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数学课上,老师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计算当 , 2,4时,二次函数的值,甲、乙两同学正确算得当时,;当时, . 丙同学由于看错了n而算得当时, .(1)、求m,n的值;(2)、丙同学把n看成了什么数?请你通过计算把它求出来.
-
2、已知 , 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1)、填空:______; ______.(2)、求代数式的值.
-
3、解方程: .
-
4、如图,小明同学将正方形硬纸板沿实线剪开,得到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正方形硬纸板的边长为 , 则折成立方体的棱长为 .

-
5、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 , 那么方程的根是 .
-
6、小明在与对话中输入如下的文字:“有没有这样一个数,先计算它的平方,再减去它的3倍后再加上4,结果等于这个数?”经过40秒的深度思考和验证,给出的这个数应该是 .
-
7、写出抛物线经过原点的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
8、对一元二次方程 , 某学习小组给出了下列结论:
甲: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乙:设这个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 , , 则有 , ,
丙:这个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最简单,其根为;
丁:这个方程的解为 ,
老师看后说只有两个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则这两位同学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
9、二次函数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 )
x
…
0
1
2
3
…
y
…
5
0
0
…
A、直线 B、y轴 C、直线 D、直线 -
10、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2022年和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分别为4.65本和4.76本,设平均每年阅读量的增长率为 , 那么可列方程是( )A、 B、 C、 D、
-
11、如图,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则与的关系是( )
A、 B、 C、 D、 -
12、将抛物线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B、 C、 D、
-
13、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 B、 C、 D、
-
1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判断根的情况
-
15、已知抛物线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口方向向下 B、形状与相同 C、顶点是 D、函数最大值为4
-
16、是等边三角形, , , 点D为射线上一点,连接 , 将线段绕点B逆时针旋转至 , , .
(1)、如图1,过点E作 . 交边于点F,求证:;(2)、如图2,点D在边上时,连接交边于点G,若 , , 求的长;(3)、当点D在的延长线上时,连接与射线交于点G,若 , 试探究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
17、如图,已知 , , .
(1)、求证:;(2)、猜想 , ,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18、如图, , 点D在边上, 和相交于点O.
(1)、若 , 求的度数;(2)、若 , 求证: . -
19、如图,已知中,是边上的高,点E在线段上,且平分 . 若 , , 求和的度数.

-
20、如图,在和中, , , (点 , , , 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