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杭州亚运会是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的真实体现:高耐腐蚀场馆顶部、石墨烯涂层地面、环保绿电东送、亚运火炬“薪火”等都使用了科技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绿电包含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均属新能源 B、石墨烯涂层可增强防滑性,石墨烯属于有机物 C、场馆顶部覆盖聚四氟乙烯()膜,分子中含大量的碳碳双键 D、亚运火炬“薪火”金属部分是铝合金,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高
-
2、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绵长而厚重,其中包含造型精美的饮食器具、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制度。下列饮食文化代表物中主要以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文物
选项
A.玛瑙碗
B.铜爵
C.骨叉
D.木制模具
A、A B、B C、C D、D -
3、Ⅰ.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1)、元素①的一种核素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该核素组成的符号是。(2)、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写元素符号)。其过氧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3)、元素⑦的单质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④⑤⑥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离子符号);②③④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填化学式)。(5)、Ⅱ.已知C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ⅠA族,请回答下列问题:铯单质与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预测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填“弱”或“强”)。(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与铯处于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铯单质发生反应时,铯原子易失去电子 C、碳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碱 D、铯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钾离子 -
4、请回答下列问题:(1)、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某化学实验小组需配制如图所示标签的“84消毒液”,并贴在试剂瓶上。
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配制该浓度的“84消毒液”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配制时,还缺少的仪器有(写仪器名称)。“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规格:
质量分数:
密度:(2)、现有“84消毒液”原液,配制的“84消毒液”需要取用原液;(3)、下列操作会使溶液中NaClO浓度偏低的是____(填标号)A、取用久置的“84消毒液”原液进行稀释 B、量取“84消毒液”原液时,仰视读数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4)、Ⅱ.“84”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其工业制法是控制在常温条件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实验室制取的离子方程式是。
(5)、仪器b的作用是。(6)、检验尾气处理装置中含有实验操作是:。(7)、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瓶中,因为光照条件下容易变质。用传感器分析氯水在光照过程中微粒成分的变化,得到以下图像,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A、B、
C、
D、
-
5、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工业制碱法大致经历了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1)、Ⅰ.路布兰是开创化学工业的先驱者,路布兰制碱法是化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路布兰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
②
③
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填化学式)。(2)、路布兰制碱法的缺点有(写出一点即可)。(3)、Ⅱ.1861年,比利时人欧内斯特·索尔维发明了以食盐、石灰石、氨气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上述流程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4)、往饱和溶液中持续通入 , 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Ⅲ.1943年左右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克服困难,把合成氨工业和氨碱法制碱工业结合起来,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也被人们称为“侯氏制碱法”,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该工艺中若先通入后通入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6)、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提取的产品中含有少量 , 将产品溶解,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和充分反应,煮沸、过滤、浓缩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固体。加入稀盐酸和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铁及其化合物中,常用作红色油漆与涂料的是(填化学式);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是(填化学式)。(2)、①“84消毒液”②高铁酸钠③碘酒④酒精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上述杀菌消毒剂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写出②的电离方程式为 , 双氧水也是常用消毒剂,其电子式为。(3)、钠的化合物中,可用作潜水艇中供氧剂的是(填名称),其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印刷电路板用途广泛,电子工业中常用覆铜板为基材,利用溶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氧化剂为。
-
7、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碱性: B、过量的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C、金属镓与溶液反应,生成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氨水,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
非金属性:
B
将干燥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分别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一定产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存在
D
取少量某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冒出。
原溶液一定存在
A、A B、B C、C D、D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 , 配制硫酸铜溶液 B、冰醋酸是一元弱酸,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铝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10、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一种新型人工固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只含离子键 B、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假设每一步均完全转化,每生成 , 同时生成 D、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均呈现了两种价态
-
11、已知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小于18且依次增大,元素的一种原子中不含中子,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内层多5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B、电解和形成的饱和盐溶液可以制备 C、与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弱酸
-
12、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B、与铝粉反应放出的透明溶液: C、酸性溶液中: D、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
13、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饱和溶液
-
14、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转移的电子个数为 B、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生成分子数为 C、常温常压下,与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
15、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中若气球膨胀,证明可与反应
B.用手捂住试管,烧杯中冒气泡,检查装置气密性
C.用装置分离和溶液
D.比较和的氧化性
A、A B、B C、C D、D -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溶于稀硝酸: B、溶液与溶液按溶质物质的量反应: C、氯气与水的反应: D、将加入溶液中:
-
17、将逐渐取代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通过如下反应制取:
(末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氧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 C、生成转移电子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8、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滴的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出现红褐色,停止加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B、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大于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D、采用过滤操作可以除去胶体中的少量杂质
-
1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原子核内有19个中子的氯原子: C、氮气的结构式为: D、的电子式:
-
20、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84消毒液”均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目前,我国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碘单质 C、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其加入后可增加钢的韧性、抗氧化性 D、新型核潜艇“长征18”可以在海底潜伏数月之久,运用作供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