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综合素质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独立作业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作业检测试卷
-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独立作业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江片2025年中考语文3月适应性测试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绝不是附庸风雅, jiǎo róu zào zuò。 阅读经典文本是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 rú yǎng 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是在阅读中绵延不绝。新时代的青年,应阅读经典,选择经典,通过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 在书香滋润下jíqǔ闪光的智慧,在博览群书时提升自身的境界,奋力凝聚起中国青年一代的浩然____ 、担当勇气、睿智灵气、蓬勃____、昂扬____ 、阳刚____。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jiǎo róu zào zuò( )
rú yǎng ( )
jíqǔ(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正气 锐气 朝气 骨气 B、正气 朝气 锐气 骨气 C、骨气 朝气 锐气 正气 D、骨气 锐气 朝气 正气(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青年,应阅读经典,选择经典,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B、新时代的青年,通过阅读经典,选择经典,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C、新时代的青年,通过选择经典,阅读经典,应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D、新时代的青年,应选择经典,阅读经典,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
2、默写古诗文。(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2)、沙鸥翔集,。岸芷汀兰,。 (范仲淹《岳阳楼记》)(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 ,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5)、作为古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舟船承载着诗人的丰富情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是杜甫暮年漂泊的孤苦无依;“ , ”是梦想受阻的李白内心的隐隐期盼;(《行路难》)“ , ”是刘禹锡对世事变迁仕宦浮沉表现出的豁达胸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一封朝奏九重天,。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3、请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1)、下面对《红星照耀中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全书共12篇,涵盖了红军长征的介绍、对共产党和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红军的军事策略和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内容,作者在书中称赞中国红军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C、《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书中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还在于深人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D、埃德加•斯诺笔下有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贺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2)、我们经常会在一本新书的腰封上看到编辑对这本书的推荐语,如《海底两万里》的推荐语是“深入海底,探索不为人知的海底秘密”,《朝花夕拾》的推荐语是“听文学巨人鲁迅先生娓娓道来明末清初的历历往事”。请为《昆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写一条创意推荐语,不多于25个字。(3)、《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请判断下面【甲】【乙】哪一段文字出自《昆虫记》,并简述理由。
【甲】
螳螂的前胸较长,能活动,前翅为覆翅,前缘具齿、刺、纤毛或光滑,后翅膜质,飞翔力不强,静止时翅折叠于腹背上;雌性后翅常退化,腿节和胫节具强剂;中足和后足细长,善于行走。
【乙】
一只无知无畏的灰色蝗虫,迎面朝螳螂跳了过去,螳螂立刘表现得异常愤怒,它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张开翅膀并直竖起来,就像船帆一样.同时,螳螂将身体上端弯曲起来,就像一根弯着手柄的拐,并不停地原地跳动。……这是螳螂在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你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关键时刻.当你面对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最终,无论是达成所愿,还是事与愿违,这些经历都值得珍藏.
请以“关键时刻,我这样做”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①明确时刻的“关键",交代“这样做”的原因。
②详略得当,充分表现“这样做”的过程。
③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④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⑤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雪落菘叶
高方
①第一次听说白菜别名叫“菘”时,心里一动,这让我想为新认识的“菘”写点什么。
②中国是白菜的原产地.古老诗集《诗经》中有“采封采菲”的诗句,后来“芬”逐渐变身为“菘”,成为白菜的古称.千百年来,当园圈里的莱蔬们渐次退场,只有白菜坚守到小雪时节。它更像是大地的呼吸,与松一般有不畏霜寒的傲骨。
③当第一场冬雪覆盖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准备要离开土地了,虽然最外层的叶子依然舒展如裙摆般松散,但内层已包裹紧密,捏一捏顿感踏实,如此瓷实,便可承受长途运输之颠簸。
④别看白菜窝在垄间其不扬,叶子并无精致讲究的姿态,但是从离地几米的视角俯视它们,却有震撼的观感,一朵朵花苞葱葱翠翠、圆圆滚、层层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⑤每到收白菜的季节,奶奶仅偻的腰更弯了,她将背拉成一张弓,面向泥土蓄力,拢起白菜外层散乱的叶子,拉住根部轻轻一拽.片刻前还直挺挺的白菜,立刻倒在一旁。
⑥爷爷有时会起锄头,把白菜根从泥土里钩拽出来,白菜顺势在地垫里打个滚,被爷爷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柳条值,手推车上摞起、坐德,白菜们便跟着农人回了家。
⑦带着泥土的白菜要先晾晒三四天,直到外层的绿叶萎蔫,变得像纸一样皱而干,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那些寒生露凝、弯月银霜以及夏秋虫自然风物统统封进心里,从此缄口。⑧晒过的白菜可以在室外任一处背风的地方堆放,不论放在何处都不需用纸张、棉被、塑料膜等物覆蓝,它喜欢与自然天生天长,风、雪、寒霜才是它愿意接受的披风。
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户户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节受命,承担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长身体的我,总是不满足于单一食物的摄入,于是在奶奶弯腰拾起一棵白菜时,便开始嘟囔着抗议:我不想吃炖白菜。
⑩拢上套袖,奶奶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双手交错间,便烙好一张酥香的葱油饼,有了饼的加持,炖白菜果然又变得别有滋味.有时,奶奶也会把肥肉炼成脂渣,和着白菜做成包子、饺子,烙饼,味道各有不同,味蕾多次沦陷。
⑪大白菜味甘性平,它与谁搭伴都可以。它愿意为任何一场厨房大戏充当配角,这不失为白菜迷人的部分,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⑫小小白菜,清白而淡雅,深得文人圣客的偏爱,始终占据一方纸墨。
⑬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也是资深美食家,曾作诗云:“白菘类豚,冒土出蹈掌,”能从清淡的大白菜中品出如此美味,不失为阅尽繁华后的回归,表里澄澈,怎么都自在。⑭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过大白菜:“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如今,在大白菜的重要产地——山东胶州,刚收割完的白菜也用红绳捆绑,绳子上还挂着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它生长和运输的过程。
⑮又是一年雪落时,雪霰排成长队降落人间,或随旋风急流而泻,或掘着光线升腾。相比之下,白菜笃定多了,陈于墙角、铺于集市,不卑不亢地候在那里,为大地隆冬的洗礼而揭幕。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引用《诗经》,交代白菜的古称及其演变过程,写出了我国种植白菜的历史悠久。 B、第③段中写白菜像人一样从容地整理好行李,体现白菜已经成熟,准备要离开土地了。 C、第⑬⑭段通过引用手法,写出了白菜自古便深得文人墨客的偏爱,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D、第⑨⑩段写白菜单独烹调难以出彩,需要搭配饼或肥肉才有滋味,体现了白菜平平无奇。(2)、在作者眼中,白菜有哪些可贵之处?请简要概括。(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品读下列语句。①那些寒生露凝、弯月银霜以及夏蝉秋虫等自然风物统统封进心里,.从此绒口,(从修辞的角度)
②雪霰排成长队降落人间,或随旋风急流而泻,或循着光线升腾.(从环境描写的角度)
(4)、本文适合作为以下哪篇课文的拓展阅读篇目?请从写作手法出发,选择其中一课并简述理由。
A.《白杨礼赞》
B.《昆明的雨》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自古以来,桥梁都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自从学习了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小华对桥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几位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搜集了不少关于我国桥梁的资料。
材料一
我国“拱桥”之产生,文献与实物俱无佐证,是否受外来影响,今尚不明。《水经注》中“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润,润有石梁,即旅人桥.”殆为“拱桥”最初之记载.惟近岁洛阳发见周末韩君墓,墓门有石拱,而旅顺附近南山里与朝鲜乐浪诸汉墓之美门,皆有圆拱.颇疑拱之用于桥梁,或更早于晋太康七里涧桥,未可知也,“拱桥”之构材,用石者最多,砖者次之.其种类依拱之形式,有五边形拱、圆拱、拱、平拱、尖拱、椭圆形拱、抛物线拱数种。其中,圆拱之桥国内较为普通,其最长者当推明代周忱所建苏州宝带桥,多至五十余优,此外苏、常一带之桥,有于圆拱下加反圆拱者,上下相联若管状,最为特别,而力学上之解释,亦极稳固。在国内桥采中,可谓别开生面者矣,
(摘自刘敦桢《中国桥梁简史》,有删改)
材料二
①云南山多河多,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在穿越悬崖绝壁的激流上建桥,书写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辉煌,
②茅以昇先生认为,桥采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
③禄丰县五马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④建水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桩长148米,桥面高9米, 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中规模量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柔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
⑤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 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桥的西岸是悬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峻.桥西岸皮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要塞天成"“沧水飞虹"等30余幅历代名人题刻。这座桥也是云南古桥中历代诗人赋诗最多的一座.可惜,霁虹桥于1986年毁于特大洪水,据《保山地区交通志》记载,霁虹桥被毁前是云、贵、川、藏、陕五省区索桥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桥朵,在我国桥莱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节选自《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有删改)
材料三
①中国是个“桥的国度.遍布各地的历代桥梁,跨越山水,便利交通,将建筑、艺术与科技和谐相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古桥总体上正在急剧减少,古桥保护刻不容缓。
②古桥“十不存一*,多种自然灾害造成古桥的破败、荒废乃至消亡.如湖南炎陵县城城西的安济桥,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明清时期不时修缮,成为当地最古老的石拱桥.记者慕名前来探访时看到,安济桥如今缩在民宅、杂树、菜园和垃圾之间,当年以花岗岩、石灰、桐油砌筑而成的石拱桥,出现能插进粗木桩的大裂缝,成了一座摇摇欲坠的人行便桥。在安济桥头住了几十年的一位老者说,安济桥“沦落”至此,他和邻居们感到痛心.
③“在中国地面上,真正原建的千年以上建筑文物已经很少,最多的就数古桥.然而,目前很多古桥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自然灾害和年久失修,导致众多古桥自然消亡.”茅以科技教育基金会古桥保护专家罗关洲说,
④除了自然消亡,决定古桥生死的还有人为因素,战乱时期,很多古桥难逃生死大劫.和平年代,古桥同样面临着大量的损毁和“非正常死亡"。
⑤破坏性保护造成的古桥价值减损,全国不在少数,一些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古桥,在修缮过程中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改建、重建,致使古桥的文物价值减损乃至实质消亡。
⑥中国古桥快速地消亡。一同消失的不仅有古桥本身,还有它的营造技艺;被割裂的不仅有历史文化,还有它与当地民众的情感纽带。
⑦古桥是人类文明千百年来积淀的“活化石",是中华乡土文化印象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小桥流水人家",有桥就有乡,有桥就有家。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留住古桥的生命,留住“人间彩虹”的美丽?针对古桥的-“保护性破坏”,专家指出,可考虑制订“古桥保护修缮规范".古桥修缮不应采用“拆除重建、异地重建”等简单处置方式,应优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古桥维修加固。
⑧“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来说,古桥不仅不能拆除,而且不宜搬迁,因为古桥与当地文化联在一起,搬迁它处,桥还是原来的桥,但文物价值已经不完整了,”88岁的古桥研究专家孔庆普说。
⑨在很多专家看来,将中国古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因此,应考虑将中国古桥整体申报世界遗产,比如将河北安济桥、广西永济桥、北京卢沟桥等古桥纳入,进行捆绑式申遗.茅以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玉麟认为“申报世遗是手段,保护古桥才是目的。"
(新华社2016年9月29日电, 有删改)
(1)、小华分享了对“拱桥”的研究,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拱桥”的建筑材料使用方面,人们最经常使用的是石料。 B、最早把圆拱这一设计用于桥梁的,目前经考证是晋太康的七里涧桥。 C、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建造的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 D、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云南霁虹桥都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2)、小华分享了整理材料时的发现,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苏州、常州一带的拱桥具有反圆拱下加圆拱的设计,这在国内桥梁设计中是别开生面的。 B、材料二画线句通过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双龙桥的桥长、桥高、桥宽及桥孔数量,体现出双龙桥的规模宏大。 C、从材料三可知,年久失修、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改建是古桥由于人为因素“非正常死亡”的两大原因。 D、材料三是一则通讯,通讯中引用了罗关洲、孔庆普、茅玉麟等专家的原话,体现了新闻的准确、真实。(3)、小华分析了三则材料的内容和作用,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文献记载最早的“拱桥”说起,对“拱桥”的构材和类型作了简要介绍,可见“拱桥”在我国历史悠久。 B、材料二从梁、拱、吊、索四种类型对云南古桥作了代表性的介绍,云南桥梁众多、交通辉煌与其地形地势紧密相关。 C、材料三从建筑保护角度分析了古桥消亡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保护办法,能够引起读者对古桥文化遗产的重视。 D、材料一、二、三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桥的前世今生,兼顾了整体和个、过去和现实,详实全面。(4)、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要尽全力保护古桥的原因是什么? -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的“”和“”二字描绘出衰败凄凉的状况,看似写景,实为打情。(2)、本诗的颔联与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同是写花鸟,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8、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各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 ,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亨,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联既在九重④ ,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卿等为朕之耳日,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选自《贞观政要·君道》,有删改)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曾益其所不能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其耳目皆为敝 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 往送之门(《富贵不能淫》)(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①然后知生于忧惠而死于安乐也,
②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运用一系列排比句,论证了艰苦的环境可以造就人才这一道理,富有说服力。 B、乙文唐太宗认为古代的昏庸帝王听信身边近臣或者小人的谗言,因此导致国家的灭亡。 C、甲文第②段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阐述“生于忧,死于安乐”的观点。 D、乙文唐太宗从抚恤百姓和杜绝纵逸等方面论证为君之道,强调治国需要了解时政得失。(4)、【甲】【乙】两文在治国之道上有哪些相同的观点?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
9、根据课本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 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②征蓬出汉塞,。(《使至塞上》王维)
③ ,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渔家做》李清照)
⑤ ,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愚公移山》)
⑥富贵不能淫, , 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2)、诗以言志,歌以咏怀。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诗句
批注
出处
① , 。
比喻抒怀,言老当益壮之气。
《龟虽寿》曹操
② , 。
借典言志,显报君不渝之心。
《雁门太守行》李贺
-
10、文华中学八(1)班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活动。(1)、在查找资料时小菲同学读到下面这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即将在年底开通的广州地铁十一号线首度揭开非遗主题的“面纱”,据悉,十一号线串联天河区、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5个区,除了已建成的天河公园站和员村站,新建的24座车站都设计为非遗标准站,十一号线分别在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芳村站、芭洲站,中医药大学站打造了5个非遗重点站,设计了文化展示橱窗、艺术品展示墙、LED多媒体展示屏等不同的展示形式,打造“湾区轨道文化长廊”示范线,据介绍,广州地铁十一号线最终选取了粤剧、广绣、广彩瓷、广东醒狮、广雕、传统医药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重点站进行融合设计.芳村站的非遗主题为“粤绣锦华”,琶洲站为“粤声升平°,中医药大学站为“粤药仁心”,广州东站为“粤韵芳华”,广州火车站为“粤彩鉴金”。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2024-12-13
(2)、同学们听说11号地铁的华师站就在学校附近,计划从学校正门出发前往参观,请你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指引大家前往最近的地铁口。(3)、小粤同学的学习小组计划周末上午选修课结束后,从学校出发一一走访这几个重点站,了解站点设计的特点,希望语文老师余老师能与他们同行,参与他们的考察过程。为此他们写了一份邀请函,请你帮忙完善一下。邀请函
敬爱的余老师:
您好!
我是八(1)班的小粤同学,我代表第三学习小组诚挚邀请您参加我们周末的“身边文化遗产”考察学习活动,① , 期待您的到来!
此致
敬礼!
2024年1月10日
八(1)班小粤
①请你在文中横线上补充请余老师参加考察的理由。
②这份邀请函中存在一处信息不明的错误,请指出。
③这份邀晴函中存在一处格式错误,请指出。
-
1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选拔出最好的作品参加全市作文比赛,老师们精心组织了校内选拔活动,这也为每位同学提供了公平参与。 B、学校运动会的赛场上,运动员们向大家展开了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也激励着同学们奋勇向前。 C、央视节日《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形式,讲述典籍在五年历史长河中流转、源起、传扬的动人故事。 D、这些高精尖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而且为人类认识和理解宁宙提供了重要支持。
-
12、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站在广州起义纪念碑前,对共赴国难的南粤儿女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B、《哈利·波特》情节波澜起伏,抑扬顿挫 , 将读者带人了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 C、秋高气爽之时,登上南山,极目远眺,人目皆是络绎不绝的山丘,让人心旷神怡。 D、“玉兔”探月,“北斗”组网,“娥”凯旋等,一个个好消息从太空摩肩接踵而来。
-
13、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菀然 暮年 诚惶诚恐 藏污纳垢 B、蔓延 暄嚣 不怀好意 交头接耳 C、轩昂 桥墩 潜滋暗长 惨绝人圜 D、锃亮 斟酌 无动于衷 春寒料峭
-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 (suō) 慷慨激昂 (kǎi) 歼灭 (qiān) 遒劲有力 (jìng) B、记载 (zài) 惟妙惟肖(xiào) 诘责 (jié) 触目伤怀 (chù) C、胆怯 (qiè) 一片狼藉 (jí) 繁衍 (yǎn) 深恶痛疾 (wù) D、题跋 (bá) 倔强挺立 (juè) 鲜腴 (yú) 坦荡如砥 (dǐ)
-
15、【名著阅读】(1)、任务一:下面是小荔同学做的读书笔记,请根据阅读积累,把表格补充完整。
作品名称
人物
人物关系
《西游记》
铁扇公主与红孩儿
①
《朝花夕拾》
“我”与②
主仆
范爱农与“我”
③
④与“我”
师生
(2)、任务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本领,简要介绍它的特点及其来源,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①七十二变 ②火眼金睛 ③筋斗云
-
16、请以《明天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5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1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三位语文老师
杨苡
第一位是王老先生,王德修。他教的是文言文,但和在家里魏老先生教的还是不一样。魏老先生就是讲《论语》,还是四书五经的那一套教法,主要就是背。在中西女校(全称为“天津中西女子中学”)我们是有课本的,内容丰富多了,也不是那么一本正经,而且以讲解为主。我们都是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太细就听不下去了。照规矩我们该端端正正坐着,可正是好动的年纪,有时忍不住要在下面说悄悄话,王老先生听到了,眼睛会从老花镜上面看过来,眉头紧皱,却不停下来,还接着讲。偶尔低声呵斥一句“不要讲话”,我们也不大在乎。说话的人暂时安静了,脸上却还笑嘻嘻。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不大喜欢文言文的,好多文章只记得头一句,比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王老先生教得有些有意思,没逼着我们背,我们倒一下就记住了,像李清照的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辛稼轩的写他喝醉酒的词,到现在我还能背得一字不落:“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一是王老先生教时一边吟诵一边比画,做出醉倒的样子,我们一下就记住了;二是因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这句,我们经常挂在嘴上——不是讨厌文言嘛,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还要学它干吗?这下有理由了。
学课文以外,也要作文。王老先生教的作文当然是文言的,白话的他恐怕也写不来。我们都是用毛笔写。虽说烦文言,学着写时也有它的好玩。写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胡诌过一篇《愁城记》,因为是后来登在班刊上的,要不也早忘了。
私塾里学生都怕老师,我们不怕。王老先生不怎么严厉,我不用功,总惦记着玩儿,他拿我也没办法。毕业纪念册上他给我写,“杨静如是我的弟子,颇颖悟,勤于学”,我姐一看,说,就知道玩儿,还勤于学哩!这当然是说好话,后面他用朱笔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我姐说,这才是他的中心意思,警告你哩。我哪会不知道?只是好话更容易记住。
第二位是范绍韩老师,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一年级,他是我们的国文老师。忘了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好像是个师范学院。他讲课很好。王老先生,净讲古文,我们不大爱听。范先生变了,讲白话文的文章,我们都爱听。他还鼓励我们自己办刊物、写文章。我们的班刊就是在他教国文时办起来的,我们出班刊《十九支箭》,他是我们的指导老师。
范先生对我们要求很严,逼着我们不断地动笔,每周要写一篇命题作文,文言、白话轮着做,之外每周还得交至少两篇周记,都要用毛笔抄好。他常说,要讲真话,“你怎么想就怎么写,骨在喉,一吐为快”。我们也真把什么都写出来,不管是快乐还是烦恼。他看得很仔细,因此每个学生的性格、心思他都了然于胸。但周记里的那些内容他是不会拿出来说的,权当我们的“悄悄话”。我们都很信任他,越发“怎么想就怎么写”了。有次我在周记里自叹才不如人,太笨,以后不会有什么成就了,他用朱笔批了八个字:“不问收获,只管耕耘”,很潇洒的草字。他是很会鼓励人的,我后来喜欢写作,还有爱写长信,多少都和他最初给我的鼓励有关系。
在中西女校,范先生代了一年国文课以后,来了一位新老师,叫高玉爽。高先生很喜欢新文学,自己为我们编讲义,自己动手刻钢板油印,选的全是新文学的名家名作: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他还喜欢讲新诗,讲闻一多、陈梦家、徐志摩。我喜欢上新诗,自己也开始写,起初就是受他的影响。他并没有让我们像背古典诗词那样背下来,就因为喜欢,我们自己背,好多新诗我们都能背,比如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新诗其实比整齐押韵的旧体诗难背得多。
据说高先生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又爱讲新文学,照说怎么都应算是个新派人物了,我们却给他起了绰号,背后叫他“高老夫子”。那是因为他戴着近视眼镜,穿着长袍,总是目不斜视的样子,一副老气横秋的神态,事实上不过三十来岁。和他沉默的外表相反,他是个追求进步的人,我们排演李健吾的反战独幕剧《母亲的梦》,还有毕业季打破常规,不用英文演莎士比亚,以中文演《玩偶之家》,都和他有关。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教文言时边吟诵边表演,这种方式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B、范老师鼓励学生要讲真话,即使在周记里边,也要一吐为快。 C、高老师喜欢讲新文学及新诗,说明他文学素养高,思想进步。 D、办班刊、写新诗、演话剧等活动让“我”对写作保持着热爱。(2)、三位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①后面他用朱笔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引用的角度
②他戴着近视眼镜,穿着长袍,总是目不斜视的样子,一副老气横秋的神态,事实上不过三十来岁。(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4)、本文重点回忆了三位语文老师,如果选择其中一位做你的语文老师,你会选择谁?请依据文本内容,结合进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生活,说出三点理由。 -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小荔学习“人与动物”单元后,搜集整理了以下材料,与大家分享。
材料一:
2024年11月22日上午,像往常一样来到 G3 长江公铁大桥南岸的工作人员胡雅婷收到一条短信:“上游3号、大桥2号、下游1号,今日17时30分至20时共侦测到江豚脉冲次数0、221、0。”“江豚又来过这里。”胡雅婷注视着宽阔的江面,期待能看见江豚黑亮的脑袋探出江水。江面上, G3 长江大桥正在进行桥面铺装施工。这条便捷的过江通道,跨越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全面实施和铜陵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中江豚数量由2001年的4头增加到现在的12头。
当“超级工程”建设遇上江豚保护,如何找到两全之策?答案是“礼让”。“在 G3大桥建设中我们使用了一套‘听豚’系统——水下噪声及长江江豚实时声学预警保护系统,就是为了防止施工干扰江豚的活动。”铜陵江豚保护专家郑邦友告诉记者。“当江豚靠近施工水域,我们会评估施工阶段的噪声对江豚的影响,进行施工避让。”“听豚”系统应用以来,在G3大桥施工水域段,已持续记录到上万次来自江豚的脉冲信息。“根据中科院近两年的监测,经过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的分析,项目施工对长江江豚产生的影响非常微小。”郑邦友补充。“礼让”远不止于此。G3大桥在设计之初,桥位就设在长江江豚不活跃的水域;首创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双层多功能桥,一跨过江,使大桥建设远离喜走深槽沙坝的中华鲟和在长江深槽水域泗游的其他珍稀物种;主桥水中主墩建设采用围堰挡水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水域中水生物的生存活动空间;基础在枯水期施工,使繁育的江豚与作业区隔离,在中华鲟幼鱼泗游期前完成栈桥和主塔基础施工……
(整理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长江主要水生生物资源统计
类别(单位/种)
2022年
2023年
土著鱼类
193
227
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11
14
滇池金线钯
0
1
细鳞裂腹鱼
0
1
(整理自《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3年)》)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智慧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 识别等数字高科技手段的应用,逐步构建起来的野生动物智慧保护体系,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稳中有升。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朱鹦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加到万余只;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50余头增加到300多头;“高原精灵”藏羚羊野外种群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6万-7万只恢复到30多万只。
(整理自《科普时报》)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秉持“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管子·五行》有云:“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注重自然对万物的养育和影响,产生了“仁民爱物”等关于自然和万物关系的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文化养分。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须“顺天时,量地利”,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谋求发展,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整理自《光明日报》)
(1)、小荔分享了整理材料时的发现,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豚”系统一旦监听到江豚靠近施工水域,施工队便会主动避让。 B、监测数据显示, G3大桥建设项目施工对长江江豚几乎没有产生影响。 C、据统计,长江流域2023年土著鱼类的种类相比上年增长了将近一半。 D、随着保护手段优化,大熊猫、朱鷄等珍稀濒危动物数量大幅度增长。(2)、小荔对材料展开了深入研究,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陵保护区江豚数量的增长,从侧面说明了铜陵生态环境日益向好。 B、施工方主动“远离”江豚的行为,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与尊重。 C、努力构建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D、“人与天调”强调了合理利用资源,是古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3)、小荔分析了四则材料的内容和作用,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大桥建设过程中保护江豚的举措,体现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态度。 B、材料二通过对长江主要水生生物资源统计,表明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快速提升。 C、材料三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的数字,说明了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颇有成效。 D、材料四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以此引导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践行生态理念。(4)、七年1班召开“保护动物”的主题班会,你将作主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列出发言提纲。 -
1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哪一句诗点明时令是在暮春?(2)、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尔)其勖①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已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② , 可不深念邪!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③。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节选自郑玄《诫子益恩书》)
【注】①勖:勉励。②所生:指父母。③恨:遗憾。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静以修身/吾日三省吾身 B、意与日去/目似,意暇甚 C、若致声称/未若柳絮因风起 D、亦已焉哉/身已半入(2)、下列对【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 B、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 C、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 D、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德行立于己志。
(4)、两封家书都表达了对孩子的期许,包含着对他们未来人生的建议。诸葛亮和郑玄的建议中有哪些相同点?请结合文本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