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从点D观测点E的俯角是30° , 则在点E观测点D的仰角是(       )

    A、60° B、30° C、75° D、120°
  • 2、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与原来的三角尺之间的图形变换属于(       )

    A、平移 B、旋转 C、相似 D、轴对称
  • 3、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43 B、7 C、12 D、1.5
  • 4、在十一作业中同学们参与了“自制角分仪”的活动,下图是一个同学的作品,他将四根木条顺次钉在一起,其中AB=ADBC=DC , 两根木条的连接处是可以转动的.
    (1)、如图是一种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 , 相邻两根木条的连接处是可以转动的.在下面的几种用法中,能作出MON的平分线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OCMON的平分线

    OBMON的平分线

    OAMON的平分线

    (2)、对于这个工具的其它用途,小泽发现可以用它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请结合右图补全求证,并给出证明.

    如图,已知:AB=ADBC=DC

    求证:______________垂直平分_____________.

    证明:

    (3)、小瑞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又计出了三等分角的仪器一一勾尺.

    勾尺的直角顶点为PPQ(“宽臂”的宽度)=QR=RS , 勾尺的另一边为MN , 且满足MNQ三点共线(所以PQMN).

    小瑞利用手中的勾尺,通过下列步骤将ABC三等分:

    第一步:如图1,画直线DE使DEBC , 且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等于PQ

    第二步:如图2,移动勾尺到合适位置,使顶点P落在DE上,使MN边经过点B , 同时让点R落在ABCBA边上;

    第三步:如图3,标记此时点Q和点P所在位置,作射线BQ和射线BP

    然后小瑞利用图3,证明射线BQ和射线BPABC的三等分线,请补全证明过程:

    证明:BQ垂直平分线段PR

    __________=___________.

    BQPR

    PBQ=RBQ

    (请继续完成后面的证明过程)

  • 5、已知在ABC中,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于点EDFACAC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BE=CF

  • 6、如图,AOB=150°OP平分AOB,PDOB于点D,PCOBOA于点C,若PD=3 , 则OC的长为

       

  • 7、如图,ADABC的角平分线,B=2C , 将ABD沿AD所在直线翻折,点B在AC边上的落点记为点E,若AC=8AB=5 , 则BD的长为

  • 8、如图,ABC=30° , 在ABC内有一点P,BP=5PP1垂直AB于M,PP2垂直BC于N,且PM=MP1PN=NP2 , 连接P1P2 , 则P1P2=

       

  • 9、如图所示的“钻石”型网格(由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已经涂黑了3个小等边三角形(阴影部分表示),请你只涂黑一个小等边三角形,使它与阴影部分合起来所构成的完整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满足题意的涂色方式有种.

       

  • 10、在校运动会举办前夕,李老师想设计一款等腰三角形彩旗幡悬挂于赛场上,为同学们加油助威.已知每面彩旗的腰长AC=BC=6 , 若其底边AB长度为整数,则底边AB长度的最大值为

  • 11、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ABC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作PDBC于点D,记ABC的周长为pPDr , 给出下面三个结论:①APB135°;②CDr;③AC·BCpr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ABC

    (1)、作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B1C1 , 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
    (2)、求出A1B1C1的面积.
  • 1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 若AC=6BD=5 , 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

  • 14、如图,已知AB=AC,AD=AE,BAC=DAE=α , 点BDE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ABDACE
    (2)、求证:21+3=180°
    (3)、当ADEC时,求α的度数.
  • 15、如图,点D、E是等边ABC的边BCAC上的点,且CD=AEADBE相交于P点,BQAD于Q,已知PE=1PQ=2.5AD的长.

  • 16、八(1)班数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圆柱形容器内径测量仪,如图,制作和使用方法:将两根等长的木棒中心固定在一起,两根木棒可以绕固定点O自由旋转.测量圆柱形容器内径时,把测量仪的一端放入容器内,再将木棒的两端张开,只要测出露在外面的一端两个木棒之间的距离AD , 就知道了容器的内径CB的大小。请你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已知: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______________,连接ADBC

    求证:____________.

    证明:

       

  • 17、货轮在海上以每小时6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航行,已知货轮在B处时,测得灯塔A在其北偏东80°的方向上,航行半小时后货轮到达C处,此时测得灯塔A在其北偏东20°的方向上,求货轮到达C处时与灯塔A的距离.

  • 18、如图是由5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延长DKABAC分别于点M、N,延长EHBD于点P.若SAEHNSBMHP=k , 则SFGHKSBCNK=(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 19、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

  • 20、如图,ABCBC边上的高为h1DEFDE边上的高为h2 , 若AC=EF ,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h1<h2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
上一页 852 853 854 855 8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