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所给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氯水:、、、 B、王水:、、、 C、氨水:、、、 D、明矾水:、、、
-
2、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可以形成浓差电池,左侧电极为负极
B.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I2(g)+H2(g)2HI(g)
加压颜色加深

C.验证平衡移动原理
D.配制溶液
A、A B、B C、C D、D -
3、有机化合物X、Y、Z、W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条件①和②均为浓硫酸、加热 B、Y中所有碳原子均共面 C、Z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D、最多消耗 -
4、已知: ,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室温下,0.2 mol/L的溶液中数目小于 B、标准状况下,11.2 L HI中所含分子数 C、1 mol基态Ⅰ原子中含有未成对电子数为 D、11.6 g与足量HI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镁可以和反应,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B、二氧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制作光导纤维 C、石墨的熔点很高,可用作干电池电极材料 D、无水呈蓝色,吸水后为粉红色 , 可用于制造变色硅胶
-
6、创造幸福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含氟牙膏的氟离子与羟基磷灰石发生反应生成氟磷灰石 , 能预防龋齿 B、将白糖熬成焦糖汁给食物上色,利用了蔗糖在高温下碳化的原理 C、铝粉与烧碱的混合物可作疏通剂疏通堵塞的厨卫管道 D、研发新能源汽车,降低汽油柴油的消耗
-
7、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Ⅰ.探究反应热效应
ⅰ.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
ⅱ.加入 , 打开传感器采集数据。
ⅲ.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活塞,滴加试剂 , 固体完全消失,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最高温度为。
(1)过氧化钠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计算实验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Ⅱ.探究ⅲ中溶液褪色原理
查阅资料 酚酞褪色可能与温度、碱浓度及有关。
提出假设
假设1 氢氧化钠浓度过高使得酚酞褪色
假设2 体系温度过高使得酚酞褪色
假设3 反应体系中生成了 , 使得酚酞漂白褪色
实验验证 按照下表设计四组探究实验。
(4)完成表格中的填空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取① , 滴加2~3滴酚酞。
溶液变红色,一段时间后褪色
假设1成立
2
取溶液 , 滴加2~3滴酚酞。
溶液变红色,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3
取溶液 , 滴加2~3滴酚酞,②。
溶液变红色,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假设2不成立
4
取溶液 , 滴加2~3滴酚酞,再滴入溶液
③
假设3成立
(5)提出异议 某同学认为还可能存在氧气使酚酞漂白的可能性。设计实验5:取溶液 , 滴加2~3滴酚酞,(填操作及现象),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
8、一种由富锰废料(含、、和少量)进行废气脱硫,并回收金属资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不溶于稀硫酸。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见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pH
7.5
2.2
3.6
8.8
完全沉淀时pH
9.5
3.2
4.7
10.8
回答下列问题:
(1)、“化浆”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脱硫”中,转化为(填离子符号)。(3)、“氧化”中,加入的目的是。(4)、“调”中,加入溶液调节范围为。(5)、“沉铝”中生成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转化”中,理论上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母液的主要溶质为(填化学式)。 -
9、短周期主族元素①~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每种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2)、非金属性:③⑤(填“>”、“<”或“=”)。(3)、③、④、⑥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填离子符号)。(4)、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可通过方法鉴别⑦、⑧的氯化物。(5)、请写出⑥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6)、上述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写出由①、③、⑥组成的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7)、元素X与⑧同主族,为长周期元素。下列有关X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单质熔点:⑧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产生多种氧化物 C、单质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D、氢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 -
10、一种合成树脂中间体的结构式如图所示。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C、该化合物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W与Y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
11、氯化碘与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其制备原理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B、该反应中,21.4gKI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C、盐酸中含HCl分子数为 D、IC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溶液和氨水制备 B、鸡蛋壳(主要含)浸泡在食醋中: C、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向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
13、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和足量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和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C、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 D、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
14、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象。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实现上述①转化 B、加热发生转化⑥,加水溶解可转化为 C、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 D、维生素C能将转化为 , 该过程中维生素C作还原剂 -
15、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强酸性溶液中:、、、 B、加入铝粉有大量氢气产生的溶液中:、、、 C、酸性溶液中:、、、 D、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
-
16、下列对图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

A.a时刻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B.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ClO分解
NaCl的形成

NaCl溶于水

C.通过静电吸引作用结合
D.
A、A B、B C、C D、D -
17、下列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B、 C、 D、
-
18、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19届杭州亚运会“薪火”火炬采用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 B、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并添加显色剂(如钠盐)调节火焰颜色是利用焰色试验的原理 C、“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La-Ni合金是一种新型储氢合金材料,属于金属单质
-
19、新型单环-内酰胺类降脂药物H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2)、A中H、C和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
中官能团名称是。 (4)、G→H的反应类型是。(5)、C与E反应生成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反应放出气体;③1molB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6。
(7)、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线路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M和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和。
-
20、柠檬酸亚铁是一种高效补铁剂,实验室可通过铁粉制备,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实验步骤:
①取15g铁粉,用 , 边搅拌边加热,至反应完全,过滤,以滤液制备()晶体。
②取9g精制的 , 缓慢加入溶液,静置40min后有大量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得晶体。
③在烧杯中加入6g柠檬酸、80mL水、边加热边搅拌至晶体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得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利用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解释三价铁比二价铁稳定原因。(2)、溶液制备晶体常用两种方法:方法ⅰ:先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至稀糊状,可选用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并填写名称,后一问相同要求)等,再将浓缩液冷却至室温,用(仪器名称)过滤,其优点是。

方法ⅱ:将滤液冷却静置后,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壁,先有少量规则晶体出现,后有大量晶体晶体出现。试回答,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壁的作用。
(3)、写出制备碳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4)、利用邻二氮菲与生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 , 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这一特征可用来检测含量,某同学将上述所制晶体全部溶解于试管中后,添加25mL3mol/L邻二氮菲溶液后,可获得最大吸收波长,则晶体质量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