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到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第二次从发出到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为1s,则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2、小王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敲打铁块,在小王看到铁匠最后一次敲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王的距离约是(    ).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
  • 3、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走廊里模仿周杰伦的声音放声歌唱,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了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华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填“乐音”或“噪声”);小华“捂住耳朵”这个动作,是在控制噪声.
  • 4、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 5、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动物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比较大的缘故.
  • 6、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音调要放低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 8、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从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 9、阅读下面的数据,回答问题.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ms1)

    空气(15℃)340海水(25 ℃)1 531
    空气(25℃)346铜(棒)3750
    空气(35 ℃)352大理石3 810
    煤油(25℃)1 324铅(棒)5 000
    蒸馏水(25℃)1497铁(棒)5 200
    (1)、空气中的声速是m/s(当时的温度为15℃).
    (2)、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由上面的数据可得出: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填“大于”或“小于”,后同)液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液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气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4)、声速大小的影响因素:.
  • 10、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¹)

    空气(0℃)

    331

    3 230

    空气(15 ℃)

    340

    3 750

    煤油(25℃)

    1 324

    5 000

    水(常温)

    1 500

    5 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相隔2.43 s,则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该金属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为15℃)?
  • 11、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水(5℃ )水(15℃)水(20℃)海水(25℃)软橡胶(常温)软木铁(棒)
    v/(m▪s-1)1 4501 470148015313 23040~505005 200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2)、设海水的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m.
    (3)、真空中的声速是.
  • 1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

    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 13、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 14、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15、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16、如图是某汽油机的一个冲程,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30%,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油机在1s内对外做功15次 B、汽油机燃烧汽油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图中该汽油机正处于做功冲程 D、若另一台汽油机的效率为32%,则另一台汽油机的功率更大
  • 17、小娜同学为了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特殊容器,容器由底部相通的A、B两部分组成,容器A底部有一个面积为80cm2的圆孔,圆孔距容器 B底部10cm,现用一个上下表面均为圆形的木塞(不考虑吸水)堵住圆孔,当向容器A中注水至水深 10cm时,木塞未上浮且与容器A底部接触紧密。已知:木塞的参数如图丙所示, h1=6cm,h2=4cm,上表面积S1=160cm2 , 下表面积 S2=80cm2 ,  木塞质量 m=1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g 取 10N/kg。求:

    (1)、图甲中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
    (2)、向图甲容器B中注水,当B中水深25cm时(如图乙),木塞受到的浮力;
    (3)、继续向图乙容器B中注水,直至木塞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塞排开水的体积。
  • 18、小庆家有一只电热水壶,部分参数如下表。一次烧水过程中,将1.5L的水由20℃加热至沸腾用时 12min。已知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当地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 c=4.2x103J/(kg℃), 水的密度 p=1.0×103kg/m3。请回答下列问题:

    额定电压

    220V

    最大容量

    1.5L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1000W

    (1)、求烧水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小庆妈妈觉得这只电热水壶每次将水烧开的时间较长,打算购买另一只最大容量相同、额定功率为 1500W的电热水壶。室内插座的额定电流是5A,用该插座给电热水壶供电,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通过计算说明,她能否购买此电热水壶。
  • 19、小娜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 已知定值电阻Ro 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低于 10V。

     

     

    (1)、图甲中闭合开关前,小娜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选填“左”或“右”)端 ,电流表A1的量程应选 , 电流表A2的量程应选 (两空均选填“0~0.6A”或 “0~3A”)。
    (2)、图甲中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小娜发现电流表A1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A2的指针有明显偏转,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选填“Ro”或“Rx”)断路。
    (3)、故障排除后进行测量,其中一个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另一个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A, 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Ω
    (4)、小娜利用测出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天然气浓度检测仪,其电路图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6V, 气敏电阻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规律如图丁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低至3V时,启动报警系统,图丙中(选填“R1”或“R2”)是气敏电阻;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天然气的浓度为 %。若要在天然气浓度更低时启动报警系统,需更换阻值更(选填“大”或“小”)的定值电阻。
  • 20、小庆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长方体容器中用隔板分成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薄橡皮膜左右两侧压强不同时,形状发生改变。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此装置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制作液体密度计。

    (1)、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如图乙所示,在隔板左右两侧加入不同深度的水,左侧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 右侧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 (h1>h2),发现薄橡皮膜向右凸起,则薄橡皮膜左右两侧等高处a、b两点的压强paPb (选填“>”“<”或“=”),说明同种液体,随液体深度的 (选填“增加”或“减少”),压强随之变大。

    ②将图乙容器中的水倒出并擦干,在隔板左侧加入水,右侧加入相同深度的盐水,发现薄橡皮膜向(选填“左”或“右”)凸起,如果要使薄橡皮膜恢复原状,需(选填“增加”或“减少”)盐水的深度。分析得出,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2)、制作液体密度计

    ①向图甲容器隔板左侧加入水,量出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12cm,向隔板右侧加入酱油,直至薄橡皮膜恢复原状为止,量出酱油液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10cm,则酱油的密度为 g/cm3(p=1.0g/cm3)。已知符合国家标准酱油的密度范围是 1.14g/cm3~1.25g/cm3 , 该酱油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②小庆想要直接测量多种液体的密度,将该装置做如下设计,在右侧容器壁距离薄橡皮膜中心点高度为 h3处做一标记,如图丙所示。每次在隔板右侧加入待测液体至标记处,左侧加水至薄橡皮膜恢复原状,测出水面至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 h4 , 则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ρ=(用h3、h4和ρ表示),利用该原理在左侧容器壁标刻出均匀的刻度,即可直接读出待测液体密度。

上一页 226 227 228 229 2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