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摆放.若直线 , , 则的度数为 .
-
2、如图,沿射线方向平移到(点E在线段上),如果 , , 那么平移距离为 .
-
3、如图,在中, . 若点P可以在边上自由移动,则的长不可能是( )A、2.5 B、3 C、4 D、5
-
4、如图,已知直线 , 分别与 , 相交,图中 , , , 则∠4的大小是( )A、 B、 C、 D、
-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6、如图所示:若m∥n,∠1=120°,则∠2=( )A、55° B、60° C、65° D、75°
-
7、如下四个图形中,能由已知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8、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设顶点在格点上的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按下列要求画图.(1)、请你在网格图中画出边长为 , , 的格点三角形;(2)、在(1)的条件下,求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
-
9、定义:若 , 且 , 则我们称是的差余角.例如:若 , 则的差余角.(1)、如图1,点O在直线上,射线是的角平分线,若是的差余角,求的度数.(2)、如图2,点O在直线上,若是的差余角,那么与有什么数量关系.(3)、如图3,点O在直线上,若是的差余角,且与在直线的同侧,请你探究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
10、材料一:解方程组时,采用了一种“换元法”的解法,解法如下:
解:设a-1=x , b+2=y , 原方程组可化为 , 解得 , 即 , 解得
材料二:解方程组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解法如下:
解:将方程②变形为③,把方程①代入③得,26+2y=10,则y=-1;把y=-1代入①得,x=4,所以方程组的解为:.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运用换元法求关于a , b的方程组的解;
若关于x , y的方程组的解为 , 求关于m , n的方程组的解;
已知x , y , z满足 , 试求z的值.
-
1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面问题: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如:{-3,4},{-3,6,8,18},其中大括号内的数称其为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集合满足:只要其中有一个元素 , 使得也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称为条件集合.例如;{-3,-2},因为 , -2恰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所以{3,-2}是条件集合:例如;{-2,9,8},因为 , 8恰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所以{-2,9,8}是条件集合.(1)、集合{-4,12}是否是条件集合?(2)、集合是否是条件集合?(3)、若集合 , 和都是条件集合.求、的值.
-
12、已知:.(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的值与无关,求的值.
-
13、已知2的平方等于 , 是27的立方根,表示3的平方根,求的值.
-
14、解下列方程(组):(1)、106°43'12″-53.46°(结果用度分秒表示)(2)、.
-
15、已知是关于x , y的方程组的解,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
-
16、若3x5yn与﹣2xmy的和是单项式,则(m﹣n)2的算术平方根是.
-
17、如图,点M在线段AN的延长线上,且线段MN=20,第一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和AN的中点;第二次操作:分别取线段和的中点;第三次操作:分别取线段和的中点;连续这样操作10次,则每次的两个中点所形成的所有线段之和( )A、 B、 C、 D、
-
18、实数a , b , c , 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a+c=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b+d>0 C、ad>bc D、|b|>|a|
-
19、有m辆客车及n个人,若每辆客车乘40人,则还有10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43人,则还有1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②;③;
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20、若∠1,∠2互为余角,且∠1>∠2,则∠2的补角是( )A、2(∠1-∠2) B、2(∠1+∠2) C、2∠1+∠2 D、∠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