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种从镍钴废渣(主要成分为、、以及少量钙、镁等的化合物)中提取Ni、C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黄钠铁矾化学式为 , 其沉淀的pH范围为1.5~2.0。
②草酸的 , 。
(1)、“酸浸”时镍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除铁”中加入的作用;该步骤中不能用代替的原因为。(3)、“镍钴萃取分离”中,不同萃取剂的分离性能对比如下表所示,则萃取剂的最佳选择为(填萃取剂名称),原因是。萃取剂
萃取余液中金属质量浓度/(g/L)
Co的萃取率%
分相时间
Co
Ni
7401
3.10
13.5
48.0
2min
7402
2.85
13.7
52.5
5min
P507
0.03
13.8
99.5
1min
(4)、“热解还原”中产生的 , 则该化学方程式为。(5)、已知常温下 , 当溶液中时,沉淀完全[时认为完全沉淀],则此时溶液中草酸的浓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6)、纳米氧化镍(NiO)在工业上用作催化剂、半导体等原料。已知NiO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若A坐标参数为 , B为 , 则C坐标参数为。其中Ni原子位于O原子围成的空隙中。(填“四面体”、“立方体”、“八面体”)
-
2、某小组通过测定吸光度的方法确定配位化合物的配体数x。
已知:
a.能与邻菲罗啉(phen)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离子: , 生成的配离子能吸收波长为510nm的光。
b.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吸光度A与其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 , 可在吸光度最高点得到配合物配比。
(1)、Ⅰ.配制溶液
用()晶体配制500mL含的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字母)用分析天平称取该晶体的质量是g(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另准确配制的邻菲罗啉溶液备用。
(2)、Ⅱ.测定吸光度取若干试管编号,按照下表用量混合反应溶液,并依次测定波长为510nm时溶液的吸光度:
编号
V(phen)/mL
V(缓冲溶液)/mL
V(蒸馏水)/mL
1
0.00
1.20
1.20
0.60
2
0.06
1.14
1.20
0.60
3
a
1.08
1.20
0.60
……
n
1.20
0.00
1.20
0.60
表格中a的数值为 , 混合时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使溶液的pH保持在酸性环境,其原因是。
(3)、所测定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求得配体数。(4)、Ⅲ.结果分析该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实测的吸光度与文献数值有一定偏差,继续探究原因。
查阅资料 也能与phen配位,形成淡蓝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 在配制溶液时,可能有部分溶质被空气氧化
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其操作和现象是。
(5)、甲同学提出,为排除上述干扰,可在配制溶液时,加入少量Fe粉,但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经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最终选用了盐酸羟胺()代替铁粉完成了实验,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铁盐与亚铁盐在生活中使用广泛,请任写出一种用途。 -
3、通过电解丙烯腈()溶液可以获得尼龙-66的原料己二腈[]。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和 , 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则a极为铅电极 B、阳极反应: C、工作时,NaOH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标况下产生11.2L气体C时,阴极区溶液增重2g
-
4、某1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向容器中通入0.2molM和nmolN发生上述反应,测得M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以及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时,C点的平衡常数值为2500 C、当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使B点移向C点
-
5、苯的硝化反应存在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关系,其部分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反应的热效应不同 B、加成反应中存在大π键的断裂 C、硝化反应以取代产物为主 D、加成反应的决速步为:
-
6、已知Z、X、Y、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前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离子液体的熔点为12℃,其结构如下图所示。Z是宇宙总含量最多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 , M和W为同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Y>W>X B、该化合物阴离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该化合物常温下可以导电 D、W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X和Z形成的化合物高
-
7、设为阿伏加罗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含中子数 B、80g和的混合物含有S原子数为 C、0.2mo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1mol和足量充分反应后,HI的分子数为
-
8、部分含N和S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存在f→e→d的转化 B、b、e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a与Fe反应方程式为: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f或e的浓溶液
-
9、乙炔的制取及性质检验装置如图。开始实验时,应关闭活塞b,再慢慢打开活塞a。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食盐水可降低反应速率 B、硫酸铜溶液可除掉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D、打开活塞b,酚酞溶液变红
-
10、一种合成碳量子点原料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B、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反应 C、能使Br2的溶液褪色 D、能发生缩聚反应
-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煮沸,冷却,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无银镜产生
说明蔗糖的水解产物中无葡萄糖
B
常温下,将苯酚和NaOH溶液混合(已知:苯酚)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10.0
混合液中:
C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再滴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Ag和溶液与Cu和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连通装置
Ag电极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Cu电极附近溶液变蓝
金属性:Cu>Ag
A、A B、B C、C D、D -
12、石墨烯电极材料可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和空穴(),其制氧效果优越。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势高低:a<b B、放电时,电子流向:b→离子交换膜→a C、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 D、放电时存在反应:
-
13、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净化、收集 , 并进行尾气吸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制取
B.净化
C.收集
D.尾气吸收
A、A B、B C、C D、D -
14、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往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呈橙色,呈黄色
B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C
低温石英()制作石英手表
属于共价晶体,熔点高
D
用钨钢钻头给混凝土墙面钻孔
合金硬度比其组成的纯金属低
A、A B、B C、C D、D -
15、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丰富。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和稀硝酸反应: B、硫代硫酸钠中加入稀硫酸: C、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D、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
16、“新质生产力”是以绿色发展为基本方向的生产力。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导电石墨、铝箔)中回收锂,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电负性:P>O>C B、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 C、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铝箔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
-
17、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式腊肉中的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顺德蚕丝是蚕丝中的极品,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世界氢能看中国,中国氢能看佛山,氢能属于清洁能源 D、用含锌粉的底漆对港珠澳大桥防腐是利用了外加电流法
-
18、“南海一号”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印花陶罐
B.鎏金手镯
C.木爪石碇
D.玉雕罗汉像
A、A B、B C、C D、D -
19、Hagr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根据化合物H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官能团(写名称)
反应类型
a
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b
NaOH溶液,加热,酸化
(2)、E→F的化学方程式是。(3)、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除苯环外仅有1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②存在甲氧基(CH3O—)。
TMOB的结构简式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b. F中碳原子有2种不同的杂化方式
c. 1molG与1molHBr加成有2种产物 d. H中有手性碳原子
(5)、以乙炔和HCHO为有机原料,4步合成(无机试剂任选)。
已知:①
②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相关步骤涉及到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b)该反应产物的名称为
-
20、氮氧化物(NOx)进入同温层可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对人类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脱除,回答下列问题:(1)、SCR法主要是针对柴油发动机产生的NOx的处理工艺,原理是NOx和NH3在选择性催化剂表面转化为N2和H2O,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其中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步骤是 , SCR法会产生高分散度的烟尘,会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原因是。
(2)、甲烷脱硝: ΔH①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 , 则甲烷脱硝反应的kJ/mol。
②800K时,为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恒容时增加O2 B.恒压时通入一定量的Ar
C.移去部分H2O(g)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③一定温度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反应气匀速通过恒容催化反应器,测得NO去除率同CH4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T>780K时,NO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若反应气中 , 起始总压为66kPa,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若不考虑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副反应),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Kp=(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催化电解NO吸收液可将NO还原为NH3 , 其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在相同条件下,恒定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电解得到部分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E%)随电解电压的变化如图4所示。已知表示电解生还原产物X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表示法拉第常数;Q总表示电解过程中通过的总电量。①当电解电压为U2时,催化电解NO生成NH3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当电解电压为U1时,电解生成的H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