初中生活是 ▲ 的
题目二:这是个新的起点
要求:
①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着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十七岁时谈恋爱,写情书,他瞎出主意。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他那时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拼音,好给他写回信。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
⑥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可以“没大没小”。
⑦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 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选自《文学精读·汪曾祺》,有删改)
(1)、文中围绕“我”的父亲写了哪些事?(2)、 “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子“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寒 梅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⑫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
(1)、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生命阶段
含苞的梅花
②
④
特点
①
③
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转飞舞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相委而去 委:;
不亦说乎 说:;
人不知而不愠 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乙】文中说“择其善者而从之”,请结合【甲】文说说陈元方有哪些“善”值得你学习。(4)、结合【甲】文陈太丘友人的做法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乙】文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句话的理解。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对下列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行书,书写灵动,游丝牵连,潇洒飘逸。 B、这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中正典雅。 C、这是隶书,方劲古拙,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D、这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酣畅淋漓。
-
12、仔细观察以下正楷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
13、名著阅读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以上文段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选文中的“他”是。
-
14、学习与探究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七年级语文组举行以“我爱文学,梦想花开”为主题的活动,让文学与青春做伴,让阅读点亮梦想。请你参加,并完成各题。
(1)、学校将为七年级同学建立两个社团,分别是写作社团与朗诵社团。请你参照示例,为朗诵社团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写作社团:扬帆文学社
朗诵社团: 。
(2)、进入初中之后,小明对语文学习一直缺乏热情,成绩不理想。你作为小明的好朋友,准备怎么劝说他? (50字左右) -
15、根据提示填空。(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 ,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
1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
1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无论好与坏、悲与喜,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
②沉淀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
③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不断超越的过程。
④有句话说得好:“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
⑤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温柔而强大。
A、②①⑤④③ B、③⑤④②①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⑤④② -
18、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走进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我们陶醉其中。春雨如丝,淅淅沥沥,没有夏雨的粗旷 , 宁静安详。傍晚时的小山村,在雨中,那一点点黄晕(yùn)的光,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夏天,漫步在幽静的乡间,小溪潺潺,菜畦(qí)碧绿,在这幽静中,你却能感受到生命的磅礴,这是万物把经过半年____的灵秀之气在这一个季节,尽情释放。荷塘里,那并蒂(tì)的荷花,妩媚多姿。到了秋天,原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天空因直冲云霄的鸟儿更高邈(miǎo)了,溪水因水落见石更____了。看着遍地的瓜果,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南方的冬天,雪不多,犹如一张小水墨画。村边的那条小河,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四时景物美不胜收,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吧!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晕(yùn) B、畦(qí) C、蒂(tì) D、邈(miǎo)(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粗旷 B、安详 C、云霄 D、油然而生(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烘托 贮蓄 清冽 积蓄 B、衬托 积聚 清亮 储存 C、烘托 积蓄 清冽 贮蓄 D、衬托 储存 清亮 积聚(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走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陶醉其中。 B、走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我们陶醉其中。 C、走进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使我们陶醉其中。 D、走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使我们陶醉其中。 -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⑴学习语文,应该咬文嚼字,很多文字也的确耐人咀嚼。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文字,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很多都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请以“耐人寻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⑵同学们积极参加“咬文嚼字”等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出新出彩。请以“有声有色”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出现真实的学校校名、师生姓名等。
-
20、同学们采用“一字立骨法”评价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请你从《水浒传》《西游记》
《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段情节或一个人物,用一个字进行评价,并结合名著中的内容说明理由。(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