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积累

  • 1. 语段阅读

    贵州的春天姗姗来迟,和煦的春风唤醒了田间的“黄金甲”,省内油菜花相继开放,这使得贵州成为了家喻户xiǎo①____的赏花胜地,金黄夹杂着翠绿,微风徐来,泛起浩浩荡荡的“浪花”,满眼灿烂,油菜花如宝石般被镶qiàn②____在水村山郭中:一派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将贵州“绣”成一幅幅迷人的美丽画卷。

    màn bù③____其中,处处为景,步步生情,悠然自在,金黄的油菜花将大地衬得生动明朗。阳光下,田野旁,人们凝望着那片灿烂的金黄,那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词语。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姗姗来迟 B、浩浩荡荡 C、悠然  D、凝望
  • 2. 默写
    (1)、当窗理 , 对镜帖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诗》
    (2)、念天地之悠悠,独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可怜 ,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4)、但我知道路径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诗人以形象灵动的笔法告诉人们放眼长远,不断克服困难的诗句是: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则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 B、《活板》节选自宋代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写的《梦溪笔谈》。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 D、茨威格是英国作家,其代表作有《三大师》《致恰达耶夫》等

二、阅读能力(共30分)

  • 4. 整本书阅读

    骆驼祥子(节选)

    老舍

    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千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

    选段中祥子的“那三十块钱”得到的方式是(   )

    A、卖了三匹骆驼得来的 B、祥子拉车辛苦赚来的 C、从孙侦探那里骗来的迈伙 D、虎妞主动拿给祥子的
  • 5. 现代文阅读

    闻一多:负重前行,弘毅致远

    张曼菱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迁往湖南长沙,准备建立一所联合大学,以保存抗战时期的各类人才、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的闻一多也随学校南下,那时的他已准备为国家承当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牺牲。

    1938年抗日局势恶化,联合大学需要从湖南长沙迁往云南昆明,建立起后来著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二百多名师生组成了“湘黔滇步行团”进行迁移。

    1938年4月,步行团到达的那个小县城解决不了二百人的食宿,于是学生吵闹。晚上县长却请步行团里的老师们吃饭。这种安排几乎造成步行团的分裂。闻先生看见学生们像饥民一样地要“暴动”,就在人丛里说:“我今年已是四十岁的人,我跟你们一样……谁要是有意弄得这样……”学生立刻安静下来,这一夜老师们都没有吃没有睡。他挺身而出,采取与学生同甘共苦的行为来化解矛盾。在关键时刻,闻一多能克己,有领导风范,彰显出“师道”的可护与担当。

    闻一多有种不易被打垮、不易灰心的坚强个性,步行团中,有许多教授中途选择坐车,但闻一多始终坚持步行,一天走六十里路不算什么事。他在地铺睡觉,走累了以后也一样睡着,不怕臭虫,蚤、虱的叮咬。他坚持步行到昆明后,人人感到惊讶并表示钦佩。

    闻一多是诗人,他用诗人气质在构建他的家庭理想,一切困难都不能扰乱他的内心。到达云南后,当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昆明时,闻一多头部负伤,然而这并不影响他“诗化生活”的理想。夜晚月亮升起,打开窗户,月光整个能够散到屋里。月光底下,他教孩子们朗诵起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子女们玩得差不多了,他就把孩子们叫回来,有时候他给孩子们讲讲远古的神话,有的时候他就教孩子们背唐诗……云南的天特别蓝,又高又蓝,白云在上面飘,远处都是一片绿,孩子们在那里背唐诗,虽然年龄还小,仍觉得自己好像走到诗境里去了,这对孩子们的心灵是一种多么深刻的陶冶呀。

    闻一多不仅热爱生活和家庭,他还坚守着一种“不自由毋宁死”的抗争意志。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第二年的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宣布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当年7月11日“抗战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街头、国民党正在破坏民主。闻一多也受到了“警告”威胁。

    他是知道自己正在接近死亡的,周围的人们也都意识到了,大家想让他离开这险地,可是他却凛然,没有畏惧,他看到了国民党残杀民主人士,看到了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民众陷入痛苦与疾苦中。他讲:“现在就好像是一条船,在海里面遇到了大风浪,我们在船上的人,需要把这个舵掌握好,那么船才能不翻,到达彼岸。如果我们撒手不管,任凭风浪去吹这个船只,那这个船就要沉,所以,我不坚持不行!”

    闻一多是诗人,诗人是善于想象与比喻的。“遇到大风浪的船”是什么意思?而他一定要自己留在船上,这又是为了什么?这时他的行为有一个内驱力,谁也拦不了。

    7月15日上午,闻一多在李公朴先生追思会上,发表了痛斥国民党特务、呼唤新中国的“最后一次讲演”他知道死亡离得更近了,下午,他开了记者招待会,宣传民主的运动、控诉了国民党的暴行。会后他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了。

    最后关头,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践行了“……”的行为信条,达成了伟大的人格。

    (1)、下列选项中,与本文提到的闻一多身份不符的一项是(   )
    A、为师者 B、为父者 C、从军者 D、爱国者
    (2)、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概括对应的事佯,完成下表。

    评价性语句(摘录原句)

    对应的事件(概括内容)

    在关键时刻,闻一多能克己,有领导风范,彰显出“师道”的呵护与担当。

    闻一多在地铺上睡觉,不怕臭虫、蚤、虱的叮咬,最终步行到达昆明。

    闻一多是诗人,他用诗人气质在构建他的家庭理想,一切困难都不能扰乱他的内心。

    (3)、选文末段省略号处是引用《论语》的句子。在甲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乙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你认为引用哪一句更合适?请根据相应内容阐述理由
  • 6. 古代诗文阅读

    此君轩记(节选)

    (清)王国维

    竹之为物,草木中有特操者。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从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渭川淇澳千亩之园,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挹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焉。

    【注释】①特操:独特节操。②渝;变更,改变。③渭川淇澳:渭水、淇水转处。④渊:深远、⑤泠:清凉。⑥挹:取。

    (1)、若给选文配插图,下面关于插图内容的描述不适合选文的一项是(   )
    A、雾气缭绕的清晨,竹枝交错掩映 B、细雨绵绵的傍晚,雨水沿竹叶滴落。 C、陡峭险峻的山崖,竹根紧抱岩石。 D、小巧幽静的庭院,三两竿竹子挺立。
    (2)、请摘录本文最能表现竹“不可屈之节”的句子。
    (3)、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物 何陋有《陋室铭》 B、草木中有特操可爱甚蕃《爱莲说》 C、其超世之 非宁静无以远《诫子书》 D、是以君子焉乃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 7. 诗歌鉴赏

    山村
    (宋)戴复古

    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

    松边一石平如榻,坐听风蝉□夕阳

    (1)、下列诗歌所体现的季节与本诗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约客》  B、《观沧海》 C、《游山西村》 D、《春夜洛城闻笛》
    (2)、三位同学在讨论末句空缺处怎么填。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补充下面的对话。

    小明:我认为填“看”字很好,你想呀,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在微风中看着眼前的夕阳徐徐落下,此时蝉鸣阵阵,诗人感受着傍晚时分的美好。

    小强:我认为填“送”字才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

    小乐:我认为填“”字也妙,你想啊,诗人坐在松边那块平坦如榻的石头上;

三、语言运用(共5分)

  • 8. 下面是某编辑收到的读者留言。请按照语言简明的原则,根据提示修改其中三处。

    小编,您好!①我读了题为《城市记忆——发现手工艺人》的文章,读了这篇文章后发现有错别字。②“手工腊烛店”的“蜡”字写错了,应该是虫字旁,而不是月字旁,③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作,所以“蜡烛”的“蜡”是虫字旁。④而月字旁的“腊”指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食品,比如“腊肉”的“腊”。⑤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或购买腊肉,我家里人就特别喜欢吃。⑥贵编辑部发表的文章向来严谨,词严义密、辞采细密、谨慎周至,⑦建议您及时修改!

    (1)、第句有语议重复的现象,删去
    (2)、第句偏离中心,删除全句。
    (3)、第句有堆砌词语的现象,删去

四、写作能力(共40分)

  • 9. 有些人看似普通平常,却因一段经历,一项能力,一种精神品质……表现出不平凡的一面。你身边熟悉的人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请以“其实并不平凡”为题,从“他”与“她”中任选一字填在标题横线处,写一篇500-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和要求:

    ⑴简略交代“他”或“她”的平凡之处。

    ⑵选取一、两件事,抓住细节,充分表现“他”或“她”的“不平凡”。

    ⑶符合生活常理,内容积极健康,文体明确。

    ⑷请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