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已知线段a=2b=8 , 线段c是a和b的比例中项,则c等于(    )
    A、2 B、4 C、±4 D、8
  • 2、 下列线段能成比例线段的是(    )
    A、1cm, 2cm, 3cm, 4cm B、1cm, 2cm, 22cm, 4cm C、2cm, 5cm, 3cm, 1cm D、2cm, 5cm, 3cm, 4cm
  • 3、 抛物线 y=x22x+1 的对称轴是直线(    )
    A、x=1 B、x=1 C、x=3 D、x=3
  • 4、 函数y=x24的图象与y轴的点坐标是(    )
    A、(2,0) B、(-2,0) C、(0,4) D、(0,-4)
  • 5、如果一个方程(组)的解恰好能够使得某不等式(组)成立,则称此方程(组)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性方程(组)”.例如方程2x1=1是不等式x+1>0的“关联性方程”,因为方程的解x=1可使得x+1=2>0成立;又如方程组{x+y=7xy=1是不等式2x+3y>15的“关联性方程组”,因为方程组的解{x=4y=3可使得2x+3y=2×4+3×3=17>15成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方程3x+2=4(填“是”或者“不是”)不等式2x+1>3x+3的“关联性方程”;
    (2)、已知关于xy方程组{2xy=4x+2y=5a+3是不等式y12x>7的“关联性方程组”,求a的取值范围;
    (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x+10bx+9<2b恰有5个整数解,且关于x的方程x+b=0是它的“关联性方程”,求b的取值范围.
  • 6、如图,已知BAE=CAF=90°ECBF相交于点MAE=ABAC=AF

    (1)、求证:EC=BF
    (2)、求证:ECBF
  • 7、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某中学计划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因此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就喜爱的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学校这次调查共抽取学生  ▲  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n的值是 , “健身操”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3)、若该中学共有学生3000人,请估计该中学喜好的体育活动为篮球的学生人数.
  •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0,1)B(2,0)C(4,4)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1)、画出ABC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的图形A1B1C1 , 并写出顶点A1C1的坐标;
    (2)、已知Py轴上一点,若ABPABC的面积相等,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 9、解不等式组:{2x+1>3(x1)x+x131 , 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10、计算:(1)202516+|33|83
  • 11、如图,BDABC的边AC上的中线,AEABD的边BD上的中线,BFABE的边AE上的中线,连接CECF . 若ABC的面积是16 ,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40° , 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13、如图,根据用直尺、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画出了CO'D=AOB . 则OEFO'NM的理由是

  • 1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x , 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边长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DEF可以看作是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的.如果AB=9DG=5 , 那么线段GE的长是

  • 16、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分钟,它从原点运动到点(1,0) , 第二分钟,它从点(1,0)运动到点(1,1) , 而后它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在与x轴,y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单位长度,那么在第2024分钟时,这个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44,5) B、(5,44) C、(44,0) D、(0,44)
  • 17、能判定ABCA'B'C'的条件是(    )
    A、AB=A'B'AC=A'C'C=C' B、AB=A'B'A=A'BC=B'C' C、AC=A'C'BC=B'C'A=A' D、AC=A'C'C=C'BC=B'C'
  • 18、已知{x=2y=1是方程xay=1的解,则a=(  )
    A、1 B、1 C、3 D、3
  • 19、以下问题,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B、疫情期间,对进入学校的全体师生进行体温检测 C、了解全市学生网课期间每周体育锻炼时间 D、调查春节晚会的收视率
  • 20、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正方形ABCD内部,点A的对应点为点G , 折痕为BE , 再将该纸片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BCBG重合,折痕为BF

    (1)、求∠EBF的度数.
    (2)、将图1折叠所得的图形重新展开并铺平.如图2,连结EF , 作FP垂直BE于点P , 连结AP.

    ①求证:DF=2AP

    ②记AEBE=xDFPF=y , 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