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江苏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阶段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
- 山西、陕西、宁夏、青海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 云南省昭通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浙江省第一届NBchem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12月联考 化学试题
-
1、硝酸与金属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的活泼性有关。10mL0.5mol∙L-1HNO3与0.048 g Mg恰好完全反应。若氮元素只被还原到一种价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NO3作还原剂 B、HNO3浓度越低,N元素改变价态越少 C、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004 mol D、还原产物可能为NH4NO3
-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 , 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如图所示,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 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移向乙烧杯 D、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b到a
-
3、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口服该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以对该分子进行如图所示修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洛芬属于芳香酸,它是苯甲酸的同系物 B、布洛芬分子中有9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C、该修饰过程原子利用率小于100%,且发生了取代反应 D、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H2S,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NH3·H2O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SO2 , 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
5、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A(g)+B(g)2C(g)+D(s)反应,下列说法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2amolC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③A、B的转化率相等时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1∶2
A、② B、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 -
6、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 , 还有部分SiO2、Fe2O3以及少量不溶于酸碱溶液的其他杂质。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取如下工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Ⅰ含有H2SiO3 B、①~⑤中包含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②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 D、溶液Ⅲ中溶质主要为NaHCO3和NaCl -
7、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A(s)和2molB(g)置于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5min后,测得容器内B(g)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min内,该反应用C(g)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0.02mol·L-1·min-1 B、5min时,容器内D(g)的浓度为0.2mol·L-1 C、该可逆反应达到限度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 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
-
8、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并用图2所示的步骤分离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B、乙试管内液体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C、操作1、操作2是分液,操作3是蒸馏 D、A是乙酸乙酯,E是乙醇,试剂a可以是硫酸
-
9、下列实验现象能充分说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反应装置
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稀释时烧杯壁温度明显升高
U形管的液面左高右低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A、A B、B C、C D、D -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棉花、蔗糖和麻均为糖类
②谷氨酸钠是常见的增味剂
③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
④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石油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⑤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先污染后治理”
⑥在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
11、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氨基易被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尼美舒利的分子式为 , 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2)、E中的官能团有(填官能团名称)。(3)、F的结构简式为。(4)、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5)、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6组峰,峰面积比为2∶2∶2∶2∶2∶1的结构简式为。①含有两个苯环且两个苯环直接相连
②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两个取代基不在同一苯环上
-
12、二氧化碳的回收及综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
反应Ⅰ:
反应Ⅱ:
(1)、反应的 , 该反应的自发条件是(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2)、已知反应Ⅰ的速率方程: , (k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增大的倍数。(3)、恒温下,与在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Ⅱ,下列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填标号)。A、每消耗1mol , 同时生成1mol B、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4)、温度为T℃、压强为p时,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和1mol , 只发生反应Ⅰ,反应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0.8p,则T℃时的转化率为: , 反应Ⅰ的(为用气体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总压)。(5)、为了变废为宝,科学家提出在酸性介质中,使二氧化碳在外接电源作用下,采用高效催化剂使其转化为丙烯,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3、以铜钴矿[主要成分为CoOOH、、 , 另含少量及含砷化合物]制备钾电池正极原料 , 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酸浸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②萃取除铜的过程可表示为(有机层)(有机层);
③ , 。
(1)、一种钴的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氧化物中钴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该氧化物中钴离子的配位数是。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参数为a pm,该晶体的密度为。(2)、酸浸液中钴以形式存在,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酸浸过程中可适当升温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单位时间内钴的浸出率明显降低,原因是。(3)、实验室模拟萃取除铜,加入萃取剂后充分振荡静置,如图所示,则分离出含铜有机溶剂的具体实验操作为:先打开上口玻璃活塞,再打开下口活塞。(4)、常温条件下,若除铁结束后溶液pH=3,则是否完全沉淀?(离子浓度低于时,可认为该离子完全沉淀)通过计算说明:。 -
14、是制作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光学棱镜、透镜和窗口等光学元件的最好材料。的晶体结构呈立方体形,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的摩尔质量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晶体结构示意图
A、在晶体中,离子配位数为8,离子配位数为4 B、两个最近的之间的距离是 C、晶胞与8个形成的立方体的体积比为 D、晶胞的密度是 -
15、甲醛是家庭装修常见的污染物,一种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反应为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HCHO分子中键和键的数目之比为2∶1 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 D、不能溶解在中
-
16、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抗病毒化合物的结构如图,其中Q、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Z原子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 B、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Z>W C、简单离子半径:Y<Z D、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W
-
1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基态镓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1 B、60gSiO2中含有Si-O键数目为 C、砷化氢(AsH3)分子的球棍模型:
D、过氧化钠(Na2O2)的电子式:
-
18、下列实验现象及推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相应实验现象
推论
A
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
水层几乎呈无色
苯与溴发生了化学反应
B
一小粒金属钠投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
反应结束前一段时间,钠浮在乙醇表面
密度:乙醇大于钠
C
分别向含的草酸溶液X和不含的草酸溶液Y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在溶液X中褪色较快
也能还原高锰酸钾
D
分别向盛有溶液的a、b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和溶液
a中溶液变蓝,b中产生黄色沉淀
溶液中存在:
A、A B、B C、C D、D -
19、利用可消除污染,反应为。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 测得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 , 平衡常数: B、容器内压强保持恒定时,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C、反应速率: D、b点时,向容器中再次通入 , 重新达平衡后,
-
20、如表是几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由对应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种物质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热)。
物质
标准生成热/
-241.8
-171.8
-485.7
-464.9
根据表中数据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的燃烧热为 B、完全燃烧1mol , 放热171.8kJ C、稳定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