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迎考化学试题
- 广东省广州奥林匹克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 广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 八月阶段训练化学试题
-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
-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基础测试化学试题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 广东省八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 化学试题
-
1、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两份相同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常温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常温下,
C
向含有少量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除去溶液中少量
D
向浓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
炭可与浓反应生成
A、A B、B C、C D、D -
2、某催化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中镍的化合价为 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关系: C、该配合物中氯元素以中性氯原子的形式参与配位 D、Ni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
3、是极强的氧化剂,可与稀有气体制得稀有气体离子化合物,六氟合铂氙的制备方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③⑤ B、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C、整个反应过程中既有离子键的生成也有共价键的生成 D、反应过程中消耗1mol氙气,理论上可生成1mol六氟合铂氙 -
4、下列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B、黄铁矿(主要成分为)的燃烧: C、氟化物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 D、氮化硅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制备:
-
5、谷氨酸单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利用发酵法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氨酸的分子式为 B、可用红外光谱仪检测谷氨酸中所含官能团的类型 C、等物质的量的谷氨酸和谷氨酸单钠中,手性碳原子的数目相同,均约为 D、“中和”时,为了提高谷氨酸单钠盐的产率,需要添加过量的 -
6、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键()中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时,氢键的强度最大 B、低温石英(石英)具有手性结构,可用作压电材料,如制作石英手表 C、根据原子半径推知,键的键能大于键 D、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硫 C、实验室未用完的钠、钾等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D、蒸馏操作中需要使用球形冷凝管
-
8、下列化学用语或描述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式和实验式均可表示为“” B、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C、石墨的层状结构如图 D、SiC(俗称金刚砂)的晶体类型:共价晶体 -
9、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于5月24-26日在岳阳市举行。在旅游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化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君山银针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不易被氧化,具有抗氧化功效 B、巴陵石化生产的乙烯是一种精细化学品,其产量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水平 C、洞庭湖的芦苇含纤维素,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岳阳楼使用的红色油漆中含有的三氧化二铁属于金属材料
-
10、镍离子和钴离子性质相似,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实现二者分离。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和 , 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与乙酰丙酮不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 B、石墨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水解离出的可以抑制Ⅱ室中的转化反应 D、导线中通过1mol电子时,Ⅰ室与Ⅲ室溶液质量变化之差约为65g -
11、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与H2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反应为CO(g)+2H2(g)⇌CH3OH(g)。(1)、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p2的大小关系是p1p2(填“>”“<"或"=”)。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2v正(H2)=v逆(CH3OH)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同一时间内,消耗0.04molH2 , 生成0.02molCO
(2)、在T2℃、p2压强时,往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3molCO与0.4molH2发生反应。①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是;平衡后再加入1.0molCO后重新到达平衡,则CO的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成“减小”),CO与CH3OH的浓度比(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若以不同比例投料,测得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CO:0.1mol、H2:0.2mol、CH3OH:0.2mol,此时v(正)v(逆)(填“”“<"或“=”)。
③若p2压强恒定为p,则平衡常数Kp=(Kp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整理出含p的最简表达式)。
-
12、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与H2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CH3OH)。(1)、已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1= -41.2 kJ/mol,CH3OH(g)+H2O(g)CO2(g)+3H2(g) ΔH2= +49.5 kJ/mol,该条件下,水煤气转化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0.5 mol CO和0.75 mol H2 , 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1所示。
(2)、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 L,则233℃时,求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3)、工业上可利用甲醇茾基化法进一步制取甲酸甲酯:CH3OH(g)+CO (g)⇌HCOOCH3(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CH3OH(g)和CO (g),在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①b、c、d三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
②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曲线ac段和de段的变化趋势不同。试从反应速率和平衡角度说明理由。
-
13、完成下列问题(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下图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正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 , E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2)、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看,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②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的盐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填“相等”或“不相等”)。
-
14、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0.6 mol/LH2C2O4溶液
H2O
3 mol/L稀H2SO4溶液
0.05 mol/L KMnO4溶液
①
25
3.0
V1
2.0
3.0
②
25
2.0
3.0
2.0
3.0
③
30
2.0
V_2
2.0
3.0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KMnO4+5 H2C2O4+3 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该实验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2)、V1= , V2=。(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填实验编号)。(4)、若实验①用时1.5 min则第一组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用草酸表示)为。(5)、某同学绘制了瞬时速率和时间的图像
①该同学提出猜想
猜想a:温度上升导致速率快速上升
猜想b:反应产生了催化剂
该同学发现该反应前后体系温度上升了0.5℃,因此不成立(猜想a或猜想b)。
②该同学推测可能的催化剂是(填物质化学式)。
③验证猜想的方法是。
-
15、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 B、为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
16、在金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B、总反应的 C、是中间产物 D、 -
17、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生成1mol (g)时放出19.3kJ的热量 C、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D、将1mol (g)与3mol (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38.6kJ
-
18、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0.2 mol·L-1·s-1 B、v(B)=0.4 mol·L-1·s-1 C、v(D)=6 mol·L-1·min-1 D、v(A)=5 mol·L-1·min-1
-
19、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化学思维的基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理论认为模型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 B、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 C、泡利原理认为一个原子轨道内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D、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杂而成
-
2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元素C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⑤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上方周期表所示,预测具有一定性(填写“氧化”、“还原”或“氧化和还原”)。Se与⑦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写化学式)。(3)、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线相似,即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的(如锂和镁,铍和铝)。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律,金属Be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4)、M同学利用下图探究N、C、Si的非金属性大小,试剂X是________。
(5)、单质①在单质⑧中安静燃烧,火焰呈________色,可以证明燃烧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6)、写出一条能证明④的非金属性强于③的实验事实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